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水上交通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

2013-7-21 8: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左良栋
    “看,它在这。”在重庆市港航管理局监控室值班的刘文峰登录重庆市水上交通管理监控系统,迅速找到了“帝豪998”滚装船的准确方位,包括船舶航速、航向、装载情况等信息。
    在重庆的各条航道上航行的船舶安全备受关注,借助“数字航道”,各船公司顺利实现了通过电脑看到以前不可见的水下“道路”,让水上的运行、水下的情形一目了然,船舶按图索骥,不至于走错航道,大大降低了船舶搁浅等事故发生的概率。
    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重庆市实施的信息化水运建设。
    “什么是信息化、智能化?‘傻瓜相机’就是个例子,即使不懂摄影的人也能轻按快门照出漂亮的照片,就是将复杂的程序后台化,把更加简单方便的操作留给使用者。”重庆市港航管理局局长汪伯涛形象地解读道。
    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
    重庆位于我国版图的西南部,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枢纽城市,具有“承东启西,左传右递”的区位优势。重庆辖区内拥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近200条、4400余公里的航道,内河航运历来就是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如何发挥好水运大通道的优势成为了摆在重庆水运人面前的一道课题。
    汪伯涛介绍,2012年重庆共完成水路货运量1.28亿吨,货运周转量1700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1.25亿吨。同时,5000吨级船舶可常年抵达主城港区,库区10余条主要支流1000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达。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如何转变方式,进一步发挥好水运的先天优势,让水上交通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为此,重庆港航人做了积极探索。
    进入“十二五”,在新一轮内河水运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重庆市港航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启动了信息化水运建设,力求全面提升行业的运行管理水平。
    采访中,汪伯涛就信息化水运给出了更加生动的诠释:“船老板要想知道自己的船舶航行在哪里、船上状况如何,通过视频网络就可以得知。管理部门要想查看船舶是否有违规操作,在监控大厅点击鼠标便可实现。让政令更通、让信息更畅,这就是信息化。”
    两年的建设,信息化在重庆水上已初见成效。全市90个重点港口,化危品船、滚装船、涉外游船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嘉陵江、乌江实施了支持保障系统VHF通信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安装。基本实现了水上港口、航道、船舶的“看得见”和“管得到”。
    创新驱动提升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行业保持生命力的惟一选择,在重庆水运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创新无处不在。
    嘉陵江河口至草街68公里航道上,已经建成的VHF通信及视频监控系统是信息技术在航道管养方面应用的生动体现。在这段航道上,共建设有石门信号台、黄花园大桥、渝澳大桥等7处现场监控点,监控数据接入了重庆市港航管理局综合信息平台。升级完善的船舶检验和港口管理系统,增加了船舶识别号、报送船舶建造过程数据采集。将港口经营数据上报至部水运局的全国港口信息管理系统,使重庆市港口数据纳入部水运局统一数据库。
    回顾信息化水运建设历程,汪伯涛总结了三大创新点。
    首先,创新硬件设施建设模式。按照整合优化、多方筹措的建设方针,结合嘉陵江、乌江航道整治工程,完善了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结合全市水上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各监控站点、应急船舶信息系统,搭建起信息化应急指挥网络;全面完成全市港航管理机构推广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目前,全市41个水上管理机构之间均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其次,创新数据资源整合。鉴于水上存在各种信息资源较为分散,缺乏有机整合的问题,2012年,重庆市港航管理局启动了水上交通指挥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水上交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梳理和集成,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港航信息资源服务。
    再次,创新服务行业手段。升级完善了重庆市航运网,开通了重庆水运官方微博,为广大群众提供水情水位、航行通告、行政办理等多项查询业务。对现有客运联网售票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初步实现了网络售票,旅客必须凭船票上船,强化了水上交通安全管控。
    未来全面提速信息化
    回顾过去两年多的信息化工作,汪伯涛表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表示,目前,重庆水上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各种信息资源缺乏有机整合,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能够为应急指挥、行业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运政、船检、海事等业务信息系统各自独立,基础数据资源没有实现联动。航道支持保障系统VHF通信系统建设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给应急调度、通航管理带来不便。
    为此,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庆港航管理局将加快推进实施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项目,不断提高全市水运行业信息化水平。
    汪伯涛强调,今后,重庆将整合水上交通信息资源,建设“重庆市水上交通指挥综合信息平台”,初步实现海事、船检、运政、港口、航道数据共享。继续推广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化危品船、滚装船、涉外旅游船和重点港口、航道全覆盖。开展“大宁河(水口-河口)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基站和数据管理中心建设。支持和引导港航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