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做金融:阿里向左,苏宁向右?

2013-5-27 11: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徐兴旺
    近来很多电商涉足金融领域,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电商+金融,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 “组合拳”,值得关注。而阿里巴巴和传统企业零售触电代表苏宁则最为引人瞩目。
    电商平台纷纷踏足金融,这一套新组合拳可能形成新的金融业态和电子商务大业务市场,势必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其中,阿里巴巴和传统企业触电代表苏宁则最为引人瞩目。其实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苏宁易购,都是为平台供应商创造了一个从供货、销售、融资到结算的闭环,通过这个闭环将供应商和平台的发展有效衔接在一起,将平台供应商紧紧地捆绑在自己的平台,进而为平台消费者提供有效和可持续的商品和服务。更何况涉足金融还能获得收益,小贷公司的收益来自于利息,在未来,这也必会成为平台的一项赢利收入来源。阿里抢跑 苏宁紧追
    阿里引领电商金融布局,苏宁则是作为后来者开始奋起直追。阿里做金融意在完善商业生态链条,苏宁则以金融聚合供应商,为 “超电器化”战略打基础。
    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便涉足小企业融资领域,目前已经拥有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分别为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通过这两家公司,为阿里三大平台供应商提供订单贷款、信用贷款两项服务,截至去年末,阿里巴巴金融已累计为超过3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超过数百亿元。
    阿里巴巴做金融可以理解为电商业务横向发展,原有B2B业务、淘宝和天猫三大平台业务发展稳妥,已经占据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半壁江山,横向发展开拓金融业务,意在完善服务生态链,缔造阿里商业帝国。马云实际很早就提出阿里巴巴建设的战略目标就是“平台+金融+数据”,打造一个商业生态系统闭环链条,依靠电子商务平台给信贷业务提供足够的贷款数据信息,为信贷业务提供后台基础。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微型企业来说,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业务也足以吸引其进入和持续留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促进平台业务的有序发展,并和数据业务形成良性的互动。
    2012年8月,阿里更是和腾讯、中国平安联手试水互联网金融,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合资成立上海陆家嘴金融交易所,平安主要是提供保险优势,阿里巴巴和腾讯提供客户群和网络平台。开始试水平台金融产品的运营,为金融产品电子商务化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
    在阿里巴巴如火如荼的金融业务开拓时,苏宁也开始试水电子商务金融业务。去年12月,苏宁境外全资公司香港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与关联方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苏宁小额贷款公司),苏宁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开始为平台供应商提供金融贷款服务。目前苏宁已经获得两张支付牌照。一张是通过收购而来的安徽华夏通支付有限公司获得,可以在安徽当地提供一些预付卡业务;另一张则是通过南京苏宁易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主要服务于苏宁易购网上销售平台。
    苏宁通过做金融黏住电器、吸引非电器类供应商的意愿相对更加明显。借助金融意欲优化平台“超电器化”布局,聚合更多的平台“非电器类”供应商,摆脱电器影响,为全局的“沃尔玛+亚马逊”战略打基础。去年12月苏宁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供应商开展融资贷款服务,特别是为小微供应商提供创新、便捷的金融服务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打造健康产业链,保障电子商务开放平台的稳健发展,“超电器化”非电器的供应商是其需要的。因此,苏宁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利于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吸引更多非电器类供应商。
    苏宁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苏宁金融服务体系。近日,苏宁推出的全新一代实体零售门店——苏宁地区旗舰店,主攻二三级市场,在“超电器化”战略上不断深耕。而苏宁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则使其“超电器化”战略加快。金融竞赛 比拼运营
    阿里依托强大和成熟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手段,金融业务布局和发展稳妥,苏宁线上平台系统化程度还不成熟及金融运作经验不足,业务布局完善还需加以时日。
    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所采取的模式非常系统化、技术化,阿里巴巴通过开发微贷技术,把互联网方式引入。系统化的运作,利用IT技术代替人工,可以同时服务大批量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
    另外,阿里巴巴金融通过阿里云,有效把天猫、淘宝的数据共享过来,通过交易平台的数据分析对商户进行信用分级。以信用贷款为例,达到信用等级要求的商户在淘宝就可以看到信用贷款的入口,随时申请信用贷款。也正因为平台系统数据的支持,商家的融资非常快捷,即时申请,即时到账。阿里巴巴金融运作多年来,使用贷款频次最高的商户进行过400次贷款,业务与日俱增。
    电商提供金融服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平台,电商可以掌握丰富的数据信息,对供应商的经营财务状况可以随时调查和评估,可以随时掌握整条平台供应链从源头到消费者的整个购物流程信息,信息流与资金流相结合,便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信用风险问题。
    阿里作为电商的领军者,产业链基本完善,尤其在小额贷款领域也是电商行业的先驱,无论是对借贷者的评估和风险控制上体系基本成熟,阿里巴巴在金融风险风险的控制上,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严格遵循从贷前、贷中和贷后,多层次的建立微贷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利用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据小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同时结合贷后监控和网络店铺、账号关停机制,提高了客户违约成本,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相比而言,苏宁踏足金融领域的则显得运作经验不足,主要在于其缺乏相应金融人员,对业务开展相关的规定、业务操作流程等也都不熟悉。信贷尽管数额较小,但由于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风险相对较高。另外,现阶段苏宁易购平台由于对于商户和产品品质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厂商的规模相对较大,与阿里巴巴淘宝平台的小商户为主的模式不同,这使得其可能面临的不仅仅是中小微企业,在贷款的金额需求上可能会比较大,并且在贷款的频次上也会有所收缩;另外苏宁线上平台在向“沃尔玛+亚马逊模式的超电器化”方向发展的时候,势必要引入诸多的中、小、微企业,虽然苏宁具备以往较高线下积累的资金链管理、运作经验和能力,但线上平台在数据信息的有效掌握和技术操作方面还不成熟,仍需要一段时间去完善;再加上现有供应商多为大中型企业,其借贷数量较大会对苏宁金融业务产生较大限制,所以在面向供应商的金融业务全面推广节奏方面,苏宁还需要放慢脚步,有条不紊进行。
    苏宁虽然有二十余载的线下电器经营经验,资本雄厚,但是在小额贷款方面的经验,甚至是风险控制上都存在未知之数。苏宁在推行“超电器化”战略的过程中,必然要通过不断并购不同品类的垂直电商来扩充其电商品类,增加营收,发展金融类业务进一步提升平台的赢利能力。但是苏宁在电商平台无论从数据信息的控制技术方面还是从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的掌握方面,都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更何况苏宁还需要吸收众多中小微企业入驻平台,对平台的体系化和系统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苏宁在开展金融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提升。
    基于成熟的平台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阿里巴巴的风控体系相对完善,风控能力更强,相对而言苏宁还需完善。优化服务 各有所长
    目前电商已经从用户的争夺战开始上升到优化供应商服务的战争,阿里和苏宁在这方面各有优势。
    仓储配送服务和各类金融服务,已成为所有电商业者未来可见的赢利路径。所以电商之间的PK战已从电商用户的争夺战上升到优化供应商服务的战争,“平台、金融、数据”,是马云为阿里巴巴定下的战略三步走,先不论走得好坏成效如何,苏宁现在也走到了第二步。苏宁已经开始借助金融策略着力吸收非电器类供应商,阿里和苏宁的供应商之战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为更好的黏住供应商,在金融服务方面持续进行不断的创新,去年8月,阿里金融旗下的信贷产品已面向阿里巴巴普通会员全面放开。会员不用提交任何担保、抵押,只凭借企业的信用资质即可,用户24小时随用随借随还。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初,阿里金融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已经超过30万家。由此可见,阿里在为有效黏住供应商,已经收到众多支持和成效。
    苏宁从电器3C到日用百货、虚拟产品、生活服务等综合品类的“超电器化”运营在吸引了不少大企业驻足外,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加入到苏宁这个大平台之上,为更好地服务于供应商,苏宁逐步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借助线下在资金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体系的经验为线上小额贷款的创新发展支招。并结合线下现有的供应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组成的内部数据库,从各个方面对于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审查,通过的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在无担保、无抵押的情况勇于发放信贷。随着,通过精准的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款项、用途、还款日期等做实事监测,从而减少保证不良贷款的发生。
    目前涉足小额信贷领域的企业较少,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几家电商或者支付公司,小额信贷市场都尚处于发展初期,以业务信贷业务发展最有经验的阿里巴巴为例,其信贷用户比例也仅占整个中小企业规模的0.3%,这为苏宁后继者的在小额信贷领域布局提供了机遇。
    同时,由于现阶段小型贷款主要面向于各自平台上的商户,向平台之外的商户发放贷款较为困难,这使得苏宁并不用太过担心来自京东、阿里巴巴等压力,只要自身的平台建设的足够强大,能够吸引商户入驻,苏宁就算成功了一半。
    面对苏宁的强势追击,阿里金融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为了保住自己在电商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阿里金融势必会加快步骤,尽快缔造其“平台+金融+数据”的线上商业帝国,苏宁也会加紧筹备,积极发展电商金融的相关服务业务,逐步开发出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把电子商务业务与金融核心业务进行更为深度的整合。
    苏宁和阿里金融之路未来如何进展,让我们拭目以待。(作者单位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