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否已企稳回暖?
2009-5-19 22:4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编者 近日,四月份的一系列经济数据相继出炉,与一季度 “好于预期”的数据相比,4月份的经济数据着实让人 “看不懂”, 因为,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最新宏观数据之间存在三大矛盾,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的矛盾、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官方PMI和里昂证券公布的机构PMI之间的矛盾、进出口大幅下滑与工业增加值回升和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之间的矛盾。这些使得先前专家预言的经济 “回暖”迹象蒙上阴影。我国经济是否已经触底反弹,抑或仍陷谷底,各方争论不休。
新浪
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近期,权威观点对中国经济乐观预期不断涌现。 “只要国家的大量投资投下去,从第二季度开始,经济的滑坡可以被遏制,而且经济会好起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国家扩大投资之后,GDP肯定会跟着起来。
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建银国际日前发布报告预计,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5%,经济已触底。报告称,中国政府仍有余力实施更多政策,以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我们很有信心期待中国将成为第一个走出阴霾并吸引外资的大型经济体。
投资大师罗杰斯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先复苏的国家,因为中国有着大量的外汇储备,而中国的一些行业没有受到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尽管出口行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比较看好中国市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分析称,综合观察经济指标,可以说中国经济下滑的势头稳住了。“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回暖的有利因素在积累、在增加,下半年的经济会有明显回升。”
中国新闻网
经济显露回暖 “曙光”
似乎与自然季节同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经济,正开始流露出暖意。业内人士表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反弹,并有望在二季度继续好转。有分析称,各方对GDP的表现虽不乐观,但认为一季度会是全年最困难的时期,后三个季度经济会逐渐升温。
目前来看,虽然外需可能会变得更 “冷”,但国内基本面对进出口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强。中国经济回暖苗头一方面体现在投资的增长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消费的增长上。作为国内消费主要指征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今年前两个月同比增长15.2%。虽然比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但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CPI六年来首次下跌的背景下,如此增速已实属不易。
经济参政报
“回暖”的衡量标准
“经济是否已经回暖”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在弄清楚经济是否回暖之前,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回暖”的衡量标准。
首先,明显低于潜在水平的增长不能称之为 “回暖”。经济学的逻辑认为,一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如果低于其自身的潜在水平,那么,这样的经济就很难称之为 “回暖”。因为在这样的水平上,经济将继续面临着失业率上升的压力,消费将趋于萎缩;而企业也将继续面临盈利困难的情形,并经受较大破产压力的折磨;因为供大于求,整个经济体也不会有物价上升带来的任何通胀压力,甚至还会面临通缩。
其次,如果离不开财政拐杖,就不能称之为 “回暖”。如果我们承认,一个经济体在潜在水平附近波动才属正常的话,那么,衡量一个经济体是否回暖的标准就应该是: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退出,经济增长是否能维持在潜在水平附近?如果不能,显然就不适合称之为回暖。当前,我们看到的是,经济须臾不能离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呵护。
第三,如果非国有部门信心没有恢复,就不能称之为 “回暖”。如果我们指望财政政策回归正常后,经济依然能够大致稳定在潜在增长率附近,那么,在当前中国非国有部门占整个投资达70%~80%的情况下,没有它们的信心恢复,就无法想像财政拐杖撤除后经济还能继续稳定在潜在水平附近。而当前的信贷结构特点和中国官方PMI与里昂PMI之间在方向上的分歧都明确显示,当前非国有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和供给仍相当疲弱,这些部门的信心恢复仍需时日。
南方网
经济回暖或将一波三折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员吕铁表示,现在看来经济的回暖显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出口形势没有大的好转,预计全年工业经济将以政府投资带动为主,为此下一步需要尽快下发技改补贴,以刺激民间企业投资。 “鉴于全社会投资仍在加快,中央暂时没有必要对原先的4万亿投资加码。”他说。
人民日报
把当前困难估计足
双降局面的持续出现,说明我国经济运行在回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其一,经济增长形势更加复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与价格双降局面同时出现,表明经济增长形势复杂,既有积极因素,又有不稳定因素,交织在经济运行过程当中。应该说,4月PMI连续5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经济出现总体扩张,经济回暖信号明显。但是双降局面表明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其二,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作为经济回暖重要支撑之一的出口转暖尚需时日。海关总署发布的4月份外贸进出口情况表明,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2.8%,其中出口下降22.6%,进口下降23%。明显出现的好迹象在于,外贸出口降幅在不断收窄。
专家认为,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困难因素并未消失。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面临的任务迫切而繁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尚未见底,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冯晶整理)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