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物流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2009-10-14 18: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上个礼拜三Google将自已的Logo换成了条形码,就是为了纪念条形码专利取得57周年。如今条形码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产品的识别,虽然我们大部份人对条形码的认知,都仅限于结帐的时候扫过的一下,但事实上条形码在整个物流的过程中,从生产到运输、仓储、零售,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正是因为有条形码的存在,实体的物品才能和电脑信息相连接,让电脑知道目前每一样物品的存货有多少,售价是多少,什么东西该补货了,等等。
这个关系并不是条形码发明了之后,才出现的应用。事实上,正好相反,条形码是因应物流自动化而发明的东西。1948 年当条形码的发明人之一 Bernard Silver 还是Drex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研究生时,一名当地的食品连锁店老板前来询问开发自动化结帐系统的可能性。Silver 无意间听到了这段谈话,之后便和好朋友 Norman Woodland 研究商业化的可能性。

图一

两人的第一个尝试是会在紫外线下发光的图案,但是墨水的稳定性欠佳,而且价格高昂,因此他们又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方式。最后在 1949 年 10 月 20 日提出了今日条形码雏型的专利申请,并在 1952 年 10 月 7 日获得专利。最早的条形码(图一)其实非常简单,在一片黑色的背景之上,有四根白色的棒子,其中第一根是定位用的,必需永远存在。后面三根和第一根的距离固定,而它 们的存在与否就等同于二进制的「0」和「1」。在这个简单的模型里,一共可以有七种不同的组合,但发明者也表示,只要能增加白棒子的数目,就能容纳更多的组合。图二是最早的条形码机的读取机构。

图二

可惜的是,两位发明家都没能从这个重大的发明中捞到什么好处。专利在 1952 年被他们以相当少的钱卖给了 RCA 公司,但就算他们没卖,专利也会在 1969 年过期,比条形码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早了至少 5 年。只能说这个发明实在是超前太多了啊!Silver 在 1962 年死于车祸,Woodland 则至少在 1992 获得了美国国家科技与发明奖的肯定。
1974 年第一台今日通用的 UPC 条形码系统被装设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间超市里,第一个通过的产品是一条十包装的黄箭口香糖。如今这条口香糖(应该是吃完了吧)存放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