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经济是否会重蹈十年前覆辙?

2008-11-4 14:5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王亚彬
    似乎一夜之间,煤炭产业从热火朝天的盛夏跌入了寒风凛冽的冬天。
    港口、铁路、市场各方都传递着一个信息,曾经被热捧的煤炭、焦炭、煤化工产品,忽然一下子“从天堂跌入了地狱”,不断地跌价,到处都是增加的库存……不到半年时间,煤炭产品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为什么会这样?美国金融危机是否会导致我国煤炭经济陷入困境呢?10年前,煤炭业在亚州金融危机中悲情故事是否会再次上演?我们又将如何应对?长期致力于煤炭行业研究的业内知名学者田书华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
    记者: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里我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目前,世界经济又遇到了美国金融危机,那么,美国金融危机是否还会导致我国煤炭经济陷入困境呢?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
    田书华:从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几年(1998~2002)我国煤炭行业确实陷入了困境,那几年我国煤炭行的日子很难过。但是除了这几年外,历史上我国煤炭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也就是说,建国后的59年中,除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几年(1998~2002)我国煤炭行的日子很难过之外,历史上其他时候我国煤炭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记者:为什么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煤炭行业会陷入困境呢?
    田书华: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使得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煤炭)的需求,使得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
    煤炭有可能陷入困境
    记者:目前,我们遇到的不是亚洲金融危机,而是美国金融危机,是否会重蹈覆辙?
    田书华:目前我国的处境应该和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因为目前美国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本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煤炭)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和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类似,因此,未来我国煤炭也有可能陷入困境。
    记者:但是,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煤炭行业影响的不同之处在哪儿?
    田书华: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是资金从亚洲市场抽走,资金外流,造成亚洲经济的衰减。对于亚洲国家来说,他们没有“世界货币”发行权,资金抽走直接导致导致该地区货币供应紧张,造成该地区经济运行中的资金链断裂,后果是直接导致该地区经济的衰减,从而影响需求、影响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能源(煤炭)需求的减少,引起我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
    而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区别就是——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当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是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性,大量发行美元。美元大量发行,就会贬值,就会形成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是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同之处。
    记者:这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田书华:从这次世界主要央行联手降息就可以看出,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后果是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是阻止经济发展速度下滑。
    在目前世界主要央行联手降息的同时,我国也推出了“两降一免”的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国务院决定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可以看出未来国际、国内货币政策会逐步宽松,这将必然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是阻止经济发展速度下滑。
    跌幅或不会很大
    记者:您的意思是,煤炭阴跌行情不会持续太久?
    田书华: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别意义。在目前这一阶段的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能源各占30%左右,而对于中国来说,煤炭却提供了70%左右的能源和60%以上的化工原料。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少数国家之一,因为中国是石油、天然气及水资源等相对贫乏的国家。煤炭在以后数十年里仍将作为中国比较现实的和不可替代的能源基础。
    同时,国家正准备对能源价格进行改革——市场化。事实上,2008年两次对电价的调整就是能源价格改革的铺垫。在这样的背景下,供求关系成为煤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电煤合同价格依然较低,未来与市场价格接轨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电煤合同再涨15%左右是没问题的。
    我国煤炭市场化促使煤价上涨。2007年,国家彻底取消延续了50多年的由政府组织产运需企业召开订货会的作法,由供需双方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衔接资源、协商定价的机制。虽然在2008年国家还两次对煤炭价格进行限制,但是这两次限价是临时性措施,主要是当时CPI涨幅太大和保奥运会的稳定,这是可以理解的。现在这两个问题 (CPI涨幅太大和保奥运会的稳定)都不存在,煤炭再次限价就不可能,同时国家正准备对能源价格进行改革——市场化,事实上,2008年两次对电价的调整就是能源价格改革的铺垫,在这样的背景下,供求关系成为煤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电煤合同价格依然较低 (与市场价差200元左右),未来与市场价格接轨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市场煤(非合同煤)来说,我们认为明年价格虽有调整,下跌幅度也不会很大,依然会在高位运行,市场煤(非合同煤)2009年全年平均价格应该还会高于2008年全年平均价格。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