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2006-12-25 5:0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中华民族迎来新的腾飞的东北地区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重点建设的150个重工业项目中,三分之一都在东北地区,这批项目包括: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军工等较为齐全的门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使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东北地区明显难以适应,体制僵化、改革滞后,传统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是辽宁的2倍;1980年黑龙江省的GDP与东部6省市的平均值相当,现在为其46.2%,人均GDP仅是上海的四分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贸易权开放、工业品关税减让、非关税措施取消等承诺都将在近几年内全部兑现,必将使得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处于竞争劣势,老东北将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全面复兴日渐衰退的东北传统重工业区,去年底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工作并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这两个地区情况有所不同,但都是全国经济战略的重大问题。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十六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要求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2%左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优化全国经济发展格局,都需要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基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要尽快提升东北地区在全国经济的地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这不仅让东北的父老乡亲们感到欣喜,而且也令所有国人意识到:“振兴东北”战略的成功,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之一。振兴东北作为一项新的国策,已经开始让人憧憬东北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
    二、东北工业基地和东北物流市场现状
    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但东北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首先,东北地区资源相对丰富。全国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中,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占45%,原煤储量占10%,金矿、钼矿、镍矿和铝土矿都居全国前列;东北地区的森林面积8.67亿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总和的一半;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一半,商品粮占全国1/3,;其次,东北地区重工业体系相对完整,配套能力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等相当部分都在东北。石油开采、石油化工、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重型机械制造、发电设备制造、造船、机车、汽车和飞机制造、机床制造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分别形成了机床、成套设备、汽车、电机的产业积聚优势,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造船产值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再其次,东北地区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高速公路连网,铁路提速,水运发展,国内外航空网形成,交通十分发达和方便,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的18.3%,铁路的密度是全国平均密度的2.17倍,到2002年底东北三省铁路营运里程总计达12864.4公里,公路里程总计达152192公里,民用载货汽车达76.36万辆,社会货运量达166080万吨,大连港和营口港的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吞吐能力的8.8%。
    尽管东北三省在中国国民经济整体中仍然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物流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首先,物流成本过高,2002年东北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25%,其中物流成本却占G DP的20%以上,要高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地区,这已成了东北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
    其次,物流效率低下,发展物流有很多制约因素。第一,政府部门对发展物流有很多观念问题,铁路、公路、港口、堆场、仓库各自归属不同部门,政府没有规划东北三省统一的物流市场,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物流企业的政策,现有的物流市场管理存在问题,使物流企业发展有很多困难;第二,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很难摆脱计划经济的“大而全”、“小而全”,不愿意或很难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现有的物流企业除少数为大型国企外,多为原来的个体运输企业,整体还处在多而散、小而乱的状态,且运力结构失调,实体和信息网络也很不完善,物流企业运作方式不能适应客户的需要。据有关部门统计与调查分析,货运车辆空载率为37%左右,在工业生产的产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占40%,生产企业原材料存期达30天左右,成品库存达45天左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仓库不适合现代物流的需要。
    最后,制约东北物流发展的是缺乏大批的物流人才。现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是转行的,物流的理念,物流的运作技术,分析物流客户的需求,制作使客户满意的物流解决方案等,都需要大幅度的提高,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物流的需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工业基地产业调整,新的工业技术装备引进等一系列重大工业布局战略决策,中央11号文件给出了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宏伟蓝图,这对东北物流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可分为如下几类:
    需要综合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工业物流一体化物流服务包括供应物流、销售物流、部分生产物流、逆向物流等。这些物流服务相对工业制造企业是副业,振兴老工业基地就必须实施主业和副业分离,使工业制造企业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汽车、钢铁、石油、化工、机床等工业企业,他们需要提供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
    需要国际物流服务。振兴东北老工业和加入WTO,外资会大量进入,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会大量进入东北市场,加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大开放的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必然会使进出口产品急剧增加,形成了巨大的国际物流服务需求,这给物流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物流运作方面也要同国际接轨,对传统物流企业将带来巨大的冲击,加速向现代国际物流转型。
    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项目物流服务。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大型国企实行股份制改造,投资多元化,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提高产品竞争力,能够运做大型成套进口设备的物流企业将会受到市场欢迎。
    需要有针对性的配套物流服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装备制造工业、汽车工业、化工工业、造船工业、钢铁工业、粮食加工工业等等需要的是针对企业特点、与企业密切配合的物流服务,尤其是能进行简单配套加工的物流服务将是企业所急需。
    需要专业物流服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除需要上述产品物流服务外,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物流服务,例如矿石物流、石油物流、粮食物流、钢材物流
    四、物流企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牵涉到整个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关系到东北地区的整体布局、结构改造、产业升级、环境治理等诸多方面,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体制和机制转化的双重任务。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后还要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路,加强服务和降低成本。
    物流企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如下:
    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只有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才能成为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现代物流也必将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发挥重要作用。
    2.提升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大量数据表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物流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1996年英国物流产值占GDP的比重达10.63%,1996年美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也达10.5%,日本占11.37%。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从物流成本看,我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经济总成本的20%,而发达国家仅为10%。也就是说我们还有10%这样一个空间可以去努力,只要我们能够将现有的运输成本仅降低10%左右,我们的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就能出现一次新的飞跃。因此,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产业,把彼此分割的环节连接起来,优化企业物资供应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3.现代物流可以调整东北产业结构。加快东北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促进东北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措施。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高速增长,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东北正面临着低层次的商品过剩,大量产品滞销,生产能力闲置,使就业压力日渐突出,产业的分散化与盲目竞争并存,这源于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积累。由于我国经济中缺少大规模、现代化的流通组织和流通网络,多数国有企业目前仍沿用历史形成的落后的部门分割、小而全的储运体系,不符合现代物流全国性的网络运营要求,因而阻碍了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合理分工。因此可以说,现代物流促进大流通,大流通促进大产业,大产业的形成可以加快产业间的合理分布和调整,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完成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
    4.使客户集中资源于主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客户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技术,开发出新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纵观世界上现代大型企业,都把物流等副业从主业中分离出去,按照市场形成的国际分工原则,专心致力于自己的核心产品。
    5.节省费用,减少成本。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提高效率节省费用,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根据对工业企业运输的调查结果,企业解散自有车队,采用第三方物流仓库并由其运作物流,不仅减少固定费用,还减少车间仓库、发货设施、包装器械以及员工的有关开支。
    生产企业不能承担多种原料和产品库存的大量积压,对高价值的部件应及时送往装配点,以保证库存的最小量。第三方物流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实现成本优势。
    6.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客户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略伙伴,他们为客户着想,通过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使客户的物流管理透明化。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物流专家,他们利用完备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物流实现完全控制,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减少物流的重复性;他们通过遍布全球的运送网络和服务提供者(分承包方)大大缩短了交货期,树立客户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定出以客户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客户在同行者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东北工业物流规划措施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或者说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企业的物流搞得再好也是局部的,还必须有良好的宏观物流环境和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做后盾。
    1.应尽快制定东北物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总体目标,明确物流产业在东北发展中的作用。针对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物流服务需求为依托,最大限度的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的方针,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2.加快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统筹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承担宏观引导、扶持和协调职能;根据各地市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统筹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但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加快传统运输业、仓储业以及物资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整合资源,实现向降低成本功能转移。
    3.优先鼓励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到本地区建立物流园区;有关部门要在规划的港口、交通枢纽或者“铁路与海洋”、“公路与海洋”结合处,预留足够的物流园区用地供物流投资商选择。政府同时要在地价、耕地置换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和方便,研究制定一些有得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措施,如凡企业产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仓储、运输、分拨或配送的,在第三方物流公司仓储的产品,应视作厂内仓库物品,不提前征税。
    4.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宣传,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组织结构,剥离低的物流部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专业化,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而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建立本地区物流人才培训体系;政府要建立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公共支出。
    5.制订东北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发展规划。信息是物流的核心,要重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政府要为物流产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平台。鼓励和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最后,发展现代物流要着眼于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把大生产、大贸易、大流通、大物流联系起来,考虑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和网络构成,合理建设港口、公路、铁路、物流园区、仓库、配送中心,构建以大型物流园区为核心、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性物流配送企业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把东北经济发展,东北贸易扩大和东北物流现代化联系起来。
   
   
    本文为大连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芳教授在“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的发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