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买药为何这么难?

2012-2-5 0: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隋秀勇
    今年春节,笔者全家没有回老家过年,而是选择留守北京。放假期间,由于女儿患病引发的一段“曲折”买药经历,让笔者颇为郁闷。
    “您这有‘柴黄颗粒’吗?”笔者焦急地询问药店工作人员后,再次得到否定的回答。正准备离开时,药店工作人员问道:“您很着急吗?如果不急的话,今天是大年初三,您初七以后来,可能就会有货了……”由于着急买药,笔者没有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便匆忙去寻找下一家药店。最终,在离家较远的一家药店买到了“柴黄颗粒”。
    “柴黄颗粒”只是一种治疗普通感冒的非处方药,并不是什么紧俏药品,但为何笔者买药的过程会如此“曲折”?春节期间买药怎么这么难?
    有位药店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是民营药店,没有自己的配送人员和车辆,需要物流公司定期送药。过年期间,工人都回家过年了,要等到物流公司上班后才能送货。实际上,不光是“柴黄颗粒”,在春节期间许多常用药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看来这似乎应是物流惹的“祸”。
    其实,许多药店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处在城乡结合部的药店,“断供”种类会更多一些,“断供”时间也会更长一些。为此,有些药店凭借多年经验会多储备一些常用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时之需。
    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期间,物流公司“暴仓”、商品送货时间延迟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物流公司的配送能力有待加强;由于春节期间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处在城乡结合部药店大多销售业绩不好;春节期间,物流公司的送货费用水涨船高,从而减少了送货频率。这些看似都是春节期间部分药品断供的原因,但在种种理由背后也暴露出我国医药物流应急体系的不尽完善。
    随着新医改进程不断深入,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步伐正在加快。药品配送资质、医药物流以谁为主等也成为热议话题。为了抢食医药物流这块“大蛋糕”,大型药品生产企业、经销商为了拿到从事医药流通业务的资质,纷纷扩网络、买车辆、添设备、建配送中心,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或紧急事件,在药品配送时间上仍稍显滞后。
    虽说医药物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相关企业在其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以笔者买药的经历为例,大多数中小药品没有与药品供应商 (生产商)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药品缺货时,只能通过打电话方式告知。如果配送企业或者工人没有时间送货,药店只能无限期等待。在传统配送方式下,谈何建立医药物流应急体系?
    希望相关各方能总结以往突发事件对医药物流系统冲击的经验和教训,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分析和判断,逐步建立并完善现代医药物流应急体系,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