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关于扭转产业重型化趋势的对策措施

2008-9-14 10:0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

  关于扭转产业重型化趋势的对策措施

  (2008年9月12日) 
  为扭转产业重型化趋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对策措施。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当好、三争创”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为主线,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总体目标围绕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五个中心”和打造“五个名城”的总目标,积极推进产业调高、调轻和调新、调绿,加快使我市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依靠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带动转变,彻底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局面,到2010年,努力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格局。
  1、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核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高新化和规模化,以建设“三谷”为重点,形成集成电路、光伏、液晶、动力、新材料等五个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以服务高端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三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软件、动漫、国际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力争今后几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10年左右,使我市服务业、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致相当。
  3、以扭转重型化为目标,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特别是重化工行业的发展,增加工业中消费资料生产的比重,降低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增加机械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使这两大产业在全市五大产业中的比重超过50%,降低冶金、石化在工业中的比重。
  三、主要措施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加速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合理化、绿色化演进,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加速产业调整步伐
  1、建立产业调整升级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由市领导挂帅,市经贸、发改、财政、税务、环保、国土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市产业调整升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产业调整升级工作的组织协调,切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产业调整升级目标的早日实现。
  2、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作用。引导市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各区(县)财政作相应配套。一是支持千亿级产业群的培育,特别是对具有核心技术且带动力强的企业和项目的支持;二是加大对机械装备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的支持,鼓励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效率、集约发展;三是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化进程,支持限制类企业及项目的淘汰和转移;四是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高端化和国际化。
  (二)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加速产业高新化进程
  1、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围绕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的目标,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重点鼓励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鼓励各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区域(行业)研究开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大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锡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鼓励和支持集成创新,着力培育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攻克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无锡软件科技园、无锡大学科技园、无锡工业设计园分别以集成电路产业链、应用软件、技术孵化、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为主攻方向,各有侧重、集约发展,形成创新高地。
  2、加快发展重点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要构建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微电子产业链,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为龙头,建成国内外领先的微电子基地。机械装备产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总成(成套)产品为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要加快实施商用车生产规模化、客车生产系列化、专用车生产特色化、关键汽车零部件国际化,巩固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推动整车生产上规模上水平。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高效、资源可再生利用的新型材料,实现产品结构向特种材料、新型材料方向的调整。新能源产业以光伏(太阳能等)、风能、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建成集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具有竞争能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3、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广适用信息技术,提高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工厂综合自动化水平。普及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推广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计算机控制技术,满足优质、高产、低耗、高效、多品种、变批量的市场需求,努力提高制造水平。加速设备的技术改造,促进大型自动化成套和配套设备、数控机械加工装备等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强化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4、坚决限制和淘汰劣势企业。按照《无锡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从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环保、安全、能耗、土地利用效率、城市规划和建设等方面,合理、分类制定限制和淘汰劣势企业的标准。以“五小”、“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为重点,坚决限制和淘汰列入国家和本市明令禁止的工艺、技术、装备、材料、产品;坚决限制和淘汰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坚决限制和淘汰生产经营场所不符合城市规划和功能布局要求的企业;坚决限制和淘汰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土地产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等不达标的企业。
  (三)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产业高端化进程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江南商贸物流城、通江物流园、江阴港口综合物流园、空港产业园、西站物流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区。现代物流业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通过组织创新,整合大宗生产物资市场资源,加快包括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职教培训业以资源整合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各类职业培训;商务中介业以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为方向,大力引进国际著名商务服务机构,积极培育科技、法律、金融、会计等商务服务业。
  2、着力扩展服务外包空间。依托良好的硬件资源、灵活的体制资源、广阔的市场,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创意产业、动漫产业、信息咨询产业等领域的服务外包。抓住无锡被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的机遇,科学规划建设好服务外包示范区,以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无锡太湖科教产业园为载体,力争把无锡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域性工业设计研发创新中心、孵化培育中心、技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结合服务贸易的特点,在财税、投融资、进出口、信贷、保险、境外研发等方面营造发展环境,方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承接外包业务。
  (四)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加速产业合理化进程
  1、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加强规划导向和政策推动力度,推进工业企业“退城(镇)入园”,通过政策激励、执法推动,到2010年,全面完成市区工业布局调整目标,一批市区内冶金、化工企业“退城进园”和“退城出市”。
  2、加快特色园区建设。以省级以上开发区、市级重点开放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结合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实施《无锡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办法》,严控污染源,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生产,减少排放,创建生态工业集中区、特色工业集中区。加强对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检查和考核,强化对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验收和评估,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要鼓励建设适用项目入驻的多层标准厂房。3、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引导和促进产业集中投入、企业集聚发展、生产相互联系,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相关产业,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生产链和价值链。要突出对重点行业中优势企业、骨干企业的引进、培育和扶持,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汽车及零部件、高档纺织及服装、新能源等产业中形成一批示范效应显著、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
  (五)推进产业节能降耗,加速产业绿色化进程
  1、加强能源资源节约管理。全面建立源头约束机制,将新上项目合理用能评估纳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事项,从严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严格按照《无锡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和年终考核,促进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抓紧制订《无锡市节能监察办法》,完善重点用能企业黄牌警告制度,规范节能执法程序,组建节能执法机构,使节能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积极推广应用节约能源资源的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广泛采用清洁、环保、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以《无锡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导向,按照“面上宣传、点上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从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产业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积极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型、节约型生态工业园。
  (六)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加速产业优化升级进程
  1、完善产业政策导向。根据全市的环境容量和土地、资金、能源、人才等要素资源承载能力,定期修订发布《制造业发展导向目录》、《工业能效指南》、《工业用地指南》、《鼓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意见》、《鼓励节能降耗的政策意见》等政策意见,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制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物流、设计研发、职教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专项产业政策,有效整合全社会资源。加强产业政策与土地政策、能源政策、环保政策、就业政策、安全生产管理的配套和协调,提高政策的联动性和可操作性。
  2、大力培养产业人才。全面分析我市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人才现状和需求,认真研究引进、培养和使用各类产业人才的政策措施,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培养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家队伍和职业经理人市场。以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与认证为抓手,引进和培养一大批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藕塘职教园为载体,通过各类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为我市产业优化升级,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