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企“攻击”汽车产业链世界钢协加速推进FSV计划

2008-11-4 14:5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邓丽
    未来汽车是由钢铁还是由其他材料制成?
    出于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影响车用钢铁量的担忧,去年底,世界钢铁协会启动了一项“未来钢铁汽车(FSV)计划”———预知新能源动力技术对车辆用钢量及性能的影响,及商业化推广对钢铁企业的意义。
    钢企关注新能源技术
    该项目分3个阶段:工程研究、概念设计、样机试制。9月25日,世界钢协在底特律完成了“未来钢铁汽车(FSV)计划”第一阶段工程研究总结。10月6日,刚参加会议的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教授周苏告诉记者,“在我们将各种变量排列组合后,认为新能源汽车对未来汽车用钢量影响还不是特别大。”
    周苏在该项目中主持工程研究燃料电池部分,“世界钢协希望先做出1-2个车型,在第二个阶段做概念设计。具体的预测要到11月份的世界钢协在首尔的总结会才知道。”据周介绍,此次与会代表反馈,未来汽车的用钢趋势目前难以分辨。“未来钢铁汽车(FSV)计划”项目的任务之一,就是评估当前的技术并预测未来的发展状态,以供钢协各成员企业参考。世界钢协项目的启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钢铁企业对汽车新能源动力技术的关注。
    “他们想知道,未来汽车动力系统对车辆用钢量和钢的性能以及钢铁企业的影响,以便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周苏告诉记者,考虑到项目结果的公正性,这次并没有汽车公司的直接参与,是因为担心汽车企业的参与影响项目的结论。
    周苏告诉记者,工程研究项目具体要做的工作包括车载燃料电池技术调研,目前状态的分析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车载燃料电池技术的预测,2020年后车载燃料电池系统的展望,给出未来车载燃料发动机的技术指标和设计。
    “整个FSV项目关注的,还是未来动力系统对钢铁企业发展的影响。”周苏表示。
    新能源、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汽车,因其动力系统与传统动力系统不同,车辆的底盘结构以及整车质量分布也会发生变化,这其中也包括用钢量和钢的性能。新型动力系统会跟未来用钢变化紧密相关。
    今年8月10日,世界钢协所属的国际汽车钢铁组织(简称:WAS)公布“采用先进高强度钢体结构的替代动力传动汽车的初步造型”,并认为2015年至2020年间有四种可选的技术车型———可坐4位以上乘客的电动车(EV)以及可充电混合动力电动车(PHEV);可坐5位乘客的可充电混合动力电动车(PHEV)以及燃料电池车(FCV)。
    WAS成员目前包括中国宝钢、新日本制铁公司、浦项钢铁公司等钢铁巨头,此前进行过未来钢铁汽车及超轻钢铁系列研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外型,真正公布未来汽车的概念设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周苏认为,这个概念设计相当细化,基本上可以按照数据制造新的汽车。
    国际汽车钢铁组织公布这些初步造型的目的,是醉翁之意在“钢”。钢协通过对第一阶段的研究发现———动力传动组件封装的灵活性加上先进高强度钢的品质,将满足当前和未来顾客对车内舒适性的要求,同时可大大减少整个汽车使用年限期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铁铝面临新一轮竞争
    世界钢协启动FSV计划,一方面是担心,新能源汽车会影响到未来汽车用钢量的规模,而更让其担心的是,目前铝合金进入车用金属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
    以燃料电池系统为例,首先其外部封装需要用钢,内部的双极板现在多数为石墨,但将来极有可能被金属双极板(如不锈钢双极板)所取代,反应气体的传输管路也是用钢制成的。但是为了达到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新能源汽车有些部件可采用铝合金,如轮毂、散热器等。
    对未来汽车是由钢铁还是由其他材料制成,周苏个人认为现在还言之过早,“但考虑到节能减排,轻量化是未来汽车的必然选择。未来汽车用钢量肯定会发生变化,但具体有多少现在还很难说。”
    前景不明的原因是,铝合金的成本较高,比钢铁难焊接,在延展性上没有钢铁好;但铝合金铸造性好,比强度(强度/比重)高于钢铁。
    因此周苏个人认为,铝合金和钢铁在新能源汽车中配合使用,也许是最可能的趋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