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低碳天路 抗震公路 长期通路

2010-12-23 13: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5年,本报记者在西藏采访时,拍到的墨脱古道的终点,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墨脱公路的起点。 
  原先的老路只能允许墨脱每年通行3个月左右,而为了让墨脱公路实现“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通车八九个月”的目标,何先志等技术人员考察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新的修建方案即修建嘎隆拉隧道。如此一来,与原翻山路段相比,新路可缩短里程约24公里。“都说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从隧道穿过去,可以避免雪崩等灾害对交通的影响,其余的路段在原来的简易道路基础上改建。”    
  “嘎隆拉隧道按三级公路标准一次建成,设计速度30 km/h,路基宽度7.5m。”何先志院长向本报记者发送的一份关于隧道的资料这样写道,“嘎隆拉隧道在完成后还将力争抗御6.5级以下地震;隧道错位26厘米之内不影响通行;极寒天气下隧道内径1米内不发生冻结。” 
    
   嘎隆拉隧道为单洞、对向行车公路隧道,全长3310米。隧道进口海拔3775米,出口海拔3648米,由于地形陡峻,隧道纵坡为平均-4.1%的单向下坡。隧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复合式衬砌和喷射混凝土单层衬砌结构,洞内设置了防灾通风系统和LED节能照明系统。“可以说,它是中国特长公路隧道中最‘节能’的隧道。”    
  隧道打通了,整个工程最难啃的骨头也被攻克,那么墨脱公路究竟何时可以通车呢?何先志回答说,公路预计2012年竣工。不过,综合很多复杂的原因,墨脱公路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对于车辆通行的要求标准也非常高,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轴距大于6.5米的客、货车将被禁止通行。    
  “这是真正意义上通往墨脱的第一条公路。至于何时修建、修建方案,还需要综合很多因素决定,作为技术人员我所能够说的是,从路网结构、规划方面分析,墨脱未来需要更多的出行道路。这不仅有利于发展当地旅游、经济等,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环保墨脱公路    
  绕行珍贵树种    
  在深山密林中大刀阔斧地修建公路,可能改变修路地的自然环境,砍去原本生活在那里的林木,甚至可能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为了减小道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设计及施工阶段均考虑了相应措施。    
  何先志说,在项目设计前期,技术人员就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微妙关系,只为了减小道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路线布设尽可能与自然景观协调,减少挖土、填土,从而控制水土流失,达到保护雅江自然保护区的目的。    
  考虑到道路沿线生活着一些珍稀动植物,设计人员在初期就尽量选择绕道的方式,在某个路段,技术人员曾为经保护两株珍贵的桫椤,适当降低了路线平面指标,但前提是保证路面行车安全。   
   很多地段的施工,如果不能绕开某些珍贵树种,他们便及时联系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将其移栽到适合生长的地方。“整个地区的雨量非常充沛,因此施工结束后,植被将会很快得以恢复。”    
  新闻链接 
     
  1965年,拉萨市试图打通自帕龙老虎嘴沿帕龙藏布江、雅鲁藏布江通往墨脱的道路,由于山势太险而被迫停工,这是墨脱公路的第一次修建。   
   20世纪70年代,国家曾两次投资对墨脱公路进行建设,但都由于特殊条件的制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西藏交通厅的资料,从2002年开始,国家对墨脱公路进行前期勘察,2007年对嘎隆拉隧道、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等课题开展研究。2009年初,墨脱公路开工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