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产业的产业地位应尽快明确

2012-2-14 1: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魏际刚
    根据有关法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应急产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应急产业,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其他一些危及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前后或发生时,利用相关装备、设备、技术、信息等手段为应急救援活动提供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集合。
    狭义的应急产业,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前后或发生时,利用相关装备、设备、技术、信息等手段为应急救援活动提供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集合。
    应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从起源看,应急产业脱胎于传统产业,但又不同于传统产业。正因为如此,应急产业的产业边界与产业内涵有着相当的模糊性和动态性,与其他产业部门的交叉和渗透较深。它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考虑到新兴产业培育和成长过程中,与支撑其发展的各类传统产业存在交叉、渗透和复合,我国当前应当采用广义的应急产业概念。国内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先例。如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业界定为 “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这样,就解决了物流产业与交通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关系问题。同样,应急产业采用广义的概念,就可以包含安全产业、救援产业等各类应急子产业。
    总的看来,应急产业在我国已经具有明晰的产业形态,未来的成长性很大,应急产业规模、各类应急企业的成长、应急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应急效率均会有很大提高。当然,也要看到,我国应急产业还处于起步期,应急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主管机构要尽快明确应急产业的产业地位,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其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