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流产业成为阜新转型发展的支撑和动力

2011-10-29 6:0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卢运北
    阜新市委、市政府将把加快发展物流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作为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将其打造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增长点和拉动力。
    曾是全国著名“煤电之城”的阜新市,2001年年底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1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经过十年的转型实践,阜新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市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70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78.9亿元,年均增长15.5%;人均生产总值由3643元增加到20819元,年均增长15.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8.2亿元,年均增长3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1年4.5亿元增加到现行体制的30.1亿元,年均增长21.8%。
    在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阜新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战略部署。那么,在创建转型示范市的进程中,阜新把发展现代物流业摆在什么位置,如何发展物流产业?就这些问题,日前,本报记者对阜新市人民政府市长齐继慧进行了专访。
成绩斐然
    齐继慧市长对物流产业发展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他告诉记者:“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正逐渐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转型以来,阜新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发展物流产业,有力地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完善、就业岗位增加。今后,我们将把物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使之成为阜新创建转型示范市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动力。”
    截止到2010年年底,阜新注册的物流企业有116家,仓储企业27家,具备货运经营许可的企业有67家,并涌现出了以双汇物流公司为代表的众多优秀物流企业。全市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为16.7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9%;2010年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2850万吨,阜新地区境内铁路货运量1444万吨,比上年增长4.4%,公路货运量3206万吨,比上年增长15.9%。
    阜新市物流业取得一系列成绩,与各级地方政府对物流产业的重视不无关系。据齐继慧市长介绍,近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阜新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拼搏奋进,已经走出了发展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构筑了发展优势,全市经济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期。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这个时期物流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会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阜新市委、市政府将把加快发展物流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作为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将其打造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增长点和拉动力。
先天优势
    物流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同样,其与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紧密相关。对于阜新市发展物流业有着怎样的先天优势,齐继慧市长是了然于胸。
    在区位条件方面,阜新地处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置身于辽宁中部城市群,邻近京津唐城市群、哈大齐工业走廊和吉林中部城市群,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阜新是辽宁“北上”的第一门户,北靠资源富集的蒙东地区,经贸活动可延伸至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在交通运输体系方面,转型以来,阜新的交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进京、进沪列车方便快捷;起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巴彦乌拉镇,终点到阜新的欧亚新通道——巴新铁路正在建设之中。阜新已经成为连接东北与华北第2条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和辽西蒙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以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
    在资源禀赋方面,阜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所辖两县均是全国和辽宁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花生种植面积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阜新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金、铁、玛瑙、硅砂、地热、风力等40多种资源,正在建设“中国玛瑙之都”和“中国地热温泉之都”。阜新在抓好本地煤炭生产的同时,还将运进内蒙古白音华煤田的煤炭,着力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集散地。
    在产业基础方面,阜新工业基础雄厚,正在建设全国重要的“三大基地”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新型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液压、现代皮革、板材家居、氟化工、铸造、新型材料“6个重点产业集群”。大唐国际、河南双汇、南京雨润、内蒙古伊利、山东鲁花、山东六合、沈阳辉山等一批知名企业齐聚阜新。相关工业的集聚优势、规模优势、特色优势、品牌优势正在形成,为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规划
    为加快发展物流产业,阜新市政府积极编制物流产业规划,重点推进了北方国际物流园、十家子玛瑙物流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煤炭物流中心等项目。此外,市政府分别与葫芦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营口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三家专业物流企业即将入驻阜新。
    谈到阜新物流产业远景规划与设想,齐继慧市长说,阜新要本着“立足阜新,依托辽宁,服务蒙东,辐射东北亚”的原则,规划和发展物流产业,做到与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发展定位:把阜新市发展成为沈阳经济区及辽西蒙东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发展成为中蒙俄国际物流新通道上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把物流业打造成为阜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5年,完成阜新国际物流产业园区、锦州港国际集装箱物流(阜新)区、营口港务集团阜新内陆港区、城南物流发展区、城北物流发展区和5大重点物流中心的基本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物流企业,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货运总量增加到10000万吨,物流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0%。
    谈到如何引导和支持物流产业发展时,齐继慧市长强调指出,阜新市委、市政府将积极完善政策体系,促进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向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聚集。
    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的物流企业和项目。对于重点物流基地、专业物流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重点物流项目的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政府可通过贴息、补助、入股等方式参与建设。
    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建立分支机构,大力提倡国内外物流企业加强合作,特别鼓励域外企业在我市设立商品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与我市企业合资合作。
    鼓励物流企业走重组、兼并之路;鼓励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结成合作联盟,加快发展物流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大型物流企业上市;鼓励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才以租赁、承包等方式经营物流企业。
    支持大中型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实施供应链管理,实现生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协作配套。引导工商企业剥离自有物流业务,提高物流活动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推动校企联合,实施“订单式”培养,不断壮大物流综合性人才队伍。落实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企业引进物流管理人才,规范现代物流人才培训市场,提高培训质量。
    齐继慧市长最后对记者说,发展物流产业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我们将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促进阜新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创建转型示范市注入强劲动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