首个“国标”年内出台 二手车市场“蛋糕”待切

2013-6-17 11: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日前,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传出消息,作为国内二手车评估的首个国家标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 《规范》)已经通过了商务部的审批,正由国家标准委审定,预计将于年内正式发布。
    据悉,《规范》出台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将指定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或二手车经营企业进行二手车的鉴定评估,由专业人员使用检测设备与工具,对二手车的车身外观、发动机舱、驾驶舱、底盘等部位进行104项量化的技术检测,并综合车辆的型号、配置、相关证件的有效期,以及车辆的维修记录等信息,出具一份详细的技术状况表。这张表格在交易时,将作为二手车交易合同的附件提供给消费者。
    对此,相关行业专家认为,当前二手车交易中的一大难点就是如何进行评估规范。所以,《规范》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国标,但其对于二手车行业的引导作用仍不容忽视。
市场繁荣在即
“《规范》的出台,对于目前二手车市场混乱的局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将会更好地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从而带动国内二手车市场的繁荣。”上述专家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2 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由25.17 万辆飙升至近480 万辆。虽然在12年间增长了近20 倍,但与欧美等成熟的汽车市场相比,我国的二手车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未来,随着市场规范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二手车市场也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据介绍,当前我国二手车的销量约为新车销量的0.2倍,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1.4倍。而我国汽车消费成熟阶段的汽车保有量,有望超过美国,达到3 亿辆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二手车市场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预计今年全国二手车成交量增速就将达到20%~25%,销量规模有望突破600 万辆。
    这样一个规模庞大、前景广阔的市场,对于当前已经开始步入低速增长期的中国车市来说,无异于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蛋糕。
诸多难题待解
    虽然市场蛋糕诱人,但当前在信用体系、消费观念、信息管理等支撑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基础建设上,我国还存在诸多不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在良性的经营环境下持续发展,真正将二手车这块“蛋糕”吃到嘴里,对于车企和经销商来说,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人士介绍说,目前通过汽车经销商展开的二手车交易,主要包括经销商自主经营模式和品牌二手车经营模式两种。其中,经销商自主经营模式即由经销商独立运作其二手车业务。目前这一模式尚不多见,由于税收原因,个别经销商集团也仅以委托交易的形式来独立运作二手车业务。相对品牌二手车模式,其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多品牌、多车型选择,劣势在于车辆品质保证较弱。
    而品牌二手车模式则是由整车厂商组织、以其经销商网络为渠道实施的二手车业务模式。在该模式下,4S店以收购或置换的方式获得二手车,对于其中质量较好的本品牌二手车,进行维修、检测后,由厂商提供一定范围的质保(通常为一年或两万公里)对外销售,对于其他品牌二手车及质量不能达到认证标准的二手车,一般通过批发给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经纪公司或经营公司处理。
    据了解,目前国内各合资品牌整车厂几乎都成立了品牌二手车业务。由于品牌二手车质量有保障,并能获得与新车品质相同的相关售后服务,在购买过程中可享受贷款服务等,能够很好地解决二手车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这种模式的前景也被普遍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车经销模式,尤其是品牌二手车经营模式,目前还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据悉,由于二手车整备、检测认证、质保服务带来了额外的费用,同时还要征收2%的增值税,导致品牌二手车的出售价格要高于其他类似的二手车。“在二手车价格本来就较高的情况下,这一因素为品牌二手车的需求增长,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要想使品牌二手车这种经营模式加速发展,还有赖于政策的调整和二手车供需关系的大幅改善。”一位行业专家坦言,“目前政策的调整已经在议程中,预计未来一两年内会有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出台。而二手车供需关系的大幅改善,则有可能发生在2014年前后,届时2009、2010年购买的新车将陆续进入换车周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