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苏州)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合作发展峰会综述之三:政府支持很重要

2008-5-30 10:3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宋馥李
    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过程中,政府究竟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也许该是:前期“推动”,中期“扶持”,后期“放手”。政府之于物流园区,犹如家长,适时“放手”,恰恰是最难做的。
    物流园区建设热潮风起云涌。一方面,物流园区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作用巨大;一方面,物流园遍地开花,处处“刮风”和“虚热”。有数据显示,全国约80%的物流园区处于在建和规划状态,成功建设和运营的不到10%。
    也因此,物流园区服务模式的嬗变与提升,成为本次峰会的一大焦点。香港物流科技及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郑凯平在会上说,物流园区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符合市场需求,并且于短期内形成良性循环。
园区的市场化运作
    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直接投资进行规划建设的方式;二是企业间的合资、合作的规划建设方式。
    与会人士认为,不论哪种方式,政府的职能是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在急于发展地方经济的地方政府眼中,物流园区被寄予厚望,在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使得市场化运作不那么容易。物流园区在经济生活中,政府身影时刻若隐若现。
    从理论上说,以政府为主体直接投资的物流园区,首要问题便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驻园区,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积极性。由政府实施统一的土地、财税、筹融资的鼓励优惠政策,通过对工商企业物流外包或委托物流、强化主业观念的灌输,加上各种政策的刺激,增加这些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根据统计调查,我国现有的物流园区,大多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基础资源位置好,且交通便利。许多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旧仓储、配送设施只要进行重新改造、技术升级完全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
    然而,在一些地方的物流园区建设仍存在求大求洋。似乎形成了这样的误区,谁不支持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就是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物流园区建设在各地的实践表明,在地方政府精心规划、宏观指导、政策扶植下,现代化的物流园区正发挥着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作用。
外高桥模式的启示
    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具体的园区经营,需要通盘考虑土地增值、物业增值、配套服务等赢利预期。同时,入驻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物流园区与入驻企业的根本关系,乃是分工协作、谋求共赢的关系。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家区港联动试点项目,是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规划的现代物流园区,享受保税区和出口开发区的相关政策。如此特殊的身份和禀赋,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注入了持续的创新动力,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在本次峰会上,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邢慷弟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力争将园区建设成为国际中转的集运中心、国际采购的集散中心、国际配送的分拨中心、国际转口的分销中心等四大中心相结合的高性能物流运作平台。
    在建设初期,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就确立:政府在自由港的建设进程中应发挥规划统筹的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明确提出,园区以体制创新为重点,建成一个“低度行政管制、高度自主管理、加速货物流通、消除商务障碍”,人员、货物、资金、信息高度集成和开放的多功能区域。
    目前,园区利用上海港航线密度高的优势,在长江中下游以及长三角不同关区之间,采取简化跨关区转关运输手续,大大提高了园区货物的通关效率。这种运营模式有利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发展,开展门到门的国际物流服务,降低采购成本和货损率。
营造赛马效应
    传化公路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文通在会上说,物流园区的核心服务能力体现在资源集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三方面上。
    物流园区发展的初期,政府对资源集聚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具体说来,资源集聚能力吸引各类物流生产要素在园区内进行经营活动;信息整合能力是物流中心对集聚来的各种要素信息如货源、物流客户、运输车辆、物流设备等物流需求收集分类;业务创新能力,是物流平台管理人员不断研究推出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项目能力。而运作规范,形成良性循环的物流园区,可以实现六大效应,分别是基础设施共享效应;知识溢出与学习效应;竞争与标杆效应;专业化和分工效应;产业链延伸效应;联合经营效应。
    事实上,一个物流平台承载一个物流企业群。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来说,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入驻与监管下,在物流园区这个平台的规范化管理下,物流企业群内部容易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
    这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姚文通称之为:“赛马效应”。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批规范化运营、遵纪守法和服务水平高的企业在物流平台的管理与考核过程中得以涌现。同时,对先进企业的宣传扶持有利于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从而有效地推动物流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是物流市场的竞争主体,也是共享型物流服务的承担者,而物流平台的建设是一种更基础的共享型服务。政府也许只需要做好监管人的角色,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个物流平台上活跃跳动着的经济拉动因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