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装备:从原始到现代的巨变

2009-7-9 5: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泽强
    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物流装备业是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运营效率的重要条件。其作用犹如汽车的 “引擎”——没有引擎,再豪华的汽车也上不了路,更别谈“飞驰”了。因此,要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发展现代物流装备。
    然而,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满目疮痍,很多领域都是一片空白,为国民经济输送 “血液”的运输业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当时,运输工具极其落后,甚至连自己的汽车都造不出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的运输工具还是马车,甚至是人力……在这种条件下何谈运输的效率呢。
    张大爷家住河北省沧州市的农村,现在已经78岁了,他在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当时向公社交公粮,社员们都是推着自家的独轮小车,将粮食一袋一袋地运到村公社,然后公社再组织社员用马车把上交的粮食拉到县里。就这样的运输方式,包括张大爷所在村子的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
    而现在,张大爷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家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的司机,开上了专业运输车,而且车上都配备了GPS系统——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合理地分配运输路线,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而且降低了运输成本。
    从独轮车、马车到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张大爷父子两代人的变化还仅仅是我国物流装备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看看我们周围:高水准的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有水里汽笛长鸣的轮船、天上展翼翱翔的飞机,更有一座座现代化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拔地而起,一台台叉车在作业现场紧张地忙碌着……60年沧桑巨变,我国物流装备业真正实现了从 “小米加步枪”到 “飞机轮船”的跨越。
门类齐全规模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装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物流装备产品体系,很多产品还走出国门,打入了国际市场。
    运输装备如汽车、机车、船舶、飞机等,起重装备、升降装备、搬运装备、存储装备等几乎所有门类的物流装备产品,我国都能够自己生产。即便是科技含量最高的飞机,我国也正在实施大飞机计划,预计到2014年实现首飞。
    我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基本形成了物流装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的产业链。建国之初,各种物资严重匮乏,即便是有物流装备需求,也很难买到相应产品。我国的物流装备仅仅局限在仓库、卡车等最简单、最基本的领域。
    而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从生产资料的供应到生产、销售、消费,物流装备市场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市场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培育出了一大批物流装备生产厂家、物流装备销售的专业公司和一批物流装备的消费企业。这其中,还造就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民族品牌,如上海振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叉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等,这些民族品牌的发展,显示了我国物流装备业的勃勃生机。
    另外,一些物流装备企业,比如货架、托盘、搬运车辆等也积极走出国门,凭借自身的优势,出口连年增长,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自力更生 成就斐然
物流装备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领域,其应用技术设计到多个领域、行业,比如,机械制造、电器、自动化与控制、计算机、航天、通信等等。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这也为我国物流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新技术、新工艺也不断地被应用到物流装备研发、生产中去,不仅大大促进了我国物流装备业的发展,而且也催生了行业的多个 “第一”。
    1958年,中国第一台内燃叉车——W-5型 “卫星号”在大连叉车厂诞生,在我国叉车制造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63年,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桥式堆垛起重机,这为我国开发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3年,北京起重与运输机械研究所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应用,开启了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的新时代。
    1990年,国内第一台 “数控回转库”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诞生;随后, “数控升降库”也研制成功。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物流存储设备已经进入向全自动化发展的阶段。
    199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单举升装配型自动化导引车;紧接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我国首台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各项指标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4年,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公司推出了世界首台集装箱码头专用转运跨运车。该跨运车的问世,改写了世界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方式,并给世界集装箱码头带来革命性变革。
    2006年,三一重工自主研发的TSD32伸缩式皮带输送机正式下线,打破了国内该领域一直由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
    回顾我国物流装备史上这些历史性的瞬间,它们就如同丰碑一样,承载着我国物流装备业发展的足迹,也是共和国几代科技工作者奋斗的见证。
信息技术 双剑合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高度自动化成了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计算机、现场总线、无线通讯、数据识别与处理、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与物流设备的有效结合,成为物流系统的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取得了很大发展,各种信息化管理软件,如仓储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电子口岸系统、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与物流装备结合起来,形成了合力,给我国物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今,我国也培育了一批具备较强实力的系统集成商,如昆船物流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刚玉物流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物流装备有限公司等。
    而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物流领域中来,大大提高了物流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如被誉为 “影响世界重大技术发明”的RFID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应用不断得到重视,特别是在以仓储为核心的闭环物流系统的应用较多。另外军事物流领域、应急物流领域等,也纷纷开展了RFID应用的示范工程,为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此外,全球定位技术 (GPS)、地理信息系统 (GI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各种新技术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添砖加瓦,使我国物流事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