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仓储行业走过曲折一年

2008-2-26 22:28:00 来源:姜超峰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2007年,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3个大型仓储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当年样本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经销业务收入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86.8%;物流业务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实现利润总额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9%。
  重大事件促仓储业迅猛发展仓储业是社会经济中的一个小行业,但跌宕起伏的经济事件同样对其发生着重大影响。
  ——土地使用税的调整。2007年1月1日起,新的土地使用税税率大幅度调整,普遍提高1倍~3倍。但在执行过程中,地方有着较大的裁定权,通过提高土地等级,重新确定土地使用性质等方式,使部分地区土地使用税提高了3倍~10倍不等。这使刚刚从低谷中走出来的仓储企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据估计,63家企业为此将增加6000万元以上的成本。
  ——国民经济增长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据63家企业统计,全年库房空置率只有3%~5%,其中12月份库房空置率只有2.4%,远远低于业界公认的20%是正常空置率的指标,外租库房增长了33%。货物吞吐量达到7934万吨,比上年增长10%,这是在基本设施没有增加基础上的增长幅度,也是趋于饱和的增长速度。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进出口量的增加,仓储企业的业务量也随之增加,物流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7.5%,连续第六年超过GDP增长速度。但是也应该看到,国家调控的效果日益显现,黑色金属平均库存比上年增加16%。货物的周转次数为12.9次,比上年降低了1次,黑色金属周转11.7次,比上年减少0.6次。
  ——资源约束的影响日益增大。首先是土地资源的约束。由于实施了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的供应相应减少,仓储用地很难得到满足。其次是资金约束,央行六次加息,10次上调准备金,贷款规模从紧,国际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由此也显示了资源状况的脆弱性。
  新趋势日益显著——基于仓储功能的增值服务继续快速发展。2007年,虽然受到油价上涨因素的影响,63家企业运输配送业务仍取得了27%的增长速度。许多企业利用铁路专用线的优势,大力发展铁路中转货物的业务,使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紧密结合;物流加工业务在经历了2006年下跌之后,2007年大幅回升48%,全年加工钢材收入达1100多万元;现货市场摊位数增长21%,客户交易额大幅度上升,现货市场收入增长了10%;质押监管融资业务充分发挥了仓储企业控货能力强的优势,先后与400多家银行分支机构合作,融资额超过了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经销业务中原材料贸易增长较快,由国内贸易扩展到国际贸易,贸易利润对企业利润总额的贡献达45%左右,成为支撑仓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相对而言,传统的仓储保管业务增长缓慢,全年增长率只有4%。
  ——仓储设施建设受各方重视。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许多省、市、县都规划了自己的物流园区。在土地严控的形势下,一些地方政府注重改造原有仓储设施和转产企业的厂房、土地,相对增加了仓储能力;一些新规划的园区在企业准入方面做了限制,只准许物流企业入园;一些民营的物流园区,则增加了仓储、货运中心、现货市场的功能。同时,由于大城市土地价格高且土地紧缺,仓储企业开始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物流中心。
  其次是沿海和内河港口物流中心有较大发展。2007年交通部发布了沿海港口规划,内河运输规划和道路运输枢纽建设规划,对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水路运输便宜较多,港口码头建设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大量货物从码头集散,造就了港口物流中心的兴起,由此也推动了沿海、沿江经济带的形成。
  ——外资企业投资建造物流中心的项目增速。普洛斯的工业地产项目继续扩张,其中沈阳物流园占地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将达19万平方米;DHL在各主要机场建设货运中心;法国的FM公司在太仓和燕郊建设两个物流中心;沃尔玛在天津、深圳、昆山、嘉兴建四个物流基地;青岛湾港建设5.5万吨冷藏仓库;新加坡泰山石化在南沙建设成品油基地等等。
  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2008年对仓储业来讲是困难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总体来讲,仓储业务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趋势更为明显,但前进的道路会有曲折和困难。
  1.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因素会直接作用于仓储业。一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会使仓储企业的经销业务和质押融资业务受到影响。7%以上的贷款利率,提高了资金使用成本;贷款增速放缓会使企业感到资金不足;控制投资的增长速度会使建设项目相对减少,从而对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的流通总额增速会相对降低,影响到仓储业的进出库收入和现货市场收入。
  二是通货膨胀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使仓储业的人工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加大,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是严格的土地政策和土地使用税的提高,使仓储企业取得土地和占用土地的成本进一步上升。地方政府在权衡有限的土地指标分配时,会更多考虑将土地分配给那些投资大、产值高、效益好、税收多的行业,而对仓储业用地有所控制。
  2.受供求因素的影响,仓储资源将出现紧缺。仓储价格将有所上升,以消化不断上升的成本;仓储设施的集约化运营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会增加;城市的扩张和土地价格的上升,会迫使一部分老仓储企业迁址,但新的仓储用地的取得较难,且运营成本会大幅增加,所以新购土地建库的企业,一般都会经历较长的亏损时期。这样一部分仓储企业会退出这个行业。63家样本企业中,已经有两家面临这样的选择。
  3.仓储的储备功能将继续增强。在经济高速发展和资源紧缺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仓储已经被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国家建一定数量的直属储备库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社会仓库的储备作用,研究建立储存和储备相结合的储备体系是当务之急。
  4.物流园区将成为仓储、运输企业的聚集地。在已经规划、建设、运营的300多个规模化物流园区内,聚集着一流的物流企业,其中北京空港物流园、上海洋山临港物流园、天津滨海新区的多个物流园等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国际物流企业进驻。值得注意的是,境外企业进入中国的“扎堆”现象,更是吸引了与之相关的物流企业“扎堆”进入该物流园区。如太仓市的德企、昆山的台企、山东的韩企、天津的意大利企业、大连的日企都在相应的工业物流园区聚集。同时,一些专业的物流园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汽车物流园、塑料物流园、工业品物流园、农产品农资物流园、货运中转中心等,把商贸、交易信息与物流紧密联系在一起。
  2008年,仓储业的一些老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例如仓储企业置换中减免所得税问题,已经税务总局发文解决。新的问题如仓储用地指标和用地价格、土地使用税过高等问题,已经通过协会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指导下,作为现代物流的核心组成部分,仓储物流一定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不断调整自己的增长方式,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