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辽宁中部城市群 现代服务业从此快马加鞭

2008-7-2 15: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记者 王晓强 
  盛夏时节,沈阳市东陵区,李相新城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着。依托沈抚同城化,借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建设的东风,去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一个集旅游度假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现代农业物流及加工区等八大功能区为一体的李相新城,正在由图纸一步步地变成现实。三四年后,李相地区将崛起一座集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普休闲文化产业于一体的沈阳副城中心。
  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引下,发展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充分发挥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优势和潜力,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一盘棋上不可或缺的棋子。
  扫清发展中的路障
  随着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几年来,七城市的现代服务业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十五”期间,中部城市群各市服务业增加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05年,辽宁中部城市群服务业增加值为2013亿元,占全省的62%。
  取得成绩的同时,中部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也存在着不足。去年10月,辽阳市政协课题组曾提出,与先进地区相比,中部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仍有差距,主要是总量偏小,比重偏低。2005年,中部七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均低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5%,低于世界67.3%的平均水平。发展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在七城市的2013亿元增加值中,沈阳市为969亿元,占48.1%,其他六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4.9%。此外,结构不优,新兴行业偏少;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也在制约着中部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在观念、体制、需求、空间、政策、人才等方面也存在着制约因素。
  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研究员冯贵盛说,在辽宁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使中部城市群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市场,破除体制上存在的障碍,依靠推进制度创新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中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税收如何分配、GDP怎么计算等问题。
  为此,专家指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既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培育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更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今年2月,《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物流、旅游、金融、信息、会展和中介服务发展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支撑能力。《规划》提出在未来十几年内,要强化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战略先导地位,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产业集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体系。依据产业优势,构筑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和涉农物流三大专业物流体系,鼓励和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
  核心城市担负牵动作用
  一个团队需要一个核心来引领,对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来说,沈阳市正是担任核心角色的城市。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了解到,沈阳市周边城市到沈阳购房落户的不断增多,每届房交会都会吸引大量外埠市民的目光。根据这一变化,在2005年春季房交会上,沈阳市到铁岭、辽阳、本溪等沈阳周边六城市巡展,推介沈阳房地产市场。此举扩大了沈阳房地产市场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市民的影响,为沈阳房地产开发企业拓展了广阔的销售空间。
  沈阳每年房交会吸引大量外地市民特别是中部城市群市民的事实表明,沈阳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对中部城市群其他六城市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围绕沈阳这个核心,实现“沈阳带动,七城联动”,实现中部七城市市场一体化,加强七城市间的联合与合作,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今年年初的沈阳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梁启东说,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在,沈阳市的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现代服务业成为沈阳市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目前,沈阳市的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451亿元,增速为近五年最高。二是产业层次有所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48%左右。三是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资、民资比例加大,投资势头强劲。四是对经济增长、财力增加、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40.8%,从业人员191.7万人。
  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基础服务、生产性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四个领域。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进入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时期,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沈阳经济腾飞的必然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沈阳市的生产性服务企业6000余家,其中各类中介组织2300余家,律师事务所133家,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200余家。物流企业、中介服务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些企业往往成为中部城市群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因而更具备牵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效应。
  现代服务业初展姿容
  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较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沈阳市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极为迅速,物流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全国的物流系统中颇具影响力。
  据统计,2006年沈阳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实现408亿元,同比增长15%,初步形成了钢材、汽车、医药、生活用品物流体系。在政策引导下,沈阳市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城市,就物流覆盖范围而言,东北、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城乡四个层次的物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作为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辽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中储集团沈阳物流中心、辽宁省邮政物流公司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实际注册的各类物流企业超过1300家。
  为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提出,形成以沈阳为中心,鞍山、营口、铁岭为支撑,联接国内外城市及口岸的物流大通道。同时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市场培育,逐步形成高效、快捷、经济、合理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在物流业发展上,辽宁中部城市群将构建“一轴、三区、六带”的物流网络体系主框架。“一轴”是沿沈阳到营口交通线构成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物流主轴通道。“三区”是沈阳、鞍山、营口三个物流业发展聚集区。“六带”是以围绕沈阳市细河经济区、铁西新区和大东区为主要节点的装备制造业物流产业带,以沈阳南部、鞍山为核心的高技术物流产业带,以抚顺、辽阳为重点的石油化工物流产业带,以本溪、鞍山为重点的钢铁物流产业带,以沈阳、辽阳、海城、营口为重点的轻工业物流产业带,以沈阳北部地区、铁岭、抚顺西部、辽阳、鞍山为重点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产业带。
  在旅游业发展上,七城市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以沈阳为中心加速整合旅游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深入挖掘、科学整合区域内世界文化遗产、清前史迹、满族文化、奇特景观、冰雪、温泉、休闲观光等旅游资源,打造国际性和区域性精品旅游区、点,完善提高区域内旅游服务功能和水平,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集散地。
  在现代服务业的其他行业上,《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还提出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建设沈阳区域性金融中心,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培育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环境。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此外,还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力争形成一批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较高、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中介服务机构。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七城市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特色;既竞相发展,又共同进步的态势。沈阳市引领物流业健康发展,正成为该市现代服务业的一张重要名片。鞍山、营口、铁岭的五金、建材等批发市场规模大、实力强,吸引了远近的客商云集。在抚顺市,该市的文化企业也在高效运行。沈阳、本溪、辽阳的信息服务业更具备方向性和前瞻性。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抚顺、本溪、营口等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精品工程及社区服务,正在成为中部城市群服务业的典范。

(辽宁日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