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报价体系的乱与治

2012-4-16 14:1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李协商
    方燕不久前离开了她已经工作数年的钢铁资讯网站,进入一家新的网站,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自己团队所采集的各地市场钢材报价再做一遍内部审查和过滤,确保团队对外发布的钢材报价真实准确。
  1  从业5年以来,方燕深感现在钢铁行业报价体系缺陷明显。
    这本是一个高门槛、严要求的产业,在国外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然而,现在国内的钢材报价体系却基本被几大钢铁资讯网站垄断,不少网站受利益驱使,所报的价格出现失真失实。
    在国内,这已经演变成为一场话语权之争,一旦掌握了这种话语权,你就掌握了财富。哪怕一个微小数字的变化,都会带来成千上万利益的转移。可怕的是,这双无形的手已经牢牢掌握了钢材流通这个行业,每天这种无声的利益流转都在发生。“报价体系的主导者需要在短期和长远,利益与公信之间做出抉择了。”方燕说。现在她的理想很简单,真正为钢铁行业打造一份透明的报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内钢材流通行业的蓬勃发展,钢材报价也日渐成为各大资讯网站、研究机构对外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关于报价方法和标准,几大网站基本上大同小异。
    网站的信息采集员和客服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手段与各地的钢材经销商联系,咨询当地的价格,然后经过一定幅度的加价来对外发布。该价格进而就会成为当地钢材价格的标准,当地钢材贸易商与下游工程结算时,就会采用这个价格。
    网站的盈利方式也很简单,对资讯内容进行收费,以此来吸收会员,或者通过此类服务吸引企业来投放广告,收取广告费。
  3  这种看似无可厚非的盈利模式实则暗藏玄机。
    首先在询价对象的选择上,“如果你是付费会员,当然会优先考虑了。”方燕说,尤其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本身市场容量就比较小,贸易商数量不多,价格采集员只会询问一两家企业,这也意味着,一旦某家贸易商的报价被采纳,就会成为当地的主导价。
    如果该贸易商直接通过此价和工程单位结算,往往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同样是这个价格,经过这些资讯网站的挂牌之后,好像就显得有公信力了,工程结算单位就会用此价结算。这种方法在二、三线城市还能行得通,但在南京、杭州这些一线城市往往就不太奏效,但一线城市也有一线城市的规则。
    这些网站挂出的报价往往以厂为单位,以南京的螺纹钢报价为例,主流资源是南钢、马钢、沙钢的产品,这些网站在对这些主流钢厂的报价之后,对一些小厂的报价也会分门别类地列出,而这些二、三线的小厂报价往往就会低于主流报价。
    在方燕看来,这些小厂的报价就成为利益滋生的土壤,“这些小厂的报价往往是网站的刻意为之,网站甚至会为一个会员代理的小厂产品专门报一个价。而且这个价格会比主流资源报价低很多,这样对整体报价都会有冲击。”在报价单上将某钢厂品牌增加进去,这亦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此外,这种报价体系对钢厂也产生了深深的影响,“钢厂的出厂价多少也会参照市场的报价。”方燕说,因此钢厂的出厂价出台前几天市场报价就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贸易商为了能让钢厂的出厂价低一点,就会对网站打招呼,网站也会心领神会地将价格调低,钢厂的出厂价为了尊重市场,也会适当调低。”方燕说。
    反之亦然,如果钢厂在网站投放了广告,网站在报价的时候势必会向钢厂倾斜。“这种方式在小钢厂身上尤其常见。”
    “钢厂为了让结算价格高一点,也会来打招呼。”所以处理付费客户之间的利益让仍在某资讯网站工作的小王很头疼,“不是内部一些老总过来打招呼,就是外部交钱的广告客户来骂人。”
    还有就是,价格采集员在采集完价格之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加价,然后再往外挂,用小王的话说,“这是在让利贸易商。”但是,“加五十和加八十有很大的差别,一吨钢差三十,一万吨货的话就会差三十万,网站的一个数字之差,几十万就差出去了。”
    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钢铁行业正常的价格运行,已越来越脱离供求关系本身。现在,很多方燕原来的同事见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工作压力巨大”。此外,钢铁行业的萎缩洗牌,也使得这部分人群收入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毕竟是吃行情饭的“。加之工作时间长,很多在一线工作的资讯人员已经纷纷转投其他行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