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看“钢需”

2017-3-29 14:41:05 来源: 编辑: 关注度:
摘要: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GDP增长目标6.5%左右,计划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投资1.8万亿元,开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这些无疑将拉动钢轨、管线钢等相关钢种的需求。全国两会已经结束,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两会上关于“钢需”的内容。... ...

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GDP增长目标6.5%左右,计划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投资1.8万亿元,开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这些无疑将拉动钢轨、管线钢等相关钢种的需求。全国两会已经结束,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两会上关于“钢需”的内容。

1.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调整结构,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
代表委员说:今年能否有6.5%以上的增长?有可能!
在回答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是否有希望超过6.5%的提问时,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这样一个指标,就是GDP增长6.5%左右,“我们知道,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效率问题,效率有两个基础。”厉以宁解释说,第一个基础是物质技术基础,这是增长的保证,而且是常规的增长。还有另一个基础,就是效率的道德基础。比如说人们有认同感,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力量。人们有风雨同舟感,这又是一个有凝聚力、有共同的危机感等。所以道德力量调节是重要的,道德力量调节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厉以宁认为:“在今年的增长当中,能不能有6.5%以上的增长,这要看我们的效率基础怎么样,能不能使大家都感到有新的突破,要观察。但是有一个重要的条件,也是好消息,就是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全国上下都在为开好十九大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表明,我们2017年的成果可能会突破6.5%,也有可能使得我们在经济中有更多的成就。”
2.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
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去产能必须安置好职工,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要及时拨付,地方和企业要落实相关资金与措施,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代表委员说:去产能给钢企带来的“红利”
“去产能促使钢材价格回归到正常状态,市场环境也更加公平有序。”全国人大代表,安阳钢铁集团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徐筱芗表示,去年钢铁行业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去产能带来的“红利”。徐筱芗表示,2016年,我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战役正式打响。在过去的一年中,钢铁行业共化解过剩产能6500万吨,钢材价格逐步回归正常,市场秩序也明显好转,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回升。其中,安钢也实现了扭亏为盈。谈到2017年的市场形势时,徐筱芗表示:“今年,在国家继续推进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钢材价格,特别是一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价格有望继续回升,市场形势有望继续好转。”
3.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
目前城镇还有几千万人居住在条件简陋的棚户区,要持续进行改造。今年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继续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
代表委员说:让房子回归用来住的本质属性“国家调控房价抑制房价疯长,是很有必要的。”河南省政协委员王永苏说,“我认为在抑制房价过度疯长的前提下,还应该极力解决住房刚需。因为在目前,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是购房和租房的主力,政府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也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将抑制炒房和积极满足住房刚需结合起来,双轮驱动、双管齐下。”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论述时表示,“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把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作为工作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如果从土地财政角度入手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惠及的群体还可扩大。在他看来,房地产的“根”是土地财政,建议地方政府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财政收入,用以购置或控制一批房源,进行长期定向出租,可稳定预期。“政府控制土地,也控制相当一部分建好的房子用以出租,从而调控市场。”李稻葵说。
4.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
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元。落实和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完善相关价格、税费等优惠政策,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代表委员说:铁路运输是交通体系中的骨干
2017的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无疑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块大蛋糕。这些年来,中央政府对铁路建设非常重视,连续几年都投了这个数字,充分说明“铁老大”在基建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难怪两会代表和委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代表委员纷纷出手,希望能加大在西部建高铁的力度。“‘十三五’增建复线铁路建设!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产业布局不平衡,东西南北中的经济联系全靠交通运输。”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认为:“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它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且兼具速度快、运能大、安全舒适、节能、减排高效等特点。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较优势突出,既决定了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也决定了其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铁路产业链上下游极广,尤其是高铁,更是一个高端产业链。建设铁路,可以直接带动与之密切相关的钢铁、水泥等建材产业。大型钢厂和水泥厂以及品牌建材企业,能从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中收获大量订单,从而分享8000亿铁建大蛋糕。据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高速铁路和西部铁路建设增多,桥隧比例提高,单位投资额铁路建设用钢量呈现增长趋势。据近年来的测算,每亿元铁路基本建设投资约拉动钢材需求3000多吨。按此计算,那么,今年8000亿投资钢材需求量约为2700万吨,这就预示着2017年铁路钢材需求有望大幅度增长。
5.再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代表委员说:地下管廊也要信息化
2017年是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出台一系列文件,要求统筹城市各类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截至2016年12月全国147个城市28个县已累计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5公里,这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已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势必带动钢材消费,其中包括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直接消费是指用于综合管廊建设的钢材消费,含管廊本体和舱内管线钢材消费;间接消费是指建设综合管廊用建筑工程机械的钢材消费。综合统计,未来几年地下管廊建设将带动钢材消费达到8880万吨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建议,打造城市“智慧芯”,加快推进城市智慧管廊建设。他尤其着重列举了管廊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难题:“智慧管廊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新型技术,我国目前的集成水平仍然较低,传统作业方式需要升级换代;多部门、多种管理体系使得系统对接复杂,数据难以融合;此外,地下管线信息属于涉密信息,地下管线资源难以有效开发利用。”郑杰表示,作为城市运行的心脏,当前的城市管廊建设的重点,应是进一步提升管道能力,在此过程中,提前、全面、妥善地做好城市管廊的规划和管理,加快推进城市智慧管廊建设。
6.2017年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代表委员说:降费对制造业很有帮助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曾公开表示企业缴纳税费多,他在今年两会上提出:“振兴实体经济不光要依靠降低税负,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今年中国的减税降费政策将给企业直接减轻税费负担约5500亿元人民币。对此,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明确任务,财政部在具体工作中要确保落实到位。对此宗庆后说,振兴实体经济不光要依靠降低税负,最重要的是实现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内需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宗庆后表示,降费对制造业很有帮助,降费包括很多项,如浙江省去年11月份已全部取消水利基金,仅这一项当地企业就能节省2000多万元。
此次参加全国两会,宗庆后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建议,要求组织力量对各部门行政收费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同时尽快制定明确部门行政收费收支情况的公示制度。
7.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
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强化应急措施。
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对偷排、造假的,必须严厉打击;对执法不力、姑息纵容的,必须严肃追究;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
代表委员说:环保治理不能玩虚的
关于环境治理,只有一个建议,就是国家加大打击问责力度,同时要防治地下水污染,加大整治力度。企业没有理由与国家讨价还价,全国这么多企业如果都去讲条件,那怎么行!还是要靠企业本身,要主动。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讲究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认真对待。在国家层面,更是如此。作为企业家,玩虚的怎么能行?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永洋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庆申表示:“其实要说建议,主动去干就行了。因为国家在压减产能、环保治理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已基本考虑到位了,或者说正在根据情况逐步完善政策。但作为企业家,我认为一是要靠自己的智慧,二是靠自己正确的思路和理念,三是靠自己的道德和良心,抓紧整、抓紧改就行了。总之,要无条件地压减产能,无条件地减少排放物,无条件地想办法安置职工,无条件地转型升级。”“这就像人的毛病一样,要从自身开始查找,钢铁企业在污染上造就了一身的毛病,现在就要查找问题。况且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国家给予企业大力支持,现在国家需要企业出力了,对企业家来讲,正是回报国家的时候,所以只有积极担当和配合,才能干好。”
8.减少收费,使企业轻装上阵
名目繁多的收费使许多企业不堪重负,要大幅降低非税负担。
一是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二是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项目要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各地也要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加强对市场调节类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四是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五是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要舍小利顾大义,使企业轻装上阵,创造条件形成我国竞争新优势。
代表委员说:降低成本就是增加企业利润
“这些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国际环境也不一样了,企业对税费更加敏感。”两会大会发言人傅莹说。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企业“税收感受”明显,与经济下行压力有很大关系。过去一年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7年来最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一年。“当企业盈利能力变弱时,企业纳税能力减弱,对税收负担更为敏感。”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地税局局长张和平说,当前不少企业感到负担重,有税负原因,也有成本上升的原因。张和平说,对税负最敏感的要属初创企业,由于尚未产生足够的现金流,但面临刚性的税收及居高不下的土地成本等,加之企业抵扣较少,税收感受就相对明显一些。除税费外,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也不容忽视。“当前这块下降的空间是最大的。”张和平说。
全国人大代表、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说:“电费、水费、路费这些天天收的,降一分钱,就能为企业省好多钱。这些支出稀释了实体经济的利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