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估计与最好的准备

2008-7-16 12:3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特约评论员朱增
    “若事物有可能朝坏的方向发展,那么多半它就会发生。”墨非定律似乎又要再度上演了:7月3日,澳矿巨头必和必拓对力拓的收购提议得到了美国反垄断监察机构的部分通过。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于两拓合并而言,这似乎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手中无粮,心中发慌”,对于铁矿石对外依赖度超过50%的中国而言,两拓合并后对于世界铁矿石海运量的38%的控制以及伴随而来的话语霸权将不啻于一场噩梦。
    尽管美国对两拓合并的放行并不意味着两拓合并在欧盟、中国、日本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审查就会一路酣畅。恰恰相反,欧盟一向对维护本区域经济安全、保护区域内企业不遗余力,而中日韩等国作为铁矿石的主要消费者出于天然的利益考虑,对这宗合并更是 “一百个不愿意”,这也就注定了两拓的合并之路阻力重重。但现实却显然没有这么乐观,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上,中日韩何尝不处于需方的优先地位?但2004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年年攀升,累计涨幅高达165%。虽然,力拓高层表达过独立发展的意愿,但这在二拓合并后,企业将成为全球性自然资源巨头、矿山遍布全球六大洲、全球铁矿石产量 “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预期以及预期下巨大的经济利益诱因,这番表态更像是一颗烟雾弹。只要估值合适,必和必拓“痛下杀手”,拥有金融财团支持的两拓合并极有可能进展神速并出人意料。或许正因如此,中国钢铁界的阻击才会被称之为 “无谓而必需的抵抗”。
    遑论必和必拓对力拓的收购提议最终结果如何,中国钢铁对于两拓合二为一所采取行动与尝试都是值得肯定的。在面对上游资源整合急剧加速、自身话语权有可能进一步弱化,受制于人格局迟迟不能化解,甚至有可能威胁国家资源战略安全的情势下,钢铁界的反应合情合理合利,这也符合 “必需的抵抗”的个中含义。暂且不论这些抵抗是否无谓,但中国钢铁界应该以更积极的姿态与行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局。正所谓:未雨绸缪。应把困难估计足一些,问题估计多一些,杜绝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以 “开源节流”为核心,多渠道增加铁矿石供应、减少不必要的铁矿石消耗。开源方面,可以加强钢企资源链建设,在国内投资铁矿石,加大开采;与具有矿产开发背景的国际企业合作,利用有利时机投身国际矿产开发;利用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到南非等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域投资兴业……节流方面,国家应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减少铁矿石进口需求的绝对数;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铁矿石利用率;加大废钢等的利用,以替代部分铁矿石需求等。诸如种种,不一而足。
    应当注意的是,在两拓合并尚未尘埃落定,中国钢铁界决不能 “坐以待毙”,在抵抗形式上,决不能 “一个人在战斗”,要合理利用游戏规则,联合韩国、日本等亚洲钢铁力量抵抗两拓合并。即便两拓合并不可以逆转,也要争取两拓基于需求压力下的最大让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