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台即将投入商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下线

2012-2-14 0: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张颖川
    记者近日获悉,1月20日,由我国自主研发、首台即将投入商业运营的新型绿色交通中低速磁浮列车,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下称 “南车株机公司”)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装备制造科技创新能力步入世界前沿。
    此次下线的中低速磁浮列车采用三节编组,外观简洁且富有现代感,中国红腰带贯穿列车车身。暖色调贯通车厢,落地窗户、软式座椅、暗花不锈钢扶手,如同高档飞机的机舱。这款革新轮轨交通的磁力悬浮列车,利用电磁铁吸引力使列车“浮”于空中平稳运行,无磨擦、零排放、低噪声,将带给乘客贴地飞行的新体验。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是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新需求而研发的。”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昆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规模扩大和城市形态多样性,对轨道交通多元化模式、速度效率、综合效应提出更高层次要求。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也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为了开发先进成熟、绿色节能的新型产品,满足不同城市、区域用户多样化需求,在南车集团的牵头下,2011年1月,南车株机公司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中铁二院等国内顶尖轨道交通研发科研机构,领衔打造了中低速磁浮列车这一绿色交通高端解决方案。“绿色低碳的轨道交通是世界各国推崇的运输模式。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突出优势便是环境友好、安全可靠、成本低、灵活适应性强等。列车研制大量借鉴了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更独创了磁浮导向控制系统,实现了车体轻量化设计。在防火安全、隔音降噪、乘坐舒适性等方面均达到国际标准。”南车株机公司总经理徐宗祥告诉记者。
    据徐宗祥介绍,在绿色环保方面,中低速磁浮列车无粘着驱动运行,与轨道无摩擦、低噪声、无粉尘排放,能满足城市内、短途城际间、旅游景区、观光区等高环保交通要求;安全性能方面,列车采用特殊抱轨设计,车厢下端伸出两排“钢铁胳膊”将铁轨紧紧搂住,不会发生脱轨和侧翻现象;建造成本方面,相比轮轨交通,中低速磁浮系统的综合造价仅为地铁的2/3,中运量轻轨的3/4,同时节省车轮、轴承等机械部件更新维护费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更低;环境适应方面,列车能适应风沙、雨雪天气运营,尤其爬坡能力,是同类城轨产品的1倍,最小转弯半径仅50米,可绕建筑群灵活运行,实现“门到门”的无缝衔接。也正是这些突出的优势,使得中低速磁浮技术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推动了相关机构对该技术的研发。
    张昆仑向记者介绍,国内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沉淀了多年,到现在已经基本成熟,这也为中低速磁浮列车成功下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此次技术的研发,从项目合作启动到产品正式下线,历时1年左右,主要经历了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系统安装调试等过程,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在整个技术研发过程中,参与各方齐心协力,进行了缜密的分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据了解,南车株机公司是牵头方,主要工作是系统集成、车辆制造,悬浮系统调试;中铁二院是工程的承包方,主要负责线路工程;南车株洲研究所,主要负责牵引控制系统和车载电网系统研发;西南交大则主要提供车辆系统技术支持,主要包括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其中即包括关键技术——悬浮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低速磁浮列车项目自去年启动以来,西南交大便派出了以电气工程学院为主体,机车车辆研究所、机械学院等多个单位组成的专家团队。专家们泡在实验室里,经过约3个月的学校研制和20余天的现场研究,克服重重困难,钻研中低速磁浮列车的重要技术——悬浮控制技术,最终实现顺利投产。”张昆仑说。
    当问及此次下线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经营前景时,张昆仑告诉记者,该款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每列车最大载客量约600人。其运量不像地铁那么大,属于中等运量,所以不太适合于超大运量的线路,在中小城市、新兴城市和环保城市更有应用和发展前景。“磁浮交通是国家战略性科研项目,代表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仅有4个国家掌握中低速磁浮核心技术。不过,磁浮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毕竟还属于新事物,要推广应用还需一个过程,有待社会更充分地认识和接纳。”张昆仑强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