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下半年主要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求状况及价格情况

2010-9-10 10: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根据省商务厅安排,我们通过深入市直多种经营业态的大中型流通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和网上专项调查,对筛选的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的市场供求状况及价格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和预测,预计2010年下半年大同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总的情况是:随着全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同市的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将继续保持在上半年的水平上,市场消费结构有所变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大于求的格局也将有所转变,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发展趋势将是在平稳状态下运行,但部分商品也呈现出有涨有跌的趋势。 
    一、大同市商品供求关系的基本情况
    1、消费品供求关系的基本情况
    我们对消费品市场的调查,共选取了日用工业品、衣、食、住、行等五个部分:包括食品类、烟酒茶类、服装服饰类、鞋帽类、纺织品类、儿童用品类、家居用品类、化妆洗涤类、文化用品类、办公用品类、电器类、钟表眼镜类、珠宝首饰类、体育娱乐用品类、自行车及助力车类、五金工具建材类、乘用车类、工艺礼品类18个系列,380种商品类别。调查显示,380种主要商品类别中,供求平衡的商品105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7.6%,供过于求的商品275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67.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18个系列中,81种食品类商品,供求平衡的56种,占69.1%;供过于求的25种,占30.9%。12种烟酒茶类商品,供求平衡的3种,占25.0%;供过于求的9种,占75.0%。31种服装服饰类商品,供求平衡的12种,占38.7%;供过于求的19种,占61.3%。11种鞋帽类商品,供求平衡的6种,占54.5%;供过于求的5种,占45.5%。17种纺织品类商品,供求平衡的11种,占64.7%;供过于求的6种,占35.3%。57种家居用品类商品,供求平衡的4种,占7.0%;供过于求的53种,占93.0%。22种办公用品类商品,供求平衡的5种,占22.7%;供过于求的17种,占77.3%。5种乘用车类商品,供求平衡的4种,占80.0%;供过于求的1种,占20.0%。9种工艺礼品类商品,供求平衡的4种,占44.4%;供过于求的5种,占55.6%。儿童用品类、化妆洗涤类、文化用品类、电器类、钟表眼镜类、珠宝首饰类、体育娱乐用品类、自行车及助力车类、五金工具建材类9个系列135种商品全部供过于求。
    2、生产资料供求关系的基本情况
    我们对生产资料市场的调查,共选取了煤炭类、成品油类、水泥类、玻璃类、石材及砖类、其他建材类、其他类、载货车类、客车类、农药类、化肥类、饲料类、农用材料类13个系列,52种商品类别。调查显示,52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5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8.8%;供过于求的商品37种,占排队的商品总数的71.2%。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13个系列中,成品油类、水泥类、其他类3个系列8种商品全部供求平衡。4种煤炭类商品、供求平衡的2种,占50.0%;供过于求的2种,占50.0%。3种玻璃类商品、供求平衡的1种,占33.3%;供过于求的2种,占66.7%。3种石材及砖类商品,供求平衡的2种,占66.7%;供过于求的1种,占33.3%。9种其他建材类商品,供求平衡的2种,占22.2%;供过于求的7种,占77.8%;载货车类、客车类、化肥类、饲料类、农用材料类6个系列25种商品全部供过于求。
    通过调查排队分析,我们认为大同市的商品供求状况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大背景和国内外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大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但是,促进大同市商品供求状况变化的直接原因:一是今年以来,大同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是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作用下,千方百计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努力在资源经济转型、增长方式转变、城市功能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在国家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努力在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四个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三是市场化程度继续提高,市场秩序有所好转,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下,对市场的冲击逐步减弱,商品市场的供求矛盾也不断改善;四是国家继续进一步落实"三农"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和发展,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也有了良好的开端;五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逐步迈出了新步伐,进一步做好城市就业,社保和收入分配工作,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事业,也加快和完善了应急体系建设。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同市的商品供求关系不断改善,供过于求商品所占比例为72.2%,但比前几年明显好转,预示着大同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商品质量和供求结构逐步有所改善,供大于求的矛盾也将缓解。
    二、我市商品供求关系的主要特点
    1、食品类中的粮食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优质品种供应增加。2009年国家继续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惠及农民千家万户,今年大同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可达500万亩,同比增长4%,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可望达到8亿公斤左右,较去年有所增长。加之国家减少粮食出口,增加粮食进口,粮食市场冲击不会明显。 上半年粮食收购价格略有提高,下半年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但随着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粮食优质品种的供应量进一步提高。
    2、食品类中的食用植物油的需求继续增加,优质品种供求基本平衡。食用植物油的供过于求不完全是因为居民需求饱和,而是由于我市居民消费水平较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在长时间内仍是稳定增长的。2010年上半年,我市居民人均购买食用油达到9公斤,人均日消费为24.7克,农村居民的消费则比较低。因此,我市居民对于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增长空间很大。但居民对健康卫生食品的要求很高,对高档产品的需求增加。其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
    3、食品类中的蔬菜、猪肉等菜篮子商品总体供应良好,供求基本平衡,多年来,大同市政府一直在抓"菜篮子"工程建设,并已取得成效。据统计2010年一季度我市牲畜存栏数为:猪66万头,牛24万头,羊164万只,鸡377万只,加上外埠调入20万吨左右,大同市肉类食品市场供求基本饱和或供大于求。2010年上半年,我市蔬菜、水果、水产品、和家禽等菜篮子商品市场供求虽然受当地季节性调节,但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为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今年继续在全市农村乡镇实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同时,再加上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大同市的菜篮子商品市场将继续保持供应充足,购买力增加的市场繁荣景象。其价格总水平是上半年略有增长,下半年相对稳定。
    4、烟、酒、茶、糖类商品供求结构继续改善,供大于求状况已成定局。大同市的食糖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白酒、啤酒类商品除少数名牌产品外,大部分品种以区域性消费为主,生产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好,优质产品将继续保持供求基本平衡,低档产品仍供过于求。葡萄酒、红酒对白酒市场冲击很大。卷烟市场饱和,供大于求。副食品类商品肉、蛋、奶,由于当地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供给量增加,供求关系得到改善,但仍需从外地适当调入给予补充。
    5、服装及穿着类商品供过于求,品牌、名牌服装消费仍呈上升趋势。由于消费者对于穿着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个性化、时尚化、追求质量,舒适、健康、休闲,商家进货方式,进货渠道的改变及实行多样化的价格促销手段,中高档时尚品牌服装的供求将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低档产品仍供过于求,这种状况不会在短时期内改变。
    6、文化用品类和办公用品类供求状况好转,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由于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文化用品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质的变化。
    7、家用电器类商品供大于求。除了新开发研制的产品外,其他商品基本上处于供过于求的态势,但受"家电下乡"工程刺激,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将有所增加。城市的家电市场在中央"以旧换新"政策作用下,也将增加消费,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8、生产资料能源类中的煤炭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南方主要用煤省份中小企业停产、关闭,今年上半年已出现煤炭积压,价格大幅回落的现象,从煤炭市场长远看,由于受能源短缺和国家煤矿停产、整顿关闭政策的影响,企业将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结构,建设大型、特大型矿井,改造中小型矿井、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矿井。焦炭、活性炭行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今年焦炭出口价格大幅回落,国内焦炭企业利润锐减,整个行业徘徊在保本微利边缘。
    9、能源类中的成品油消费量增加幅度不会大幅增加。2010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成品油消费量也将随之减少,主要用油行业的增速趋缓,因此,成品油消费增速较之2009年不会有大幅度增加。但从主要用油行业看,由于我国汽车产量的增加,将极大地拉动车用汽柴油等的消费,但是,汽车价格可能会继续下滑,同时费改税后的高油价等因素将使部分购车人产生观望心理,汽车需求增速将继续放缓,同时摩托车产销量将低于2009年,农用车销量由于受国家政策扶持影响将于今年增长。受运力限制,铁路运输用油增幅较慢;电力紧张局面继续有所缓解,而且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状况。
    10、我市商品市场化程度低。大同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煤炭是大同的主导产业,轻工业产品发展滞后,农副土特产品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市场化程度不高。因此,大同市的消费属于典型的依赖型、输入型结构,在整个商场和超市的所售商品中,属于大同地方产品几乎没有,全靠外地调入商品。这就反映出大同市的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直接受外来资源和货源制约因素的影响。
    三、我市商品供求关系发展趋势
    基于对上述商品供求关系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特别是继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我们认为2010年下半年我市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国民经济的增幅放缓,但消费品市场受国家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直接影响,将继续在稳定、较快轨道上健康运行。大同市消费品市场绝大部分商品(受资源约束的商品和受重大灾害影响除外)仍将表现为供大于求,但在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商品供求的内涵和实质将较前几年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政策引导必将促进消费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发展积极现代流通,提升消费规模。重视批发业建设和采购功能,拓展融资、租赁、物流配送、供应链整合等,完善经销、代销等批发网络,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批发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引进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稳步推进电子商务、拍卖、竞买、直销、电视购物、邮购、自动售货等新兴销售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建立商贸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商贸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体系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逐步实现商贸物流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制定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全力推动工作的开展。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优化资源配置,将彻底改变过去由生产决定消费造成的被动性供过于求,变为由市场经济内在机制产生的自发的供过于求,使消费最终决定生产,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和消费需求,进一步改善大同市消费结构。
    三是市场部分商品价格的下降,不是商品严重供过于求的直接反映,而主要是因为科技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国内外市场对接加快、商品生产销售适应消费变化的主动行为。
    四是收入平均化,消费同质化,转变为消费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推动供求商品不断更新。
    五是由于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产品价格长期走低,土地资源和其它要素限制,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将好于工业品的供求状况。
    六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品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明显加快。住房、汽车、通讯网络器材新三大件和教育、医疗保健、旅游新三件事均处于上升趋势,餐饮消费在居民生活水平中继续提高,与此相关的商品市场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下半年商品房价格将会有所下降。
    七是以粮食为主要品种的农副产品供求关系,前几年由于受全国粮食连续几年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到199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和社会需求总量增长的影响,主要粮食品种供求关系出现了偏紧的趋势,但在2007年已经得到缓解,"十一五"规划期间,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因此,2010年下半年市场价格发展趋势是在平稳中运行,虽略有上升,但不会有太大变化。
    八是根据商务部和省商务厅的安排,市商务局从2004年起,启动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和重点流通企业市场运行监测系统和节假日市场运行监测 (全市选定了38个样本企业),分别对市场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和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全市商品市场的购、销、调、存几个环节保持在平稳正常的运行状态中。
    综上所述,大同市的商品供求状况,总体形势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但是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层次矛盾还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二要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转移到以市场为主体的最终消费上来,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促进消费快速增长;三要加强食品市场的整治监管,保障居民食品消费安全,放心消费;四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建设,提高农产品产销衔接的程度,缓解商品市场供求矛盾,降低价格波动,稳定农民收入增长,要制定符合我市市情的消费配套政策,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消费热点,保持商品房、汽车、通讯产品等居民热销势头,拉动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