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放宽前置审批 构筑五大港口

2015-5-12 15:07:00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东历来是国内的物流大省,2013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1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8.2%,然而省民建的政协委员调研却发现,虽然作为国内“物流老大”,由于人才短缺、资金压力增大等“内忧”与外贸成本增加、海外扩张战略缺失等“外患”的交加,广东物流的外拓之路走得十分艰辛。 
  困境:资金压力逐渐增大
  对于广东的物流业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缺乏。虽然全国普通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已增至100多家,但省民建调研发现,广东高职院校中开始物流专业的却只有17家,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求,成为制约广东物流发展的瓶颈。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粤物流企业的资金压力正在逐渐增大。不少物流企业向省民建反映,由于行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银行贷款仍然是主要的融资渠道,而行业内部缺乏产业基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融资模式,导致融资成本较高。
  “特别实在营改增后,物流企业税改中税率调幅度较大,可抵扣的项目比重较低,进项抵扣范围较小,物流企业税负有所加重。”省民建负责人介绍说。
  在行政审批上,据物流企业普遍反映,许多地区不允许物流企业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经营网点等)。另外在物流用地上,大部分企业反映物流用地价格有所上涨,仍然处于高位运行。
  支招:搭建企业融资平台
  广东物流业在走出去前应如何增强内功?省民建建议,广东应着眼长远,率先制定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融合,以充分发挥广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双向开放窗口和海陆枢纽作用,推动东盟和粤港澳台共用出海口建设实现新突破。
  具体而言,从财政上,省民建认为,可优先保障政府投资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以及实施财政补贴、奖励扶持、人力引进、物流土地倾斜等优惠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发展。
  针对在粤物流企业反映突出的融资难问题,省民建建议,应尽快改革投融资体制,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拓展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支撑物流基础设施,增加产业基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允许外地物流企业设立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放宽前置审批“门槛”。
  提醒:港口联盟避免恶性竞争
  粤式物流如何走出国门?省民建认为,应着重在港口上做文章,“尽快在保证自身进出口数量优势的基础上,改革经济金融商贸等相关政策”,以改变广东港口“在国际中转货物处理上的劣势”地位。
  在港口布局上,省民建建议,广东应以广州、珠海、惠州、潮州、湛江五大港口城市建设五大桥头堡,以五大桥头堡内连京珠、京九、东北、西北、西南五条物流大通道。
  “发展港口企业联盟,要避免自相恶性竞争。”省民建提醒,在实践中应加强与各地市、港口的合作,特别是加强协调全省各港口、保税区,利用港口联盟平台,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佛山、广州、深圳、湛江、珠海等省内港口有效资源,形成以广深为核心,诸多卫星港的空间布局。
  对于我省没有港口的城市,省民建呼吁,也要推进“无水港”开发建设,依托铁路站点,在有条件地级市建设无水港,重点推进韶关、清远、肇庆、云浮等地区无水港建设,不断完善无水港网络布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