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断创新物流业纳税服务机制?

2013-7-21 8: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春宇赵琳琳
    当前,在大力推进“营改增”,促进结构性减税和转变服务职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物流业纳税服务,进而创新纳税服务新机制,对改善物流业的税收发展环境意义重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推进“营改增”的这一轮税改可谓是一场“重头戏”。国家正在继续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并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以江苏为例,江苏已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新政策,并采取纳入全省交通运输物流业,全部执行一般纳税人的简易征收办法。确定增值税率3%,大幅降低了物流行业税赋负担,这使得物流业普遍重复纳税,各环节税目、税基和税率不统一,抵扣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探索统一发票的“一票到底”服务以及进一步提高物流行业税收监管等问题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黑龙江省8月启动扩大试点改革,涉及物流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既包含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也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
    由此,只有努力践行创新物流业纳税服务内涵,积极研究解决好社会关注的税收热点问题,特别是按照今年国务院的部署和国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税务职能,规范运转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切实转变作风,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奠定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物流业纳税服务的坚实基础。以下几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一是创新解决社会关注的税收热点难题的新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分税制改革到现今扩大增值税改革试点,税收改革越来越深入,触及到了税收不平衡性和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以及税收持续快速增长后劲乏力的难点问题。税收增长过快,使得物流行业、物流产业、物流企业陷入纳税过高或重复纳税的窘境,以致物流经济在持续加快发展中遇到了各种潜在的困难和矛盾,引起社会的敏感和关注。
    新一轮税收改革,应针对现实税情和改革,注重结合扩大“营改增”试点物流企业情况和税收数据,致力分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提出化解税收变数的新方法、新规律,这是推进税收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只有深入研究新情况,切实解决新问题,不断创造新经验,国税系统才能更好地依法治税,才能更好地促进公正廉洁执税,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税收体制活力,为物流业、物流企业最大限度开创出税收和谐环境。
    二是创新动态分析预测税收变化的新机制。
    提高和加强税收收入分析预测的预见性和准确性,才能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更好地完成税收收入,同时克服一些基层税收部门对物流税收预测工作重视不够,凭经验推测的现象。
    物流税收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税收收入分析简单的罗列现象,堆砌数据,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分析,以及运用个别、典型的事例为根据,轻易推出税源流失萎缩结论的倾向性问题。基层税务机关缺乏对物流市场行情影响物流企业经营因素的调查研究,忽视对物流市场变化的综合分析,习惯于进行税收的常规预测,定式分析,不能捕捉鲜活行为动态,导致物流税收数据利用率低,分析预测缺乏精确度、准确性的状况。
    要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完善各项制度。第一,制定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开展旬、月、季、半年、年度分析预测,按期报送预测报告。建立重大税源企业变化情况报告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关注重点税源企业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建立税收分析例会制度。第二,定期召开税收分析会。提高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通过预测分析,正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及时采取措施,更好地落实税收收入计划,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第三,推进三级税收分析预测。强化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比对,建立税收收入信息数据库,健全税收分析预测指标体系。第四,进一步拓展税收收入分析预测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税收预测由进度预测分析、一般性的增减原因分析向更加注重较深层次的税收与经济关系预测分析的转变。
    三是创新税收服务的新机制。
    认真研究新一轮税收改革变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情况和新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和改进税收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探索和创新,树立积极的纳税服务理念。实现管税约束向办税服务、浅层次服务向深层次服务的根本转变,推进税改落实。
    建议采取多种途径,立足服务细节上转变税收职能和作风。第一,建立纳税服务志愿者制度,开展政策辅导、上门服务、税法帮扶活动;拓展和完善“云咨询”平台和开通电子邮箱、“飞信”、一窗通办、同城通办等多元化的涉税服务;坚持12366纳税服务热线制度;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纳税服务明星评选活动;推进涉税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短信和QQ网络催缴制、风险提示提醒制的制度执行力度。第二,建立统一受理、快速反应、联合检查、责任追究、督察督办的工作机制,落实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开展微笑服务、公示服务、首问服务、限时服务、提醒服务、灵活服务、沟通服务和随时服务八项税收优质服务措施的活动,创新机制,改进纳税服务手段。第三,对纳税人分类建档,开展预约服务。采取必要的社区评议、民主评议、专项问政、专题督查等方式,做到纳税人深度参与、媒体高度介入,重点解决税收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群众反应强烈的工作作风问题,提高税收改革改制的效能。
    四是完善税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和检查抽查机制。
    落实优惠税收政策,在于深入开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工作。主要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举办税法和税收税改优惠政策的各种各类培训,进行税收优惠政策咨询辅导。
    落实优惠税收政策,重要的是围绕落实税收改革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的推进力度。通过各类税收专业会议、培训会议、税收宣传月活动、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办税服务大厅公告栏、国税内部刊报、网站和党政报刊、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宣传。同时,通过税务干部业务知识更新培训、税务机关日常学习培训和税收业务知识竞赛活动,拓展物流税收优惠政策普惠宣传。
    落实物流优惠税收政策,还要加强物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推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物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奖惩制、追责制、通报制,开展严格的执税督察。
    (作者单位:哈尔滨物流研究所、哈尔滨南岗国税分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