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心”建设道路漫长

2009-5-5 23: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海建设“两个中心”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相当漫长时间的努力 
  讨论上海建成“两个中心”所需要的时间,从我们现在已有的样本来看,需要100多年到200年的历史,才能形成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现在媒体很热,都有“忽悠”之嫌。因为这是很遥远的目标,而现在我们很多媒体的感觉,仿佛我们五年之内或者十年就能实现。我认为十年之内根本建不好,因为从国际上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上来看,我们看到过有200年的历史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我们看到150多年历史的华尔街,哪怕是几十年历史的新加坡,都是因为这些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特殊地位。
  所以,从国际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够太乐观,要稍微务实一点。这段时间有不少媒体,包括研讨会,都要找我好好谈“两个中心”。我说我可以谈,以“两个中心”角度来讲。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上,上海目前是42000人,而美国华尔街是上海的十倍多。金融产值上,上海2007年的最新推进数据也只是1000亿元多一点。上海2007年总产值是12188亿元。大家算一下,金融产值在整个上海GDP总产值当中占多少比例。航运产值上,我们的统一口径是运输、仓储及邮电,全部是跟航运有关的。以航运中心角度来讲,是780亿元。我相信,这两个数据在2008年只会负增长,不会正增长,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国务院原则同意上海建设“两个中心”这样的机会,是长期目标,还非常遥远,我们也不能太激动。上海金融和航运产值相加是1700多亿元。当上海真正成为“两个中心”的时候,以美国纽约为例,两项产值最起码要覆盖到60%以上的总产值。我们应该对纽约的金融业、地产业等行业从业人口、工资水平和产值有非常清楚的了解。
  我今天愿意来是因为在座有很多媒体记者,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使大家稍微冷静一下,分析一下,上海的路还非常遥远,非常漫长。就在建设所谓纽约华尔街世界金融中心的过程当中,曾经经历过1929年的大萧条,正在经历过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等几次大型的危机。英国伦敦更加如此,也曾经经历过英镑溃败的大型事件。
  我不是一个非常有悟性的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在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波折,甚至会出现非常大的裂变。这样来看,可能与目标接近一点。
  从上海角度来讲,这个过程上海能做什么事情?既然“两个中心”道路那么漫长,如果我们把上海房地产产业的800多亿元产值扣掉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上海制造业,跟目前上海第三产业、先进服务业,所占上海总产值的比例只相差很小。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上海目前尽管出现了很多新型服务业,包括有些时尚的东西,但是产业核心,还是以制造业为主体。因为上海有将近295万人在制造业当中就业。
  如果想把制造业马上淘汰掉,你就会看到今年一二月份,上海GDP出现很大下跌。这里边就出现了“翘翘板”的效应,大幅下跌的份额必须有其他的份额顶上,不然的话城市经济不能发展。现在上海面临一个难题,就是所谓先进制造业的定位问题。什么叫先进制造业?我们通常理解现代制造业就是“核、高、机”,都是非常尖端的,剩下的都是落后的。其实,我说这是错误的,纽约目前大概还有50万人从事制造业。我们把纽约的公司全部看了一遍,我们做了一个样本对比研究,去掉所谓的金融巨头,最大型的一家公司是属于先进制造业,是为美国国航部门提供电子装备的公司,也是全球500强,但是没有在中国设立公司。
  除了这家公司以外,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纽约所谓的制造业是什么?一是食品产业。这个产业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了,这个产业在纽约占很大的市场份额。二是包装印刷业,大家觉得这么落后的产业。还有家具制造业,听起来像乡镇企业做的事,为什么这些产业能在纽约生存?很简单,符合了时代的进步,注入了流行的、时尚的和创意的元素。一个产业没有先进和后进,只要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满足老百姓的本质需求,就是先进的。
  另外,在21世纪,先进制造业必须注入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元素和内容。比如说搞食品产业要节能环保,家具制造业也要节能环保。21世纪什么最宝贵?有人认为是人才。其实,最宝贵的应该是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讲,21世纪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注重节能减排,特别应该把“减排”看得比“节能”还重。为什么“减排”这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替代能源,但是排放温室气体是无法回收的。所以,我们相信21世纪如果在上海要做产业的话,我的看法来讲,必须满足这些基本条件。这些条件能满足的话,我们所谓的现代服务业,“两个中心”并举,这样战略才是可持续的,本质上是科学的,不然的话就是口号,只是一个形式。
  集疏运体系“五项举措”
  1。推进内河航道、铁路和空港设施建设,适当增加高速公路通道,大力发展中远程航空运输
  2。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江海直达船型的研发和推广
  3。推动洋山深水港区的江海直达,大力发展水水中转
  4。充分发挥上海芦潮港集装中心站及铁路通道作用
  5。做好洋山深水港区铁路上岛规划研究,逐步提高铁水联运比例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 文/真  虹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研究中心秘书长)
  上海与世界上现有的国际航运中心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意味着发展空间巨大,潜在商机和人才需求同样巨大
  3月25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意见》实际上是针对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重要性而言的。对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
  首次明确航运中心定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给上海带来哪些变化?
  首先,我认为这次国务院《意见》明确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建成怎样的航运中心。在前两年出台的中国沿海港口规划中,有“三个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是怎样的国际航运中心,当时没有说明。这次《意见》首次明确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是不同以往的。其他的两个航运中心大连和天津,一个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一个是建成北方国际(22.69,1.25,5.83%)航运中心,都是在一个区域内发挥中心作用。而上海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航运中心的作用。
  上海要做到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就不能建成仅仅是货运中心,货运中心具有地域概念。它必须有各种航运要素在这个地方进行配置的。上海要往这个方向发展,这里边蕴含着很多商机。
  第二,这次《意见》提出了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整合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江海联运和内河航运。货物吞吐需从港口运输,连接港口的运输方式有公路、内河航运和铁路中转等。现在的问题是上海港约有90%的码头货物运输是靠公路,造成了上海城市的环境污染。业内人士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长江里边的船直接开到洋山港。江海联运这个问题如果得到解决,将会大大改善上海的陆上运输环境。
  第三,整合长三角的港口资源,完善航运服务布局。我们都知道在长三角地区有很多港口,它们之间有合作,但是这些港口之间的竞争,将直接影响到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能力。这次《意见》提出,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上海航国际运中心的发展。还有航运服务业的布局,我们在上海范围内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要借这个机会进行改善。处理好整个航运布局的问题,将对上海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四,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现在,上海港口吞吐量增长连续几年位于全世界第一,去年集装箱吞吐量差点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软环境的发展和航运各种服务配套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有关的政策的配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次国家批准了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我认为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将有助于在上海的航运事业发展采用先行先试的方式,进行制度创新。此外,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事关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结合,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发展碰到的障碍就是如何建立国际金融航运中心,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两个中心”建设的互动效应,将促进航运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
  最后一个是促进和规范邮轮经济产业发展。上海的邮轮经济发展在全国来说是非常快的,今年估计参加人数能达到15万人次。我们知道“世界邮轮之都”美国迈阿密的参加邮轮的人数是一年300万人次,差距甚远,意味着发展空间很大。上海具备了构筑邮轮经济产业链的可能,可以将邮轮产业打造成上海城市的新名片。
  航运建设蕴藏商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带来哪些商机?众多与此相关的行业发展还没有到位,这里面蕴藏着大量的商机。首先是船舶管理行业,有大量的资金将从金融投到航运。大量资本进入航运,就需要专业的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第二个是第三方物流行业,物流行业跟航运息息相关,没有好的物流行业就不可能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贸易和航运需要物流业支撑,包括解决集疏运问题。
  第三是航运中介行业,这是很大的一块,很多人可以在这里发展。现在全世界航运保险的业务大多数都在伦敦进行,能不能其中一部分“蛋糕”切到上海来,这是上海继续努力的方向。
  第四是航运金融行业,这是连接贸易和航运的“桥梁”,是很好的行业,是“两个中心”的结合点。还有海运保险行业,包括再保险行业。这些行业与航运服务量的发展密切相关。
  再一个行业是与邮轮经济相关的产业,同时包括与邮轮经济间接相关的产业。我们应该打造“邮轮城”的概念,逐步引申到商贸、旅游、休闲等,产业范围非常广泛。
  潜在商机还包括与金融和航运相关的高层次培训,航运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现在深化发展金融和航运高端人才的培训行业是非常有前途的。还有航运咨询与信息服务业,这是属于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当然,大家不要忘记的还有港口业,港口产业是航运中心的核心产业之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职业人才缺口严重
  我们搞过一个课题,上海航运中心下一步需要哪些人才?我们有一个时间表,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见上表),这张表上,我们把航运中心所需要的人归纳为12类,目前,上海一般低端的航运劳动力较多,但中高端航运人才不足。
  刚才我讲到船舶管理的专门人才,我们现在上海大概2600多人,香港8000多人,相差很大。我认为,现在先要赶上香港,然后再拉近和伦敦的差距。
  人才有明显缺口的还有很多,比如国际航运经纪人才,包括租船、船舶买卖、航运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人才等,上海跟香港相差很大,跟伦敦相差更大。再比如航运保险经纪人才、航运金融业务人才,还有海事法律人才与仲裁人才,也存在着差距,大量的海事法律方面的人才集中在伦敦。等到这些业务转移一部分过来或者增长上去,对人才就有需求。另外,还有航运咨询和研究人才,与香港和伦敦相比同样也比较大。我在这里给出了我的预测,以及对未来航运中心发展的预计,到2010年、2025年的人才缺口的数据,以此回答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哪些职业和人才是比较紧缺的。
  需要跨越很多障碍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还需要跨越哪些障碍?我认为,需要跨越的障碍非常多,特别是航运中心深入发展的阶段,困难将比前一阶段更多,软环境建设我们碰到很多制度上的障碍和文化上的障碍。
  第一个需要跨越的障碍,是如何理顺政府管理。现在管理航运中心的政府部门和区政府很多,大家都很积极,造成了有些问题到底应该谁来管,这方面没有协调。目前这样的体制可能会阻碍航运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希望应该继续恢复曾经有过的国际航运办公室,协调这项工作。
  第二,是如何优化集疏运体系,不解决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洋山港和城市的发展。我们主张不要再给城市公路交通造成太大的压力。
  第三,是如何解决好航运资源过渡分散的问题。虹口区搞了北外滩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区,几天前黄浦江上国际客运中心刚刚出现四条邮轮同时停在码头上,非常壮观。我们知道宝山区也正在建设邮轮码头。这就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整合我们的航运资源的问题。
  第四,是航运的商贸信息如何集成。在洋山保税港区,每家单位都有自己的独立系统。政府希望搞集成化的平台,专家一看,实际不是集成化的平台,各管各的。所以,这个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我们的信息流,会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
  需要提到的还有如何解决好上海商务成本过高的问题和城市国际化的程度问题。商务成本高,一些航运企业已经在抱怨。国际化程度,国际上现有的航运中心其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包括香港、新加坡等地,其对国际航运的运行法律非常娴熟。在上海进一步发展航运事业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努力去解决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