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物资综合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

2008-9-3 1: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崔国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不再仅仅指自然资源、人工物质资源,各种废弃物也应该被纳入资源范畴。资源综合利用既能为资源永续利用创造条件,又可从根本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领域的资源有效利用率十分低下,我国GDP单位产出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40%。目前我国废旧金属回收率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80%以上。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发展道路上应当面对的难题。
    一、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惟一途径。
    钢铁行业是能源、水资源、矿石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同时又面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严重制约。目前钢铁行业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0%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5%~20%,吨钢耗新水比世界先进水平高8~10吨,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钢铁工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惟一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改变传统的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综合利用是钢铁业建立循环经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二、钢铁业物资循环综合利用的主要经验。
    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目前,美国钢产量的58%来自于废钢铁的回收利用;法国纸品的72%来自于废纸的回收利用,创造了变废为宝的范例。概括世界各国的经验,钢铁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其物资循环利用主要有:
    1.铁素体的循环利用。铁素体是钢铁产品的主体,也是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主角。其循环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少地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铁素体的流失,把高炉瓦斯灰,烧结、炼铁、炼钢过程中的各种含铁尘泥,轧钢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和酸洗泥等统统循环利用起来;二是尽可能多地利用好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把炼铁过程中的渣铁,炼钢过程中的渣钢、钢包底,连铸过程中的漏钢、中间包铸余钢,轧钢过程中的切头、切尾、切边、中间轧废等自产废钢统统循环利用起来,目前参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钢铁企业在加强管理、精细操作、采取技术措施等方面下功夫,已基本做到100%的回收循环利用。
    2.能源的循环利用。能源是钢铁生产的大动脉,又是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的重点。钢铁企业能源循环利用主要是对企业副产煤气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的回收循环利用,相应地减少外购电、油、天然气的需求量。参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钢铁企业已基本上把企业的副产煤气用到各生产工序以及生活区,实现企业内部各类炉窑不烧煤和油,并在煤气还有富余的情况下,积极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发电,如TRT发电。目前钢铁行业能源回收利用率在34%左右,利用二次能源的年发电量在100亿度以上。
    3.水的循环利用。水是钢铁企业的命脉,也是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重点。在这方面,着重抓以下五个环节:一是杜绝跑、冒、滴、漏,消灭直排水,减少循环水的损失量,减少新水的补充量;二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不用水或降低生产用水量,如采用干法熄焦、高炉煤气干式除尘法等,可大量减少了用水;三是对各种废水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进行处理,按最合理、最大化的原则将其回收利用;四是推行水资源按质分配、合理调配、串级利用的办法,如净循环水系统的外排水补充给污循环水系统,污循环水系统的外排水补充给煤气洗涤循环水系统,煤气洗涤循环水系统的外排水补充用于高炉冲渣循环水系统,最后被炉渣吸收与蒸发,基本上做到 “零”排放;五是实行中水回用,如把本企业和周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作为工业水使用。这五个环节做得好的钢铁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可达98%以上,吨钢耗新水在4吨以下。
    4.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长流程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除前面已提到的含铁素体的炉渣、尘泥等已循环利用外,还有粉煤灰、废耐火材料、工业垃圾等,也开始循环利用起来。如宝钢把自备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磨细后,用于水泥制品、铺路材料、墙体材料以及冶金保温材料等;对废耐火材料进行分类、精选、除渣、粉碎、分离等物理化学处理,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原始耐材水平,可以多次循环利用,他们还对自备电厂烟气脱硫产生的石膏,先进行干燥、锻烧,再脱去部份结晶水,加工成建筑石膏,用于隔墙、吊顶、抹灰和装饰件上。
    三、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应做的重点工作。
    钢铁业必须把资源综合利用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内容。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科学的生产规程。钢铁生产属于循环经济中从资源到产品的过程,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科学规范,从源头把关,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例如: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实施精料方针,尽量减少原料(如矿石、煤炭等)的用量,产出尽可能多的钢铁产品,减少钢铁渣的排放。
    二是对社会生产和消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用高新技术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其回收处理、拆解的产业化基地。充分利用再生金属是实现钢铁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除铁矿石外,再生金属已成为钢铁的另一个主要资源,它不需要建设矿山,具有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如用矿石炼铁再炼钢,能耗为1.11吨标煤/吨钢,而用废钢炼钢,能耗仅为0.2吨标煤/吨钢。
    三是在工业企业较集中的区域,倡导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兼顾资源的循环利用,使上游的废料成为下游的原料和动力,废物通过梯形利用越来越少,最终形成 “零排放”。如在钢铁生产中产生的煤气可作为锅炉、加热炉、燃气发电等很好的燃料,它产生的废渣可作为水泥厂很好的原料,它产生的废水可用于冲水系统,它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取暖或制冷系统。各工序之间树立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概念,各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将污染负效益转化成资源正效益。
    四是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企业内部提出明确的指标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资源投入产出率提高的指标、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的指标,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减少率的指标等等。同时,企业内部还要制定必要的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偿使用。通过采取这一系列的措施来达到消耗少、排放少甚至 “零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减量化。
    总之,钢铁企业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途径。这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