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9-1-9 20: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 
  纲要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将基本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区域,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中,珠三角地区将重点开展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掌握一批行业核心和共性技术。
 加快建设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等重大创新平台。到2012年,建成具有现代运行管理机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100家创新平台。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性国际化创新体系。 
  建亚太区客流物流中心
  纲要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将紧紧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三角地区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
  珠三角将重点建设环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中山至深圳跨珠江口通道、港珠澳大桥、深港东部通道、广深港高速铁路、沿海铁路、贵州至广州铁路、南宁至广州铁路,以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的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
  航运方面,珠三角将进一步提高区内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的现代化水平,有效整合珠江口港口资源,完善广州、深圳、珠海港的现代化功能,形成与香港港口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体。机场方面,将加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巩固其中心辐射地位并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容改造深圳宝安机场,提升服务水平,将其发展为大型骨干机场,通过加强珠三角民航机场与港澳机场的合作,构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场体系。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纲要提出,珠三角将通过转变外贸方式、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商业环境、开拓多元化国际经贸合作等措施,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推进对外贸易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鼓励加工贸易延伸产业链,支持珠三角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珠三角地区保税加工业和保税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总体协调机制,为企业建立全面的境内支撑体系和境外服务体系。到2020年,形成10个年销售收入超200亿美元的本土跨国公司。
  同时,珠三角还将加强与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大力开拓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
  进一步与港澳深度“对接”
  纲要为珠三角与港澳的合作提供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指引。珠三角将推进与港澳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对接。《纲要》支持珠三角与港澳在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网络、能源基础网络、城市供水等方面进行对接。
  具体包括加快建设广深港客运专线,尽快开工建设港珠澳大桥、衔接深港的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深港空港合作等项目。支持广东省与港澳地区人员往来便利化,优化“144小时便利免签证”。
  支持粤港澳合作发展服务业,加大开展银行、证券、会计、法律、教育等领域从业资格互认工作力度,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条件;规划建设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后海地区、深港边界区、珠海横琴新区、珠澳跨境合作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的载体。鼓励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与港澳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
  带动“环珠”和“泛珠”发展
  纲要提出,要以珠三角为中心,带动环珠三角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
  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环珠三角地区进行梯度转移,加快建设粤东、粤西的石化、钢铁、船舶制造、能源生产基地,形成沿海重化产业带,培育粤北地区成为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配套基地。
  根据纲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被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继续深化合作。加快省际通道建设,构筑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综合交通网络。继续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合作,完善输电网络建设。(新华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