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徽外贸枢纽港 芜湖再提速

2014-3-26 9:59:00 来源:芜湖新闻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3月18日,一场特殊的政策推介会在芜湖举行。为加快芜湖港基础设施和通关能力建设,打造安徽省外贸枢纽港,我市出台新举措,进一步提升经济外向度,提振港口物流经济。
  “把芜湖港打造成‘安徽省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上海洋山港重要的喂给港’,是省政府对芜湖口岸发展的新定位。”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对记者说,芜湖港要不断提高集装箱作业能力,加快集装箱物流网络建设,营造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
  建设外贸枢纽港 芜湖港重任在肩
  芜湖自1876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形成了独特的码头文化,发挥着重要的物流枢纽作用。如今,芜湖港是省内港口企业唯一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41.45亿元,净利润2.65亿元,连续两年荣登全国港口类企业之首。
  回顾芜湖港发展历程,集装箱物流的发展见证着这个港口的成长。1989年,“阿城”轮在朱家桥外贸码头装运59个标箱,拉开了安徽省开始集装箱运作的序幕。2012年,重组后的芜湖港开工建设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工程,主要建设3个10000吨级泊位,预计今年底全部完工。目前,芜湖港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已达60万TEU。
  李健介绍说,经过多年发展,芜湖港无论在区位条件、集疏运环境、硬件规模、信息化水平、管理能力以及口岸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是安徽省外贸集装箱运作最好的港口,具备建设安徽省外贸枢纽港的必要条件,承担起建设枢纽港的重任,与芜湖的区域定位不谋而合。
  实现皖货皖进皖出 助力建设外贸强省
  目前全省口岸进出口货值仅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成左右,超过6成的外贸货物通过省外口岸进出。作为外贸大省的安徽,要实现外贸强省的华丽转身,还有很多路要走。
  “对芜湖港而言,这一现状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李健说,芜湖港要内外兼修,一方面出台有力度的优惠政策,使集装箱物流成本保持竞争优势;加快朱家桥码头二期建设进度,适时启动集装箱一期后续工程,使堆存能力增加一倍以上。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合肥及省内安庆、池州、铜陵等沿江地区港口的合作,同时加大与大型船港航企业的战略合作,充沛空箱资源。
  据悉,目前芜湖港已和数十家船货代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协作关系,马士基等18家船公司的箱管代理权已落户芜湖港。同时,东方捷运等10家船公司在芜湖港开有内支线班轮。每周固定班轮达75艘次,其中每周始发外高桥班轮21班。标志着以芜湖港为核心的区域集装箱物流网络正在逐步完善。
  2013年,芜湖口岸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考核验收,并被国家口岸办评为全国运行管理先进口岸。全年港口吞吐量9313万吨,集装箱中转量28.77万TEU,分别增长12.7%、15%,集装箱运量占全省运量的71%。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意见》、《芜湖市鼓励发展集装箱物流奖励政策》等,尽力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将推动芜湖口岸通关环境的持续改善提升。
  安徽佳通轮胎公司负责人在推介会发言中认为,芜湖港打造安徽省外贸枢纽港,有利于货主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外贸竞争力。该公司货物以前都是从南京港出口,随着芜湖港作业能力的不断提升,目前公司有一半的货物都改道芜湖港,而且份额还将继续扩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