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划》下 东莞何去何从?

2009-1-9 20: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东莞转型的紧迫性与挑战性不容置疑。记者卢政 摄 
  规划纲要的东莞解读
  各路专家针对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为东莞献计献策
  昨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纲要提出,中央政府将全力支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澳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恶化、贸易壁垒加剧、人民币汇率升值、物价升高、劳动力成本上涨,东莞用30年时间积累起来的“成本比较优势”快速消散,东莞转型的紧迫性与挑战性不容置疑。国家对珠三角未来12年提出了新的发展规划,东莞又将何去何从?
  1、创新合作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林江:东莞和广州、深圳相距这么近,但一直以来都很少有产业合作。东莞主要是加工制造型企业,如果要产业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股权合作,二是战略同盟。
  而在一体化中,企业的想法也很重要。如何让企业意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是东莞企业间的合作,然后才是跨区域的企业合作。
  2、先外包东莞制造再扩展珠三角
  【规划纲要】:着力发展外包服务业,到2012年,培育2~3个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形成较为完整的国际服务业外包产业链。
  莫安达(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去年11月17日,东莞市政府公布《关于东莞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 称东莞将用5~10年时间建成国内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继“无论在哪里下单,都在东莞制造”之后,致力于打造“全球外包,东莞服务”品牌。
  东莞本来就很多制造业,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就需要很多服务支持,如果配套服务发展了,可以很好地反作用于制造业。就目前东莞而言,物流配送是发展得比较好的外包服务,例如物流配送服务、软件服务等,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真的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中比较大规模的项目,东莞可能无论在人才上或者是技术上都会有瓶颈。 
  林江:东莞能外包什么服务业?不能寄希望于东莞什么都能做,要发挥东莞的优势,只能是基于制造业基础上的产品设计、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产品营销等。目前东莞必须要先服务自己,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把生产外包到其他地区,专门为这些地区做产业服务,如银行融资、风险投资、法律服务、营销策划,这也是一种模式。
  3、内外市场兼顾才能发展
  【规划纲要】:发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带动作用,打造佛山家电和建材、东莞服装、中山灯饰、江门造纸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虎门服装如何走向世界?
  郑建科(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从2001年起,虎门镇政府就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升级转型,从外销向内销转型,到2008年,虎门服装业内外销比例已经达6∶4。
  另外,虎门还将推出服装产业创意设计孵化园、建立设计师工作室,引进一个大专院校。技术创新中心也会帮企业把品牌信息进行全球推广。
  陈敬太(星城国际服饰(香港)实业集团公司首席分析师):在发达国家,网上购衣是一件很受消费者喜爱的购买方式,在美国和韩国,服装电子商务营销已占到整个行业营销额的20%~30%。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开拓。
  长安五金如何辐射全国?
  邹建华:长安镇的商业并没有厚街、莞城、虎门等发展得好。所以,现阶段,还是应该发展第二产业,因为工业发展起来到一定阶段,自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自然的过程。但是,在产业集聚效应尚未明显发挥、产业规模和需求空间尚未增加的经济背景下,目前长安的机械五金专业市场辐射能力仍然有限,市场份额已经接近饱和。
  作为东莞的五个中心镇之一的长安镇,未来应该重点发展以步步高为龙头的电子产业和发展五金模具产业。
  4、东莞总部经济要慎行
  【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以及有影响力的中介服务机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林江:如果把总部经济理解为公司的总部留在东莞,企业的注册地转移到东莞,难度很大。东莞和广州、深圳比,仍然是一个二线城市,目前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实力。
  而且东莞的现代服务,包括会计、法律、金融、知识产权服务都不到位,这是东莞发展总部经济最大的制约因素。但如果按照广义的总部理解,财务中心、营销中心、物流中心设立在东莞的可能性更大。
  邹建华:东莞要发展总部经济的想法是好的,也是正确的,但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现在来看发展的条件是不成熟的。例如东莞的人才、科研能力等的配套都没有跟上。
  5、东莞最缺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纲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林江: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先进制造业,而珠三角恰恰是最缺乏现代服务业的地区。东莞在过去的20多年仅仅是一个加工制造业基地,有订单就可以生产,也不考虑销售,这只表明东莞接单能力强,但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验。
  东莞的酒店、房地产、卖场商业都很繁华,但这些也都不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2001年东莞就提出要建立产业服务业中心,但一直没有企业响应。因为当时订单还不少,制造业很红火,现在金融危机一来,企业就慌了神。
  东莞可以发展产业服务业,比如生物医药产业、环保节能产业、IT产业、光电产业一体化能否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这不是官员的一厢情愿,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放弃什么,都要重新评估。
  6、莞港合作恰逢其时
  【规划纲要】:中央政府将全力支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澳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支持劳动密集企业顺利过渡,并协助港资企业拓展内地市场,以增加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能力,支持粤港澳合作发展服务业。
  张捷(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自1978年东莞正式拉开招商引资的序幕以来,港企在东莞的产业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9000多家港企先后来到东莞设厂扎根,20多年来港商一直是东莞最大的外来投资者,直至现在,港资企业依然占据外资企业总数的半壁江山。
  在东莞率先提出“10亿融资支持计划”后,香港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寻求帮助企业融资的路径。东莞港资企业同样可以享受“汇丰银行40亿港元环球贷款基金”。东莞的制造业和香港更加紧密。东莞应该找到一个城市的核心优势,这就是制造业。
  7、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
  【规划纲要】:依托珠江三角洲地区现有台资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台经贸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建立多种交流机制,加大协会、商会等民间交流力度,鼓励开展经贸洽谈、合作论坛和商务考察。加强与台湾在经贸、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领域合作。积极为台商创造良好的营商和生活环境,鼓励开办台商子弟学校和建立相关的医疗、工伤保险机制。 
  东莞现状:1987年,东莞只有3家台商,如今已有6500多家台商企业集聚东莞,会集了8万多名台商,加上生活在东莞的台商家属人数超过11万人。东莞台协的会员数量也由15年前的360家发展成了3600多家,成为大陆最大的台商协会。
  去年11月21日,东莞台商协会举行了东莞台商产业升级转型启动仪式。对于台商的转型升级,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产品研发,其次是品牌建立,第三是走向内需市场,第四是建立通路(销售渠道)。
  他表示,现在很多台资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希望更多的台商积极参与进来。
  专家建言
  东莞转型全国关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第一次由国家发改委从中央的层面对珠三角进行规划,表明中央充分重视珠三角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规划纲要中涉及东莞的文字不多,但东莞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点,扮演着重要角色。
  东莞是从发展加工制造业起步的,规划中提出“通过淘汰一批落后企业,转移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一批优势企业,培育一批潜力企业,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这其实就是在强调加工制造业的转型。东莞如果转型成功,对全国的产业升级都有重大意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邹建华则认为,东莞未来发展必须要发展专业镇,把松山湖作为孵化基地,并主要为专业镇服务。如麻涌、中堂的造纸产业,大岭山、厚街的家具业,清溪、长安的电子业,虎门服装业等。未来东莞企业发展,必须首先进行产业集聚,形成专业镇才会有发展的后劲,才能继续之后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