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关“赶考”

2007-8-16 12: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7月19日,对于天津港来说,有些大动作,似乎要将 “广大上青天” (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中一直处于末位的落后局面重新改写。
    这一天,由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推进区域口岸合作座谈会暨天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开通仪式”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同时经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新疆、宁夏、甘肃、四川、青海、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政府商定,共同签署了 《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
    为此,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柴中达指出:内地货物通关占航运服务中心通关业务总量的70%以上,为企业尤其是内地企业货物通关提供高效便捷的 “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天津口岸的辐射能力,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显然,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必将大大节省时间和费用。而内地货物的快进快出,也将降低物流成本。
    一切看来都让人激动不已。商务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却淡淡地对记者说道:这早已不算什么新模式,大通关已经说了很长时间,电子信息平台真正用的寥寥无几,虚拟平台到实体平台还存在很大的距离。
    一席话让叫好的人们不由得困惑。大通关能否改变目前的通关问题?
大步上路
    所谓 “大通关”,是指进出境货物必须经过的三个关口,即海关、检验检疫和边防检查。后来执法检查的相关部门越来越多,涉及六七个以上,将这些部门的通关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便成了大通关的主要目标。
    由于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增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致使海关面临着巨大的通关压力。
    大通关的概念最初是在上海、宁波等重要口岸应运而生。经过一年来的运行,在模式基本成熟的时候,国务院有关部门决定推广上海口岸的经验,从2002年6月1日起,中国口岸全面提速,新的通关模式开始出现在中国海关。
    上海海关一位官员指出:很多跨国企业都很看好上海,特别高新技术产业想在上海投资,有的还准备把生产企业搬到上海,他们不约而同考虑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上海的通关效率。而上海的本地通关效率从2001年的两天半到第二年就4小时了,改革很快,单这一点就吸引了很多跨国企业。目前,就是外地企业在沪通关时间也越来越快,已从一天缩短至一小时。(下转第三版)
□本报记者 杨奕萍
(上接第一版)
    通关时间的加快,不仅发生在陆路通关手续减少,而且在水路通关,一些地区边检还实行了网上报检,在船舶还没有抵港前就办完部分边检手续。手续快还能节省费用,单水路通关改革,船舶靠泊码头的时间就可以缩短两三个小时,至少降低数万元的码头停泊费用,一年下来可为轮船公司节约上百万元费用。
    而来自武汉海关的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汉海关进出口货运量达到930万吨,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17%。在通关时间上,武汉和长三角地区货物时间由去年的一天半降到现在的半小时,每吨货物通关成本降低近40元。
    如此效率已经十分了得,不过商务部官员对记者解释道: “对于大型的、高科技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我们还将实行一种特殊便捷通关措施,让一些高科技产品进口中国的时候预约报关,一落地就可以直接送往车间,在海关的手续最快的时候只需几分钟。”
关卡重重
    可是对于惠普公司物流经理林先生来说,这种便利的通关程序还是经常让他觉得头疼。
    像生产笔记本电脑,可能它的元器件从日本采买,从美国采购,采购了元器件要进口到中国的加工厂来加工。元器件当天下了飞机,就直接被运到车间去装配,几天之内就要进入国际市场,而且全部是出口的,这就对海关的要求非常高。
    其中,清关是对进出口货物进入海关关口的必经流程。货物进口时必须先在海关登记备案、商检、清关,由机场拉到保税仓库,再发往客户。整个清关时间一般是1~2个工作日,有的要3~4个工作日,如果该保税仓库不能集中报关,那还要再等1~2个工作日。
    “也许你看外面说的海关都是24小时工作,其实在非工作日,负责保税物品审批的海关关员是不上班的。我们经常会有紧急件从国外调入,赶上非工作日,虽说很多海关都有预约报关机制,但牵涉到很多部门,预约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林经理苦恼地说。
    惠普公司遍及全国各地,在一些非一级报关口岸,转关是不可避免的物流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林经理也尝尽了苦头。
    本来在石家庄报关后再跑到天津口岸进行转关报关,如果采取这种转关方式,办事人员必须要往返于两地之间,最快也要3天时间。这还不算,最麻烦的是根据海关规定,转关运输必须使用海关专用的白色监管卡车,安排验车,加封后发到石家庄,但监管卡车也不是随时能调,关员也不是时时有空验车。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远不是念一遍“大通关”三字经就能解决。
信任危机
    对于海关每天24小时通关,都能做到电子联网。经济研究人士一语中的地告诉记者,电子系统对海关不存在技术问题,海关能拥有很先进的信息平台,但真正能做到无纸报关的企业寥寥无几。实质原因就是谁都不信任谁,也不敢完全相信谁。
    首当其冲的是海关和检疫各部门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以往在检查船舶的时候,检验、检疫分开上轮船检查,一个又一个部门轮流针对自己检查范围上船进行检查,船舶被检过三遍后,时间也白白浪费了大半。
    现在各部门联合提速,一次验收、一次检查,时间上至少都快了好几天,有时当天就能检查完。但部门间彼此都还只是作为协调机制,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管辖。
    因为把守着国境和安全,海关对企业不完全信任,在电子联网试点时,往往会选出一批诚信企业作为网上报关的试点,对依法办事的企业进行优惠通关。
    同样,企业对海关也充满不信任。海关一直是关境的主要执法部门,改革开放晚,监管体制落后,自身改制速度慢。虽然随着海关对通关的便利,海关工作状态在大城市的印象已经有所改观,但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偏远地区,进出口企业还是对海关关员效率低下、执法不严颇多微词。
    一位刚从广西回来的朋友,说到当地海关,带着无奈地表情说: “比起大城市,这些偏远的地方海关关员还是摆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吃拿卡要无所不能,企业也没办法,敢怒不敢言,知道海关总署能受理投诉,也没人敢告,得罪的下场可想而知。至于通关速度,不被故意刁难、拖延时间就算不错了。”
不乏理想
    在中国,存在着很多人为的因素影响着市场。陆路港与公路相连,公路运输不可能跨越一段道路不走,跳跃式前进,公路是固定的;空港与机场相连,飞机的航班是固定的,跟国外航班对接,不可能随时想飞就能飞;而水路港与前两者不同,天津港不去可以转青岛港,还有大连港做选择,水路是相通的,充满竞争性。
    在国外工作过的一个企业家告诉记者,国外海关无论陆路港、空港、水运港,海关完全是同一个模式工作,照章办事。海关使用的都是电子联网,纸上办公,这种模式应该有近30年了。
    通关速度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投资环境的主要标准,也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对于目前中国大通关存在的问题,海关总署的一位官员表示,要 “管住自己的人,把好国家的门。”加强海关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与其他各执法部门的协调,真正提高通关效率。
    一直以来,在电子信息平台的对接上量多质少,能真正做到像国外电子联网报关的还没有。在天津口岸电子会议上,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柴中达却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将在一期项目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抓紧启动二期项目建设,使天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在功能建设上、功能服务上和功能延伸上实现质的跨越。
    无独有偶,在一位货代先生的博文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希望有一天能不用排队,直接在办公室里,点击网页,在海关的电脑联网里轻松地进行报关,做个舒服的货代。
    这可以称为一种理想,但也许很快成为一个现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