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合并吧

2008-7-16 12:3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特约评论员 李志敏
    矿业三大巨头之二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Biliton)收购力拓公司(RioTinto)事件近来引起中国各界强烈关注。
    从整体上讲,这一合并对中国来说是“弊”大于“利”。简言之,“弊”体现在合并后的企业的集中度更高,掌控价格的能力更强,对中国的谈判筹码更大;“利”主要体现在国企生产效率将提高,短期内铁矿石供应保障,有可能增强。这不仅能增加中国钢厂长期协议矿的供应量,还能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资源开发成本等。
    进一步说,如果必和必拓成功收购力拓,那么全球的铁矿石定价权、海运权以及随之而来的保险等附加权将被新的必和必拓垄断大半,全球铁矿石供应的垄断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即世界70%以上海运贸易的铁矿石将由两家而不是三家公司掌控。目前,中国铁矿石对外依赖度超过50%,力拓、必和必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三大公司占据了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72%。可以预见,他们将打“海运费”牌、提现货价与期货价的“补偿要求”,提出比照巴西铁矿石到岸价为基准与中国厂商谈判,铁矿石再次提价在所难免。铁矿石是钢的重要原料,约占钢成本的30%~40%,近年来,国际厂商针对铁矿石提价的持续不断,我国钢铁企业的运行压力逐年加重。
    但是,中国钢企也没有必要对于“两拓”合并高度紧张,神经过敏,反应过于强烈。其一,合并不会带来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对今后矿价影响有限。本次宝钢先后与两拓公司谈判结果的一致性,就可以说明。近几年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因钢材需求量大导致了铁矿石需求量高度旺盛,中国钢企不得不大量进口铁矿石。但是,必须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紧缩政策的实施,中国大量需求铁矿石的趋势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第二,在铁矿石利用方面,通过多年来的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钢材出口量也正在回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钢材出口环比下滑6%,同比下降18%,业内人士大呼意外,在钢材国内外价差逐渐加大以及关税上调的预期下,曾经高温难降的钢材出口却陡然下滑,使得全球钢材市场需求逐步减弱的担心开始兴起。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其次,澳矿涨幅对成本影响有限,构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高成本因素中铁矿石仅是之一。在我国铁矿石市场中,澳洲铁矿石国际协议价格上涨后仍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短期内对国内市场价格不会造成太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可忽视奥运因素,奥运可谓是多数铁矿贸易商和国内矿厂期待的良机。由于奥运期间的安全和环保要求,7月份开始北方矿山炸药停止发放或限发,部分进口贸易商前期增加进口量,国内矿山也备货等待涨价时机,因此目前国内铁矿石市场的供应也较为充足。这多少表明在现阶段,国内铁矿石和钢材的供求出现了一些“趋向平衡”的迹象。
    第三,积极应对,才是上策。作为资源性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在最真切地感受到无奈的同时,只能发出“欲罢不能”的声音。与其过分关注两拓合并走向,不如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工作。仅仅寄希望于靠铁矿石降价来拯救中国钢铁市场颓势是不现实的。
    一、我国应打造铁矿石供应链 “利益共同体”,现在亟须探讨建设铁矿石供应链的模式,中国钢厂应抓住时机建设长期、稳定、安全的铁矿石供应链。罗冰生认为,中国应加大对海外资源掌握,同时应与大型矿山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建立钢铁工业铁矿石储备机制。目前,为摆脱内外夹击,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在与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签订了长期运输合同的同时,更是积极与国内远洋运输企业寻求合作,力图通过联合的力量掌握世界海运话语权,以此来保障铁矿石进口权益不被国外垄断巨头所左右。据悉,目前国内钢铁企业正在海外推进的铁矿石开发项目已有十多个,遍及澳大利亚、巴西、东南亚等地。如宝钢正在积极和FMG等铁矿石供应商合作,由中国数家大型钢铁公司以及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组成的财团正参与CSN旗下铁矿石子公司股权的首轮竞购。唐钢集团又与澳大利亚FMG公司签订了有关铁矿石的长期购销协议。还有先前的中铝联手美铝拿下力拓12%股份等等。与此同时,中印双方磋商签订长期协议,国内开展了新一轮铁矿勘察,实现找矿突破,是提高国内铁矿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承受内外夹击,钢企组合拳 “强身护体”。业内人士指出,从中国钢铁业现状来看,内忧要大于外患。只有国内钢铁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才能真正理顺钢企与铁矿供应商的关系。从“宝钢-力拓”价出台后总的市场情况来看,基本没有出现现货矿价和钢价的“冲高”现象。国内现货矿价基本处于盘整状态,成交也较为平稳。目前,在煤电油焦价格大幅上涨、铁矿价格暴涨和内陆运输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以低附加值为主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因利润蒸发,逐渐会停止生产,加之由于奥运因素,河北等地钢厂限产停产,在“高通胀、低增长“的担忧下,钢铁产业的下游,如房地产、机械、汽车等行业普遍出现了增速放缓趋势,纷纷采取某些手段抵制钢价上涨,致使中国钢铁工业在未来两年的产量增速会减慢。那么对铁矿石市场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国内当前正处在宏观经济决策的敏感期,从诸多迹象来看,宏观政策由“紧”变“松”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奥运期间焦炭价格的上涨空间将大于铁矿石,导致目前钢材价格涨跌互见,总体也是处于小幅盘整通道。因此,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增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节约社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举措。近期国内钢铁业联合重组掀起热潮,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打破中国钢厂在矿价谈判中的被动局面。
    中国虽强力抵制两拓合并,但反对恐无回天之力。一言以蔽之,中国钢企不必过度恐慌“两拓”合一,走自己的路,无惧他们的合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