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发新:为创业者唱戏搭好大舞台

2010-5-23 12: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4月2日,柯发新(右)向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中)介绍创业园建设情况 
    新华网湖北频道5月22日电(李建辉、李俊蕾)"让后来的创业者少吃我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头,少走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有限公司(hbhjcyy.com)董事长柯发新发出肺腑的这句话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他曾经沧海的艰辛历程和大爱无垠的事业追求。 
    1965年12月,柯发新出生于江汉平原一个普通农家。没有显赫的家境,他却能够吃苦耐劳,头脑敏锐,近二十年商海打拼,尝尽酸甜苦辣,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自1987年始,他先后在应城市热电厂、应城市盐化(集团)公司、开元制盐股份有限公司上班,凭借着娴熟的业务技能、优异的工作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在国有企业工作的这段宝贵经历,为柯发新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大地涌动一股市场经济汹涌大潮,令柯发新热血沸腾,他毅然下海经商。他做过商贸生意,但小打小闹,始终难成气候,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痛定思痛,他终于深刻领悟到:做传统产业只是群狼夺食,很难做大做强;要想在商海中脱颖而出,必须另辟蹊径。 
    2005年,注册成立了应城市弘锦盐化制剂有限公司,开发了以水泥研磨助剂为主的"弘锦"牌系列建材添加剂等高科技产品。当时,他手头拮据,无钱搭建像样的厂房,只好在村头一处闲置地搭起简陋的工棚进行生产。 
    2006年,他结识了武汉理工大学的黄从运教授,根据黄教授的建议,结合国家鼓励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节能环保产品的产业政策,他决定依托应城岩盐、石膏的资源优势与武汉理工大学的科技优势开发新产品。与武汉理工大学结成战略联盟,开展盐化工产品、节能环保产品的纵深研究开发。至此,他的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8年3月,湖北弘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柯发新实现了创业道路上第一次华丽的转身。 
    经过几年的发展,湖北弘锦科技有限公司高科技新产品发展到十余个,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并储备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员工增加到40余人,累计为国家贡献税收200余万元。 
    企业发展了,他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实践着科学发展观。近年来,捐资社会福利,捐款给地震灾区,资助家乡建设达20余万元。由于出色的工作和优异的表现,2006年他当选为应城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在参加人代会及代表活动的间隙,他走企业、下农户、进社区调研,收集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社会民生等方面的资料,整理提炼了四份提案提交人代会讨论,忠实履行了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 
    在繁重的工作同时,柯发新十分注重自身和员工的学习和"充电",他本人多次参加武汉大学等高校以及科技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2008年获得美国北弗吉利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9年,他还选送2名管理人员去武汉大学学习深造,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 
    2007年10月,柯发新受邀参加观音湖(孝感)投资洽谈会。在这个会上,他受湖北省人民政府"创新创业,促进就业"总体方针的启发,一个大胆的想法胎动腹中――进军高新技术服务业,投资建设高新产业创业园(孵化器)。当他的朋友和生意伙伴得知这个消息时,都认为这个项目风险太大,劝他放弃。他说:我创业时,缺少的就是创业平台和创业环境,走了不少的弯路。目前应城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地处武汉"1+8"城市圈的区位优势,缺乏的就是创业意识的培育和创业服务机构。我做这个事,就是整合社会资源,构筑创业创新平台,倡导全民创业,引导创业者、服务创业者,让创业者少走弯路,减少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即使投资有风险,我也要做,大不了从头再来。质朴的话语,体现了一个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此后一年多时间,他上北京、下广州、深圳,跑武汉,走访专家和各地科技创业园,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观摩学习;找各有关部门报批项目,征用土地;多方联系合作伙伴,结成战略联盟;聘请专业的策划设计公司对创业园做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 
    2008年10月,由湖北弘锦科技有限公司、应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城市科技局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同发起设立的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武汉理工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应城市创业服务中心)项目获有关部门正式备案。 
    2008年11月14日,创业园项目奠基。2009年元月正式破土动工。 
    创业园项目位于应城市经济开发区长荆大道,规划占地面积500亩,分两期建设,首期开发100亩。建设项目包括创业中心大楼、标准工业厂房、定制工业厂房、研发办公楼、物流仓储库、生活配套设施及完整的水、电、气、道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地面建筑物投资概算人民币1.5亿元。全部项目建成后,可容纳入孵企业150家、入驻企业30家,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该项目对应城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园区软件建设也逐步展开。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应城高新产业创业园技术研发中心;与湖北钱源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创业园投融资平台;与中国商业储运总公司合作成立了物流仓储中心;加入武汉科技孵化器协会,成为该协会的理事单位。这些机构分别为入园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投融资服务、物流仓储服务及管理咨询服务。园区管理机构设置到位,具备为入园企业提供综合行政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训和物业生活服务的功能。 
    目前,创业园的建设及招商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2009年12月底第一期工程竣工,2010年4月开园,已经开始迎接创业者及入驻企业入园,入驻企业已达12家。 
    培育一批科技型的企业和企业家,培育一批引领应城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园区创立的宗旨,也是柯发新未来的追求。 
    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柯发新在创业路上实现第二次华丽转身,将指日可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