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可持续发展生动阐释

2010-9-10 10: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9月的津门,嘉宾云集。被誉为“世界经济风向标”的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即将在这里举行。 
  “推动可持续增长”是本届论坛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天津滨海新区,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可持续增长做出生动的阐释。
 强化统筹释放“加速”潜能 
  成队的大型卡车满载工程石料开向海岸,为填海造陆提供原料;数十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以满足承载需要;新的港口码头依稀可见大致轮廓;海油工程、华能等企业在日夜紧张施工以尽快投产…… 
  这是记者日前在临港经济区建设现场看到的一幕,而这仅是滨海新区正在实施的“十大战役”之一。 
  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中心商务区建设、东疆保税港区建设、中新生态城建设……总投资1.5万亿元的10个重大建设项目,如火如荼,成为新区统筹区域开发,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 
  “‘十大战役’打响开发开放攻坚战,标志着滨海新区进入了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天津市委副书记、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何立峰说。 
  而这崭新局面的形成,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 
  在227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曾经分布着塘沽、汉沽、大港等行政区,同时还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经济功能区,行政区与功能区职能交叉,政策和权限不统一等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影响新区竞争力的提升。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的战略。滨海新区撤销工委和管委会,成立新区党委和政府,实施扁平化行政层级和大部制机构整合。 
  “过去功能区拥有财力优势,但不掌握土地等要素,行政区拥有土地资源,但缺乏财力支持,还会造成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说,“新区统筹能力的提高,为加速发展奠定了体制和机制基础。” 
  今年1月,在滨海新区第一届党代会上,以功能区开发建设为载体的“十大战役”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增强区域发展统筹能力,促进新区又好又快发展,“十大战役”是启动器,更是催化器。 
  今年上半年,“十大战役”共完成投资638亿元,占新区完成投资比重的42.9%。而放眼滨海新区,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2231.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财政收入480.7亿元,同比增长36.1%。各项经济指标均创下本地区近10年的最高水平。 
  产业聚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这是党中央向滨海新区提出的殷切期待。 
  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投资、消费、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7.3%、27.2%和26.5%,“三驾马车”均衡拉动经济增长态势显著。 
  医药行业产值增长超过20%、电子信息业产值增长25%以上,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速超过80%……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和建设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高端高质高新化的产业结构,滨海新区不断交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合格“答卷”。 
  继去年启动375个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之后,今年新区安排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571个,总投资1.1万亿元,争取年内完成投资3500亿元。 
  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强调,为落实“绿色滨海”的目标,所有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实行一票否决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一律不允许立项。到2011年新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2009年要下降8%,年均下降4%。 
  在重大优质项目带动下,滨海新区初步形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化工业、现代冶金、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高新纺织等八大支柱产业。 
  新区发改委副主任杨金星说,滨海新区通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关联度、降低物流成本,资源、能源的“集约效应”、“节约效应”明显。 
  通过政府引导,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滨海新区全力促进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新化发展。目前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8家,不仅可获得一次性奖励,还有机会获得科技培育资金配套的支持。作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之一,“滨海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已筹集20亿元资金,重点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区发改委综合规划处处长唐中赋说。 
  今年以来,服务业引导资金、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资金、文化发展资金、外贸和商业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金融创新资金等六个专项资金陆续在新区设立,主要用于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补助及贷款贴息。 
  今年上半年,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优势产业强势崛起,新区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17.8亿元,增长7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0亿元,同比增长22%,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还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企业和工艺设备,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1.87亿元专项资金,用以促进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新区的事在新区办”,这是滨海新区作为一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的写照。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财税管理体制,构建“一级政府、分类服务”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体系,滨海新区正在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两翼齐飞。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区党委、政府组建伊始,就把就业、医疗等改善民生的工作作为重点之一。今年上半年新增就业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2%,同时,以帮扶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强化再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新渠道。上半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678人,安置困难群体就业1798人,在快速发展中探索出滨海特色的就业服务新模式。 
  随着“十大战役”的加快实施,外来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不断聚集。目前,滨海新区常住人口203万人,外来人口82万人,住房成为民生大事。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住房保障处处长沈学民介绍,今年以来,新区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制订了有新区特色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打破户籍限制,面向中低收入群体、企业员工,构建起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论坛 新闻)、限价商品房和蓝白领公寓等多层次保障体系。 
  去年,滨海新区商品房交易量为335万平方米,而今年开建的保障性住房面积已达379万平方米,年底前还准备再增200万平方米,这些保障性住房大多在各功能区或“十大战役”周边,2012年前全部竣工,基本可以满足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员的住房需求。 
  稳步推进街道、社区布局调整,积极开展扩权强街试点,滨海新区在社会建设当中,一方面强化民生服务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建立起新区、功能区、街镇、村居四级综治信访服务体系,确保解决小事不出村居、解决大事不出街镇、解决难事不出新区。 
  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近3000件次,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近2000件,绝大部分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区长宗国英说,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