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经开区优势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2008-7-11 14:5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张玉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总顾问:张玉台 
  课题组组长:米建国 课题组副组长:杜少牧 徐勇(特邀) 巩琳 
  首席专家:程秀生 
  课题组成员:王辉 金三林 姜浩端 段炳德 张诗雨 
   二次创业以来,长春经开(5.24,-0.03,-0.57%,吧)区管委会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产业发展的“三二一”工程,即重点发展玉米化工、汽车零部件和现代服务业三个支柱产业;壮大食品、光电子信息两个优势产业;培育扶持医药一个重点产业。本章将剖析三个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分析其他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 
   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在全球汽车业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已成为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一国际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下,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发展亦呈现出新特点:市场驱动下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专业化分工和集群化布局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区域性产业竞争日益加剧等。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专用汽车整体需求量会保持较高水平,但市场对专用汽车品种的需求格局将相应改变。厢式车中的专用功能较强的如医疗车、旅居车、环卫类专用车、市政类专用车、城建类专用车等均有大幅增长。 
   目前,长春市已经形成了以一汽集团公司为核心,车型较为齐全的汽车产业体系。根据《长春市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长春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可以总结为:以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长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为主线,全力支持一汽发展,促进整车生产能力达产达效;以一汽集团主辅剥离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调整;进一步整合全市汽车产业资源,实施集群化战略、培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战略、发展与一汽差异化整车产品战略、建设零部件工业体系战略、融入国际分工战略,把长春建成全国最大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在长春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和长春经开区自身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之下,可以提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措施:一是形成专用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效应。为支持零部件产业和专用车产业的集群效应,经开区可一方面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比较优势突出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另一方面鼓励可为专用车配套的零部件厂商的进入和发展,打造完整的专用车生产链。紧紧抓住支柱产业的专业化集群和产业链延伸,大力引进可供转化的关键技术,做好生产性高附加值服务业的配套。 
   二是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以汽车装备业为重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汽车装备业,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例如涂装工艺、总装工艺和焊装工艺。经开区可以针对具有技术优势的汽车装备提供商进行重点招商,以期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发展的区内汽车装备业。 
   三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以汽车拆解业为龙头。国外汽车拆解早已形成一个有专业分工科学流程的庞大行业,国内在正规汽车拆解业方面才刚刚开始起步。对长春经济开发区而言,尝试发展汽车拆解业,不仅符合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区内汽车产业链,形成更大范围的汽车制造聚集效应。可尝试性进行北方地区汽车拆解业的开展,争取国家相应政策的支持。 
   在促进长春市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可实行以下支持措施:一是鼓励产业整合和区内企业国际化;二是构建生产制造平台;三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四是构建专用车国际商务平台;五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六是构建投融资支撑体系;七是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玉米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吉林省是我国著名的玉米产区,近年来长春经开区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利用资源与技术优势正逐渐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主导产业。长春经开区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不仅顺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符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战略、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同时还符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长春经开区的玉米产业发展规划涵盖几个层次:一是规划目标。目前大成集团投资120亿元,年加工225万吨玉米、100万吨化工醇和100万吨差别化聚酯、100万吨不饱和树脂及20万吨氨基酸系列项目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十一五”期间还要启动第二个100万吨化工醇系列项目。到2010年形成500万吨玉米的年综合加工能力;到2015年,形成年综合加工800万吨玉米,生产320万吨化工醇和下游产品的能力。长春经开区以大成集团玉米化工醇技术为核心,发展下游产业,打算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全球第一个以玉米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和生态塑料的生产、加工中心和精细化工产品加工中心,最终建成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以玉米化工和农产品(22.69,0.60,2.72%,吧)深加工为主、中国最大的生物化工产业基地。二是从龙头企业到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再到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长春玉米深加工产业链以发展合成纤维、生态塑料和工程塑料为主线,适度发展变性淀粉、淀粉糖、食品添加剂等经济化学品,适时发展代替石油路线的有机酸产品。引入糖醛工业、玉米皮活性多糖膨润片项目打造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最终形成玉米深加工产业基地,从而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产业升级打下基础。此外,长春经开区玉米深加工产业所具有的成本优势为获取战略优势提供了保证。 
   长春经开区玉米产业发展途径具体为: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以玉米园区为载体,发展玉米化工产业,可形成玉米原料、初加工产品和制成品的链式产品结构。二是积极拓展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实施原料来源安全战略。针对玉米原料对产业链中的后继产业影响巨大和玉米生产受天气影响大的特点,要保证玉米原料来源安全,着重开拓玉米原料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开发新的替代品研究,向新的可替代原料转化,不仅仅依靠玉米为原料。三是建立相关产业龙头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实施做大下游市场战略。四是加强研发,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根据国家的部署,多元醇行业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国内急需的二元醇新产品,降低吨产品的玉米原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在这几个方面,长春经开区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需要加强研发,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五是立足长春,实现全国布局战略。国内的粮食深加工产业巨头都已开始全国性的布局,要维持长春经开区相关企业在粮食深加工尤其是玉米深加工产业的优势,势必要同各大巨头竞争,现实途径是立足长春,实现全国布局甚至走出国境,进行国际竞争。长春经开区逐渐转化为高端产品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相关产业总部所在地。长春经开区龙头企业可以在省内甚至国内各地根据原料来源布局设厂,从而可以在园区外进行玉米淀粉、淀粉糖等初级产品加工,为园区内高端加工提供原料。 
  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分析 
   长春经开区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与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及玉米深加工产业成鼎立之势。然而,长春经开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时下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服务意识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服务业人才储备不足等。 
   长春经开区现代服务业的最新定位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服务制造业,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基地。开发区以集聚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服务业是其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研发、生产、营销产业链的关联,生产制造中的前向、后向关联,制造业与中介服务业等的侧向关联,都是促使产业集聚真正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在其中起到了“黏合剂”和产业支持的作用。二是服务于战略转型,成为开发区转型的引导性产业。三是服务经开区、面向大东北。长春位于东北腹地,吉林省与东北亚大经济圈的核心地带。长春完全可以以开放的思维,统筹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走出国门,面向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服务东北亚。 
   长春经开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方向定位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两条腿走路”。其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途径为:一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优势行业。以中介服务业为主,积极服务于开发区现代制造业;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主,实现大制造、大物流、大服务;以发展科技服务业为主,助力长春经开区从生产制造基地向科技创新基地转化;以发展会展业为主,带动旅游餐饮业发展。二是应该重点搞好的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搞好研发产业、搞好服务外包业、搞好金融业、搞好文化创意产业等。三是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长春经开区的城市化进程。打造新型商业业态,服务于长春经开区城市化;积极发展房地产业,服务于长春城市中心南移;发展高端零售餐饮业,满足区内外人民生活及商务交流需求。 
   长春经开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保障措施包括: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现代服务业;与长春母城区服务业互为支撑;优化长春经开区服务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大力培养与引进现代服务业人才。 
  其他优势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食品产业、光电子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也是长春经开区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然而,在现实中,这些产业均遇到了一些产业发展瓶颈。长春经开区光电子和生物医药两个产业经历从快速发展到相对滞后的几个阶段,波动性较大。这两个产业的共同特征是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研发能力的保证。目前经开区内的医药企业面临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企业起点相对较低,普药类产品多,缺乏原创药。食品产业需要强大的消费能力的支撑,东北地区的消费能力比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要稍逊一筹。 
   长春经开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的思路为:食品产业——要发挥资源丰富和食品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根据“做强企业,打响品牌,壮大产业”的原则,扶持一批具备潜力的企业;光电子产业——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从研发和培育技术的先进性入手,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培育、做强企业和打造产业链,从产业链两端着手,向上游的原材料产品和下游的配套产品延伸;生物医药产业——要重视产业发展基础,长春经开区要引导和鼓励研发机构的进入,鼓励企业生产仿制药和研发新剂型;加大OEM方式的生产力度,整合现有医药企业的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引进龙头企业和培育市场,提高产业聚集度和关联度。 
   破除瓶颈的相关对策包括:一是苦练内功增强产业凝聚力。第一,实现产业间融合发展。第二,加强开放,引进大项目。第三,开发区之间明确定位协同发展。 
   在长春经开区其他优势产业的发展方面,第一是积极引进、认证符合国家认定办法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二是对开发区内部符合政策的重要产业采取财税方面的支持措施;第三是对光电子和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可以采取税收奖励的办法;第四是对食品产业可以结合支持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给予适当优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