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屯区:优化发展空间 做强区域经济

2008-6-30 13:2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核心提示 
  4月份起,苏家屯区委开展了以“转变作风促和谐,求真务实谋发展”为主题的为期两个月的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查找问题,深入基层解决问题,作风变了,工作实了。在此基础上,区委、区政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晰了发展总体思路,即优化空间结构,实施错位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导做强二产,提升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做活三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做精一产,逐步确立在沈阳大浑南开发中的核心地位,打造辐射东北亚的现代物流基地、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新兴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休闲旅游和生态宜居之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苏家屯区围绕确立的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苏家屯三大任务目标,实施“一城三区两线”空间发展战略,突出工业先导地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使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入历年发展最快时期。 
  今年以来,苏家屯区经济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中铝集团强势进驻,电力设备产业园、东北地区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相继落户,金山热电扩建工程破土动工,雪花啤酒即将竣工投产,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强劲的发展态势,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维先后四次来该区调研,并针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出重要意见,指出苏家屯区要建设成有特色城区,要在“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做精一产”上做好文章。 
  在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转变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是关系苏家屯区事业成败和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今年4月底,该区决定在全区领导干部中开展一次以“转变作风促和谐,求真务实谋发展”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作风大转变、思想大解放,把各种积极因素凝聚起来,把各种发展活力激发出来,把机遇变成现实,把条件变成优势,把目标变成行动,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持续推动力。在两个月的学教活动中,全区共解决发展中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481件,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了,群众的气顺了,经济运行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一城三区两线”是苏家屯区功能区域空间优化的结晶,更是苏家屯区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求真务实的具体举措。目前,浑河新城旧区改造项目13个,建筑新城(新城博客,新城新闻,新城说吧)个,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其中总投资70亿元的碧桂园项目和总投资18亿元的泰盈地产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元的中国燃气工程项目现已开工建设,可覆盖整个城区的燃气供应,未来三年内供气能力可达到30万户,年产值5亿元。雪松经济开发区产值数字不断刷新,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产值将达50亿元,3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个,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娃哈哈荣泰食品项目十月份可建成投产,同时世界最大的果品蔬菜生产商和销售商之一的美国都乐公司也已落户开发区。永乐农业经济区发展迅速,落实温室大棚2909栋,总数达到1.8万栋,引进葡萄新品种47个,建成出口基地3000亩。绿岛空港旅游经济区大项目众多,总投资50亿元建设五星级宾馆、住宅房地产的佳兆业项目即将开工;总投资2900万美元的大型休闲康体中心陨石山森林体育公园已完成一期投资;天津盛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旅游景观房地产和旅游设施项目及投资6亿元的明清册旅居区项目也将在白清寨乡正式开工。 
  据了解,从年初至今,该区新签约项目47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2个,投资总额122.4亿元,已引进国内优势企业173家,新开工建设项目达81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发展潜能,备受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青睐,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的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天竺空港科技集团投资40亿元建设沈阳空港商务基地、新加坡丰树集团投资1.5亿美元建设工业地产和物流园区等一大批储备项目正在运作中。 
  今年上半年,苏家屯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同比增长34.2%;财政收入完成70180万元,同比增长73.4%;实际利用外资实现1.86亿美元,完成全年计划的62%。 
  突出工业立区,紧紧抓住沈阳工业加速重组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和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增长优势,苏家屯区将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冶金及新材料、先进能源、电力电器等5个百亿主导产业,使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市政府在项目用地指标上重点扶持的产业,今年将与美国天宝公司合作,重点打造北美汽车产业园。同时中顺汽车新厂区一期工程基本竣工,今年可实现整车产销5万辆,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可实现整车50万辆,产值500亿元。食品饮料产业随着雪花啤酒和娃哈哈项目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进驻声名远播,今年食品饮料产业产值可实现35亿元。冶金及新材料产业是该区传统优势产业,中铝公司投资30亿元重组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将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基地,形成百亿产值企业,年内实现产值30亿元。先进能源产业以金山电厂改扩建工程为主,总投资25亿元建设两台20万千瓦的供热机组,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热电联产工程;中燃燃气项目也已开工建设。电力电器产业中,林盛电力电器产业集群全年将新开工项目20个,实现产值70亿元;同时今年整体引进的沈阳供电公司所属42家企业总投资20亿元,建成的电力设备产业园全年产值可实现30亿元。 
  优化工业结构 做强二产 
  依托国际空港、铁路、陆路交通枢纽,充分利用苏桃路沿线26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该区将构建起辐射东北亚、具有区域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中转物流基地。 
  以四大物流中心为重点,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一是积极推进中国储运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力争投入运营后年实现交易额500亿元。二是大力推进中国医药集团投资6.3亿元的医药物流园项目建设,打造东北地区单体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同时,加快投资3亿元的辽宁天士力医药物流项目建设。三是加大与天宝集团的合作,争取投资10亿美元,建设北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加快沈阳天广集团投资17亿元的天广汽车主题公园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整车4S店以及汽车配件物流,建设成为面向东北亚的汽车交易、物流和服务中心。四是充分发挥华润集团、娃哈哈集团、美国都乐公司的实力和优势,投资兴建饮料食品物流企业,形成面向东北地区以及周边大城市的饮料食品集散基地。 
  优化服务业结构 做活三产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发展精品农业、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该区力争每年新建一个省级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各类富民小区,今年全区新建富民小区137个,到2010年实现村村有产业、四季有生产、家家有钱赚。 
  目前,该区“一村一业”专业村已发展到7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5.9%,今年再发展“一村一业”专业村20个。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动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树立品牌,提升沈阳大都市副食品供应的服务功能,今年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56万亩,绿色认证产品5个。作为2008年奥运会沈阳足球赛区的蔬菜备选基地,该区已建立沈阳市五源绿叶山野菜有限公司和博海种植基地2家企业及永乐、王纲2个蔬菜基地作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确保奥足赛的食品安全。 
  优化农业结构 做精一产 
  做优“民生工程” 构建和谐苏家屯 
  苏家屯区陈相屯镇大陈相屯村盲人低保户杨明捧着手中的低保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做梦也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又提高了俺们的低保金,感谢政府为老百姓做这么多实事啊。”苏家屯区今年在全市率先上调了农村低保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 
  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该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舍得投重金为人民谋福祉,打造和谐苏家屯。上半年已累计开发就业岗位2200个,实名制安排就业298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在城区建成6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社区医疗服务覆盖率100%;全区医疗保险扩面5040人,全区参保人数达到了5.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6.8%。 
  同时,区政府启动11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热点问题。今年新建的8000平方米廉租房可安置142户低保无房户家庭,18.6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也将开工建设;年内建成街道养老中心5所,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站18所,为老年人提供日间休息和娱乐的最佳场所;投资2500万元再建2所中心敬老院,使全区敬老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床位730张;投资1.5亿元高标准建设区文化艺术中心,将成为全区标志性建筑;投资3400万元的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将在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构建全新模式 维护信访稳定 
  群众利益无小事。该区在信访工作中转变工作思路,探索创新信访稳定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制度,集中权力、直接调处,形成了富有特色并与百姓心贴心的工作新模式。 
  建立新体制,区里投入80万元建成了1300平方米的信访大厅,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联席会议总体协调,各责任主体单位全面负责”的信访稳定工作领导体制,选派21名优秀干部、15个部门进驻大厅,把信访大厅建成权威高效的“一站式”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实体和“绿色通道”。 
  建立新机制,就是建立健全明晰的责任机制、规范的运行机制、有效的调处机制、严格的查究机制和有力的保障机制,保证信访大厅高效运转。 
  建立新制度,完善了联席会议组织与议事制度、信访稳定工作责任查究规定、信访困难人员救助制度等一整套相互衔接、便于操作的制度体系,为信访稳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区财政今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实施区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强化重点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该区信访大厅自5月初投入使用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24批,现场一站式解决126批,结案率39%;在办理市交办的99件重点信访案件中,目前已息访销号79件,息访率79.8%。 
  本版稿件由特约记者郭正君、李悦、本报高级记者杜一鸣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