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几时“转遍”中国?

2009-7-18 3: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枭冬
    在7月13日拉开帷幕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动车展览会上,不止汽车厂商带来了各自的 “压箱之作”,现场观众更是热情高涨,不时询问展车的销售价格与上市时间。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次车展中的大部分车型却尚未投放市场。有关专家还坦言,受困于电池技术和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不足,大部分四轮电动汽车甚至还要再等10年才能真正走进用户家中。
    这对广大倾心于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 “打击”。电动汽车经过多年发展之后,何时才能“转遍中国”的疑问又一次摆在大家的面前。
起步晚
    对于电动汽车,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副总经理郎学红告诉记者:“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其实要比汽油发动机汽车还要早10年左右。而我国汽车市场的爆炸式增长是近些年来的事情,大多数人对电动汽车的了解也仅限于近几年。所以,对于国内的电动汽车行业,我们理应有更多的信心和耐心。”
    据介绍,1873年,电动汽车就已诞生;1890年,法国和英国伦敦大街上甚至出现了电动大客车,且技术相对汽油发动机汽车成熟很多。只是,由于石油经济日益占据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电动汽车的 “气势”逐渐被“压倒”——仅仅是石油危机之时,其研发和推广才会被更多提及。
    如今,郎学红认为,2008年,新一轮石油危机的爆发,实际上又促使了电动汽车代替内燃机汽车的趋势成型。电动汽车的发展也恰恰反映了世界经济从煤炭经济到石油经济再到低碳经济的趋势。
    比如,美国已于1976年开始持续投资电动汽车项目。目前,又把推广新能源车作为汽车业主要发展方向。而日本早在1965年就将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项目进行研制。欧洲更是通过企业和政府联动的方式推广电动汽车。
    与这些汽车工业发达地区在电动汽车行业的投入和成就相比,我国对该行业的关注时间尚短,投入和研发也刚刚起步。2001年,我国制定863计划,电动汽车作为重大专项项目得以立项,明确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基本原则,即首先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其次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兼顾纯电动汽车;其也提出了 “三横三纵”的研发格局,并招标确定上海奇瑞和天津汽车进行纯电动汽车研发。
    2006年,国家进行中长期科技规划,对汽车产业来说,明确了发展传统汽车技术之际,也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等新一代道路交通工具。
    此后,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车的投入力度。目前,中科院电工所、上海811所、清华大学等机构,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发成果,纯动力电动汽车样车已经实现;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在国家质检中心的型式认证试验中,各项指标均满足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关键零部件高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性能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研发热
    随着全球环保理念的不断加强,各行各业都将环保纳入了发展规划。在汽车产业上,本来就肩负环保重任的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而电动汽车更成为新能源汽车中的环保 “先头部队”。
    一位常年从事汽车技术研发工作的工程师告诉记者,我国量产的一批电动汽车,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已经有了卓越表现。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场馆将电动汽车作为交通、通勤工具,使奥运会中心区实现零排放……这些都向世界传达了我国积极培育电动汽车市场的信心。而部分电动汽车配电、充电基础设施也借机建成。
    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升级,新能源战略在世界各地 “风生水起”,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也由此迎来了一个重大机遇。
    2009年3月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应时而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财力、物力上积极支持新能源车的发展。其也引导了我国汽车产业利用电动汽车发展的有利时机,全面参与电动汽车产业化及商业化的进程。5月份,国务院以贷款贴息方式安排200亿元资金,支持包括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开发的技术改造。6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出台,进一步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专项技术条件和检验规范。
    对于一波接一波的政策支持,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些政策措施将会大大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2009年,是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新纪元。对电动汽车产业来说,更是意义不凡。
    据记者了解,眼下很多地方政府已制定了详细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对电动汽车项目更是 “照顾有加”。重庆就将在2010年推广1100辆长安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700辆长安志翔气电弱混出租车,300辆长安杰勋和长安志翔油电中度混合动力公务车,100辆油电混合动力私家车。
    6月份,重庆还成立了以长安汽车为主,3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组成的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重庆市政府也已决定拨付10亿元财政资金,在土地税收、物流配送等方面为新能源车示范运行给予支持;新能源车的个人用户也将享受购车补贴,并被免除3年路桥费。
    同时,长春组织一汽集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成立联盟;北京依托北汽福田,成立了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工程基地;武汉与东风汽车联合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东风电动汽车产业园试点基地也刚刚揭牌。
    新一轮新能源车研发热潮已经形成。而在一些国内大型车展上,参展电动车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华晨的EV概念车、长城欧拉、众泰2008EV、青年莲花竞速等都是纯电动车的代表;上汽的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荣威750轿车、东风的风神BSG则是混合动力汽车中的佼佼者;而比亚迪特有的双模电动汽车技术,则使它在汽车市场上独树一帜。
大趋势
    事实上,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单位GDP能耗偏高。 “逐步摆脱对石油经济的依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到2030年预计将会超过美国,石油进口量将会超过62亿桶,这样庞大的汽车数量自然会对能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
    电动汽车有助于中国顺应世界的低碳潮流,缓解上述压力。但是,就现今该领域的发展程度来看,电动汽车行业的前景,依旧有待谨慎观望。
    郎学红分析说,短期来看,电动汽车对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替代不会太过明显。一是电动汽车的购置成本高于传统汽车,而使用成本尚不明确。比如,比亚迪F3DM的销售价格为14.98万元,大幅度高于搭载了汽油发动机的F3;即使考虑国家补贴,其购置总成本也很高。使用成本方面,尽管油价频繁上涨,但目前燃油价格仍然处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而电动汽车在充电方案和维护维修成本上,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
    另外,还有技术上的短板、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等原因,都进一步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
    不过,即便如此,在环保的大趋势下,电动汽车依然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郎学红对此亦深信不疑。
    郎学红表示,电动汽车是真正的新能源、零排放,采用的能源来自电网,对改变交通能源结构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不大,未来3年,最关键的电池技术有望产业化,在3~5年的产品导入期后,电动汽车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