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江阴港发展的新“引擎”

2008-10-24 13:0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王昌保
    江阴是江苏经济高速发展的先行军,在当好江苏 “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征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江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以港兴城、港以城兴、港城共荣、互动发展”的战略决策,把港口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国际化进程,实现江阴经济新突破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江阴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江阴港是江阴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港口布局规划中的地区性重要港口,是促进江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江阴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港口的发展,不断致力于创新港口发展模式、培育港口物流平台、构建临港产业集群,推动着港口、城市、产业的互动发展。
    2007年,江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18万吨,同比增长2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7万标箱,同比增长145%,增幅居全国之首。今年1~8月份,江阴港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732万吨,同比增长20%,实现集装箱吞吐量33.6万标箱,同比增长71%,远远高于江苏港口43%的平均增幅。江阴港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凸显。
    江阴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1个,港口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初具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雏形,正逐步从货物装卸、储存、转运功能为主的 “第二代港口”向以现代物流为特征的 “第三代港口”转变。在江阴市、经济发展步入重要的转型升级时期,如何实现港口的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真正打造 “第三代港口”,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江阴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幸福江阴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打造以现代物流为特征的江阴港口谈几点看法:
    树立以现代物流提升港口发展水平的重要理念。当前,现代港口物流成为港口发展的趋势和港口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也成为衡量港口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充分发挥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已成为业界共识。
    港口是江阴的优势资源,是江阴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对于推进江阴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促进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把江阴打造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合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环节,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江阴港要通过制定各类优惠政策,积极引进著名港口物流企业、船公司、货代公司和港口投资经营商,重点建设专业市场和物流配送市场,实现江阴港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港口经营与管理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协调发展港口多种集疏运方式。港口是综合运输体系的枢纽,是多种运输方式的结点,构建协调发展集疏运体系,是发展港口物流的基础。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要摆脱 “地理距离”观念,强调 “经济距离”理念,将运输费用和时间作业计算运输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基本因素,使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更多地考虑港口与经济腹地间经济运距的优化,尽量缩短港口与腹地间的经济距离,降低物流成本。
    江阴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江阴大桥连接南北,纵、横高速公路互相衔接,周边无锡、常州、禄口机场等距离辐射,内河水运相对发达,并与靖江园区跨江联动,是江阴港口物流发展的优越基础。
    江阴地区要协调发展各种集疏运体系与港口的对接,以优势的 “经济距离”拓展港口经济腹地。要积极发挥江阴大桥和靖江园区沟通苏北的优势,把苏北地区的资源优势与江阴的产业优势相结合,扩大物流链;要充分发挥内河水运的优势,鼓励和支持无锡、宜兴至江阴内河集装箱运输;要实现高速公路与港口的无缝连接,充分发挥公路运输便捷、准时的比较优势,直接拓展经济腹地;要建立港口与京沪铁路、京沪高铁的连接通道,建立多式联运,实现货物的中转和分拨功能。
    营造开放的港口物流环境。在发展港口物流的过程中,始终将自身作为整个物流链的节点融入到系统中,把提高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运作效率作为物流发展的目标,并奉行开放式发展的战略。随着江阴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江阴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对港口开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江阴要积极争取建设依托港口的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实现外贸货物的自由、便捷流通,并拓展货物的增值服务;要突出以开放促发展理念,转变港口发展方式,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江阴港对区域经济的集聚辐射能力,促进集装箱由内贸为主向以外贸为主转变;要加快口岸联检大楼建设,建立江阴港高效的通关模式,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并在相关腹地建立 “虚拟口岸”,营造更加开放的物流环境。
    大力构筑港口物流产业链。注重港口物流与临港产业互动发展,坚持把港口发展与腹地产业发展相结合。港口物流为产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港兴城兴。同时,腹地产业和城市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江阴地区有着众多的大型企业,依托港口而建的工业带初具规模。江阴港口要注重建立与化工、钢铁、粮食、造船、高新技术等产业密切结合的物流链。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货物保税仓储、国际物流分拨、港区简单加工、进出口贸易和物流信息处理等业务,通过港口企业与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企业的联姻,共同构筑提供客户满意的物流链;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临港产业的对接,在港区内、在产业集中区建立物流基地,拓展江阴港口物流链,实现港口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促进江阴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发达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港口是 “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通过虚拟链,达到港口物流在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江阴港口现代物流必须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江阴港要注重建立以港口为中心的公共信息平台,提供物流信息服务,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可信度;要把各个查验机构,以及船东、货主和代理等加入到系统中来,协调相互间的业务关系和工作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要在因特网开放的环境中面向多类用户,编制便利的软件,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扩大信息系统的用户面;要通过EDI系统,提高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服务能力,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电子订舱、网上报关、报检、许可申请、结算、缴(退)税等服务,建设服务于全球的物流信息系统,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作者系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港口管理局局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