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是“服务员”

2010-4-22 3: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范云兵
    “目前,与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相适应的冷链模式,是冷藏车还是棉被+冰块?”日前,在一次冷链研讨会上,商务部的一位官员这样问参会企业代表。
    参会代表们的回答是“冷藏车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棉被+冰块却是更常见的物流模式”。
    其实,该商务部官员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于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疑问,而这种担忧和疑问主要来自成本提高。
    目前农产品的流通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程序:早晨在产地收购,中午装车(其中必须经过预冷的蔬菜会在当地冷库打冷,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晚上开始由产地运往销地,第二天便开始在销地批发市场上市了。而流通的方式是在蔬菜的下面放一些冻成冰的矿泉水瓶,在蔬菜的表面盖一层棉被。这种方式基本上也可以保证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新鲜度。
    但即便是这样,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仍然很高。对此,商务部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一辆载满40吨豆角、茄子等蔬菜的卡车,采用棉被+冰块的物流方式,从山东寿光农产品基地开往湖南长沙,平均每斤蔬菜的物流成本为6毛钱。如果采用大型冷藏集装箱的话,既要买车,又要打冷,运往长沙的物流成本会很高,自然也就失去了价格优势,其惟一可能的结果就是批发商无法收回成本。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签名,对于冷链物流会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有同样的担忧。他表示,现在国家非常想发展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以保证国民吃上更加优质的食品,但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在卡车+棉被+冰块的大环境下,冷链不但会提升物流成本,市民也很难接受蔬菜水果价格的提高。“尤其是菜价,蔬菜价格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时候被看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一旦有波动,就会引起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但是先进的冷链物流模式对于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易腐食品,先进的冷链物流是不可替代的。“从发达国家来看,冰块+棉被的物流模式必将被先进冷链物流模式代替。但冷链物流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政府应该怎么扶持这个行业的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该官员表示。
    而就目前来说,企业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定位。首先,政府应该扮演服务员的角色。冷链物流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自然会随之发展。在落后地区,并不具备发展冷链物流的实力,这时候政府和企业不要赶鸭子上架;而在经济发达的京津沪地区,冷链已经成为重要的物流模式,政府应该积极制定相应的冷链物流标准、划拨一定的扶持资金,但发展的主体仍然是企业,政府只能履行服务的职能,不能主导这个产业的发展。
    其次,冷链物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政府还应该是管理者。目前,一些企业抱怨缺乏冷链的标准和法规,但实际上更严重的问题是现有标准和法规的执行难,这其中有企业的“偷工减料”,但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也是重要的原因。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不执行现有标准和法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第三,政府还要做宣传机。目前,政府部门偏重于项目的建设,殊不知,对于加大对民众对于冷链物流的认知教育比项目的建设更加重要。只有人民群众熟知了其重要性,冷链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只要被大人民群众熟知了其重要性,冷链物流必然会快速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