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规划助泉台产业对接

2009-1-9 20:5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两岸“三通”给泉州产业经济发展带来良机,通过产业对接,可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记者了解到,目前泉州已经编制了《泉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针对台湾和泉州各自的产业发展优势,制定了石化产业、电子信息、机械设备、纺织服装、建材、食品饮料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对接措施。 
  □早报记者何惠娟 
  石化 
  目前石化产业体系在台湾制造业中仍居主导地位,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尤其是台塑“六轻”计划中之轻油裂解工厂于2000年全面开工后,可供应充足之石化基本原料,大多数产品产量较以往大幅增加,带动石化原料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而目前泉州已具备石化产业对接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泉州市石油化工总投资约600亿元,其中泉港石化园区投资约400亿元,泉惠石化园区投资约150亿元。力争石油化工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递增21%;其中泉港区600亿元,惠安县150亿元,晋江市120亿元,石狮市80亿元,南安市50亿元。 
  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相关人士指出,泉州石油和化学工业要以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建设国家级石化基地;以福建炼化一体化和中化重油深加工项目为龙头,实施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的双向推进和项目带动战略。目前重点建设两个基地三个小区,两个基地。两个基地,一是泉港石化工业区,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化上中游产业、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贮运集群和现代石化物流市场;二是泉惠石化工业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优先发展石化深加工产品、适度配套有机原料,从下游做起逐步向上游延伸。三个小区:晋南化工小区,重点发展合成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纺织漂染助剂等;石狮石湖化工小区,重点发展合成纤维原料、合成纤维等;南安滨海化工小区,重点精细化工、橡胶制品、塑料制品。 
  机械 
  泉台机械产业对接以泉州汽车基地、泉州汽配与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洛江五金机电产业园、泉州斗尾船舶修造基地为载体,着力推进工程机械、产业机械、汽车、船舶业对接,提升泉州制造业竞争力。 
  泉州将借助台湾机械同业公会等组织,立足现有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基础,推动工程机械、道路施工机械、路面维护机械、港口机械项目对接,促进上、下游配件企业发展;加快吸收台湾金属模具、中档数控机床、塑料橡胶机械、纺织机械、木工机械、电动工具、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等产业转移,推进泉台设备制造业对接。 
  鼓励台商在泉州建设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充分利用正在建设的泉州汽车基地的发展优势,支持汽车整车、零部件企业组建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吸引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同时,以泉州船厂造船项目正式列入《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修造船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引进来”战略,重点吸引台湾中型船舶生产企业、大型运输企业投资,提升我市船舶修造业发展水平;吸引台湾游艇业转移,引导企业发展设计新颖、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游艇业转移投资。 
  电子信息 
  台湾是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地,在集成电路、光电子等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近年来,为降低生产成本,寻求更大发展,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外移,特别是外移到祖国大陆的趋势十分明显。泉州将在现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抓住台湾高端信息产品转移祖国大陆的机遇,以泉州开发区、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鲤城园和石狮园)、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台湾学者创业园、洛秀台商投资园区、莲峰科技园、泉州软件园等专业园区为平台,以微波通信整机、光电子及新型元器件、软件、汽车与船舶电子等产业为重点,提升泉台电子信息产业对接水平,将泉州建设成为福厦沿海地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至2010年,泉州要力争实现电子信息工业产值3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8%。 
  生物医药 
  台湾生物医药产业起步相对较早,在生物科技应用、投资机制、投资经验、整合型高级人才、代理加工生产和国际营销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泉州生物医药产业应以永春生物医药基地、德化恒泉生物科技园区、洛秀医药工业园区等为主要平台,以现有和正在培育中的生物医药企业为基础,依托泉州背靠祖国大陆的广阔市场潜力、丰富生物资源、巨大成本优势,正确把握生物医药的科技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在中草药、特殊疾病、基因工程、海洋药物、诊断试剂、生物药物等领域,着力加强与台南科技与科学园区、高雄市太平顶生物园区、台北市内湖生物科技园区等基地的合作,采取合作研发、技术移转、策略联盟、吸引资金、相互认证等方式,吸引台湾生物医药企业来泉投资,实现泉州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泉州要力争完成生物医药产品开发项目10项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全行业GMP认证达80%以上,把泉州建设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基地。 
  鞋服包袋 
  泉台纺织服装业对接规划以人造纤维、纺织机械及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为主,制鞋、包袋产业对接规划以制鞋、包袋机械和材料对接为主。 
  台湾纺织服装业上游企业规模庞大,自动化程度、技术装备水平和纺织机械、设备制造水平较高,拥有一批电子自控、辅助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装置,企业营运弹性好,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强,以人纤维原料的中下游纺织品差异化能力强,且有完整的设计、制造及行销体系,用纳米、生物技术加速纺织服装业的高科技化趋势明显。 
  泉州纺织服装业面临以下不足和劣势:一是技术装备方面,棉纺、织造、染整等新型设备的技术水平不高,电子自控、辅助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装置还很少;二是一般性生产加工能力如常规棉纺、织造等增长过快,差别化功能纤维、高品质纱线、 
  高档织造、特殊功能后整理等产品发展滞后,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较低,家纺用、产业用纺织品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三是企业研发、设计水平偏低,产品设计的基础性研究薄弱,国际营销能力和水平不足,因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四是生物学、新材料等相关综合性技术在纺织服装业中的应用研究薄弱。 
  综合泉台两地纺织服装业的优劣势和各自未来的发展趋势,推进泉台纺织服装产业对接的重点应主要放在人造纤维、纺织机械、信息技术改造以及产业用布等领域的对接上。 
  冶金、建材产业 
  泉台冶金、建材产业对接,以吸引台湾先进技术与设备投资为主,以终端产品生产带动中上游设备制造业投资,提升冶金、建材产业技术发展水平。 
  尤其是陶瓷、石材产业,台湾陶瓷工业已向自动化、大型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精密陶瓷、电子陶瓷发展迅速,在陶瓷材料研发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泉台陶瓷产业对接重点是引进台湾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开发功能性陶瓷和电子陶瓷新产品,鼓励台资发展多功能、配套化的环保、抗污、抗菌的建筑陶瓷产品;积极发展新型建材及墙体材料,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材新产品。 
  石材产业方面要加快引进台湾石材加工技术,提高加工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配套能力。鼓励台资开发石材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石雕制品、异型材、仿古仿欧式建筑的石制品、墓石制品和大理石花岗石大板及薄板以及石材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发展与石材工业相配套的石材机械设备、金刚石锯片、磨具磨料、钢砂、锯条等。 
  食品饮料业 
  泉台食品饮料业对接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潜力,目前充分利用泉台产业对接优势,引进台湾的经验、技术和资金,以休闲食品为主导,努力打造“中国休闲食品城市”。 
  同时,在南安市石井的闽台农产品(13.08,0.25,1.95%,吧)交易市场,直接建立台湾农产品销售大陆中转站;向金门运送泉州农副产品及沙土、石料等建筑材料;在福建泉台农产品市场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信息中心”和泉台农业合作招商服务中心。重点建设泉州农产品交易市场、华洲水产品批发市场、南安农产品批发市场、官桥粮食市场、泉州水果交易市场、泉州蔬菜批发市场、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石狮水产品交易市场、安溪茶都、奇龙物流配送中心等,逐步发展成为两岸食品贸易基地和集散中心。 
  农业 
  泉台的农业合作主要是力争在合作模式、合作体制、合作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海峡两岸农业、农业科技交流和人才培训的中心以及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集散地,台湾农业外移基地、岛内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两岸经贸政策先行试验区,在园艺、渔业、畜牧业、林业、农业技术、生态农业等方面进行合作。 
  金融服务 
  泉州将着眼于提高泉州金融业发展水平和服务泉台经贸合作需要,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前来投资设点,在银行、保险、证券、创业投资、货币流通等领域加快推进泉台金融对接。 
  服务业是伴随着制造业而产生的,当台湾企业纷纷投资大陆后,资金流动与生产系统的控管、统筹、规划等服务功能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些企业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从而引发两地加强金融服务合作,直到互设据点,为泉台乃至两地的经贸往来服务。对台湾金融业而言,由于台湾产业对大陆投资日益频繁,许多原有客户其事业体已经拓展到大陆,对大陆投资的比重也日益增加,比如,台湾银行业为了降低授信风险,了解原有客户总体营运情形,因此有必要至大陆设立据点,以掌控银行授信风险。 
  物流 
  工业化较发达的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强泉台物流业合作对于泉州市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新形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泉州市物流业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合作原则,充分利用泉州的产业优势和市场特色,积极引进台湾地区先进的物流经验、现代的管理水平,加快泉州物流资源的整合,为促进泉州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他新兴产业 
  台湾在生物科技、纳米技术产业、环保科技工业、航空工业等新兴产业方面具有一定能力,在科技园区和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和管理运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泉州在环保设备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有关人士认为,积极推进泉台在高技术人才、重大技术研发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领域的对接,对于促进泉州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