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优化供应策略 转变管理角色 完善服务方式

2011-11-19 8: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兖矿集团物资部(简称兖矿物资部)以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和兖州煤业“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战略指引方向,灵活应对市场保资源,严控物资成本降消耗,完善经营管理提绩效,使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兖矿物资部的物资保障能力也日益增强。

  第一,优化渠道,确保物资货源。兖矿物资部始终以市场形势为导向,着眼“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物资市场、公司发展战略”三个层次辨析客观形势,充分利用“供应商、互联网、同行业、报刊杂志等媒体”渠道收集市场信息。通过对全球金融、国际资本、国内政策等因素的解读以及对期现货市场、供需变化、供应商经营策略等信息的分析,为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下占据主动地位、完善市场采购、物资储备提供决策依据,对做好物资供应保障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前三个季度,累计组织钢材7.4万吨,油品8050吨,木材到货1.7万立方米,比全年计划1.4万立方米超储3000立方米,大宗物资直供率达100%。

  第二,调整策略,节约采购成本。兖矿物资部始终坚持谨慎、灵活的采购原则,适时调整采购策略。市场平稳时大批量、少频次采购,市场变化时多频次、小批量采购,使各类物资价格维持当月最低水平。灵活运用比价议标、代储代销、物资超市等采购方式,加大对中小型机电设备、备品配件,以及通用性物资的比价力度,按季度、半年消耗量减少频次、提高批量、集中比价;小型配件、劳保用品等领用频繁、价值不高的产品,全部纳入物资超市代储代销;外委加工、进口物资定点采购,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前三个季度累计节约资金达3650万元。

  第三,加强管控,降低材料消耗。不断完善供应保障机制,按照两级公司对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由“以供为主”向“供、管、监、控”结合转变,建立了业务科控制采购价格,供应站控制发料数量,驻外供应部计划、消耗双向控制的“三位一体”管控模式,对计划、采购、仓储等六大业务环节,逐环节、分层次制定量化考核指标,提升了指标管控的针对性。强化源头采购成本控制,开展材料计划价测算工作,综合运用ERP预算定额、经济指标联挂考核等手段,杜绝了超预算计划、超定额领料现象产生。认真组织阶段性需求计划管理检查,加大日常业务指导力度,提升计划工作质量,平均计划准确率和执行率分别达到96.5%和98%的较高水平。不断强化供应商管理,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和“三证一标志”证件,强化源头控制,保证质量标准。严格验收、科学保管、定额发料、严格回收和科学修复利用,严防因各种原因造成浪费。持续推进物资供应体系建设,以开发外部公司当地货源为重点,审慎筛选后备供方资源,不断提升资源渠道管理能力。

  第四,内强管理,提升运行质量。以物资供应管理体系为平台,细化和完善了对标管理方案,适当调整内部经济指标考核体系,逐步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质量,强化事前控制、事中分析和事后监督。深入辨识在经营、安全等各方面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分级、分类制定和落实了预防措施。合理调整应收款项结构,预付款倾向重点物资,社会客户实现“零欠款”,分科室、按品种细致分析储备资金结构,长线、通用物资实现“零库存”。按照“压本部保外部、压机关保一线”的控制原则,向内部要效益,推进预算管理向多领域的范围延伸,向班组个体的层次延伸,向过程控制的手段延伸,向实物预算的个性延伸,分范围、分层次限定额度,按月释放、均衡支出。

  第五,强化服务,提高保障能力。根据公司产业结构多元化、生产需求多样化的特点,进一步改进、完善针对性供应服务方案,认真分析和准确掌握各单位月度需求物资品种、数量和时间等具体要求,以需求计划为“订单”科学组织资源、安排配送等供应业务,从源头上避免服务差错。立足两级公司安全、生产、抢险等特殊任务需要,完善应急配送和各环节联动机制,充分考虑高温、多雨等恶劣天气和对运输、配送工作的影响,及时掌握道路状况,提前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安排运力和路线,强化组织调度,畅通应急通道,圆满完成供应任务,提高保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