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传统技术:一个也不能少

2009-7-18 3: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枭冬
    电动汽车作为我国打开新能源汽车大门的金钥匙,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在这些 “投入”与 “产出”之外,我们仍然不得不反复提及: “认清位置才能厚积薄发”。
    一直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发展,都被认为 “与汽车工业发达地区的差距不大”。这可能源于彼此着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间几乎一致。可是,单从电动汽车的成长历程上说,我们也必须看到,欧、美、日等国家的起步实际上要比我国早上几十个年头。所以,若以时间来衡量我国在电动汽车上的发展速度,怕是难以让大多数人信服。
    其实,发展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更多是顺应节能减排的环保大势,而非仅仅借机完成我国汽车工业的 “振翅快飞”。目前,在诸多政策支持下,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可说是锐不可当,我们为此感到鼓舞之际,也必须要多加提醒。比如,政府对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的补贴资金是如何使用的?是否都用到最新的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来?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如何?新能源技术的实施是否有必要完善监督管理……总之,对于各类新能源汽车工作的开展,要确保让每一分钱花到刀刃上,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电动汽车的研发与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眼下,为确保我国新能源汽车,甚至是整个汽车工业的平稳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和诸多汽车生产企业,就要 “战略规划得当,按部就班实施”——操之过急不好,比别人慢半拍更不行。掌握好了这个分寸,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才会更快更稳。
    此外,还有一点也不得不提:在传统汽车技术被认为无益环境保护、甚至不断危害人类生存环境时,我们是否就该一股脑地将其抛至脑后,都去搞新能源汽车?显然也不行。不管我们有多么迫切地希望能在短时间内 “赶日超美”,也决不能盲目跟风,失去主导思想。而且,传统汽车技术,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根基,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不能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巨大差距,就选择搁浅或放弃。
    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在极力开发新能源车的同时,不放弃传统汽车技术,卧薪尝胆,积蓄力量,才是发展的上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