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成历史对山西或许是好事

2009-8-25 15:5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邓聿文
    山西正在进行史上最强力产业整合,拟将现在的2598座煤矿整合至1000座,单井规模由多数不足30万吨提高至90万吨,整合主体以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为骨干。山西今年上半年成为全国惟一的GDP负增长省份,与这次强力整合所导致的煤炭产量大降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整合针对的是单井规模30万吨以下的小煤窑,无疑,数量众多的煤老板从此或将走入历史。
    对于山西的这次煤矿整合,尽管结果会造成资源领域的“国进民退”,笔者还是持赞成态度。
    首先,它客观上有利于减少矿难。山西除产煤老板外,也“盛产”矿难,而矿难的频发,与众多煤老板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当然不是说国有大煤矿就不会发生矿难,但客观而言,国有大煤矿因为相对规范的管理和比小煤窑更多的安全投入,发生矿难的概率要小一些。
    其次,它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山西是煤炭大省,但也是污染大省。同样,小煤窑因过于追求利润以及经济实力问题在治污上的投入一般不如国有大煤矿。另外,山西的煤炭质量相对较高,但对很多小煤窑来说,浪费现象严重,造成环境破坏。
    再次,它还有利于减少腐败。山西众多的小煤窑,很多都有官员入股,在监管过程中,官商勾结的现象也相当严重。山西矿难频发,与此是大有关系的。因此,将这些小煤窑合并到国有煤矿,能大大减少这里面的腐败。
    此外,山西作为一个产业比较单一的省份,过于倚重煤炭能源产业,当外部经济发生波动时,无疑会受到较大影响。金融危机发生后,山西在今年上半年GDP为负增长,虽说与煤矿整合有关,但也与发电量下降用煤减少有关,这已暴露出这种产业结构的致命缺陷。
    尽管在山西的资源领域推行“国进民退”式的结构调整是必要的,但调整要避免损及民营资本的权益,不能借着“整合”的名义,对民营资本进行剥夺。
    现在,山西正在进行煤炭企业的大规模整合。已经有专家提出,山西应该提高原有产业集中度,对原有产业做强做大;再依托能源优势发展后续产业;同时大力培育非煤新兴产业。这一思路我认为是切合实际的。
    山西煤炭产业的整合事实上已经进行了几年,当前的经济困难则对这种整合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置之死地而后生”,山西虽然还没到这地步,然而,由资源整合而导致的煤老板的消逝,或许对山西是个好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