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外粮食仓储管理与运营

2013-6-26 10:0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曹彪
    大火、虫灾、鼠患、霉变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国粮食仓储管理,近期中储粮一把大火更映射出了我国粮食仓库设施整体水平低下、管理缺失严重的问题。那么,拥有较为完善的粮食储备机制的先进国家,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日本:应用低温仓储技术
    日本的粮食储存采取民间为主、政府为辅的政策。日本每年生产大米1000万吨左右,年消费在975万~985万吨,所需大米除政府储备200万吨外,其余均由从事粮食收购、销售的团体组织和企业等经营者储存。
    日本政府储备的大米多为糙米,糙米水分为15%,仓库都是低温储存,仓温不超过15℃、相对湿度为70%~75%。仓内湿度在不影响储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节,因此,糙米在储存中,基本没有丢失水分的情况。糙米在运输过程中没有保持低温的设备,多为布袋或纸袋包装,叉车装卸。储备糙米在一年以后就开始进行轮换,糙米一般储存2~3年,特殊情况下也有储存期较长的。如:日本深川政府仓库储存的一部分糙米已有10年。
    日本之所以采取低温储存方式,主要在于以前通过常温保管,容易发生虫害,需要进行熏蒸处理,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代价,而且储存的米将不能食用,因此经过多次试验后,才确定了这种低温储存方式,以保证储备米的品质。低温储存的大米储存2~3年品质与新米差别不大。
    政府仓库的工作人员均是政府公务员,工资由财政负担,不与政府仓库的经营业绩挂钩。政府仓库的正式工作人员很少,如东京深川政府仓库仅有10人,福冈政府仓库仅有3人。其职能是按储存要求负责保管粮食,主要是控制仓内的温湿度。晚间警卫工作委托给民间保安公司,清洁工作委托给民间清扫公司,粮食的进出运输委托给社会运输公司,粮食品质的检测由专门的检测单位的质检人员来定期进行检查测定。加拿大:仓库类型分工明确
    加拿大的粮食储运体系比较完善,它的粮食总仓容略多于粮食产量,约有6000万吨。从粮库的性质看,加拿大粮食仓库大体有5类:一是农场粮库,主要用于粮食收获后、出售前的整理和短期储存;二是收纳库,主要负责接收农民运来的粮食;三是中转仓库,主要是接收西部粮食并通过水路集运到出口港;四是终点库(又称终端库),主要是接收各中转库运来的粮食,进行出口前的清理、称重、检验、害虫及有害生物的检疫和处理等,这一工作由加拿大谷物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以使出口的粮食达到国际粮食市场需求标准;五是加工厂仓库,包括面粉厂、榨油厂和酿酒厂的原料库。
    加拿大虽然储粮气候条件优越,但对储粮技术的研究却一直十分重视,在粮食储藏生态学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马尼托巴大学农业工程系投资400万加元建设的大型粮食实验仓库和实验室,主要用于模拟研究各种气候及生态条件下的储粮技术和各种条件下不同粮种的物理特性,竣工使用以来,在实验教学和储藏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澳大利亚:粮食储运主体市场化
    在澳大利亚,十几年前粮食市场运行及经营由单一的市场主体——前澳大利亚小麦局(AWB)和前澳大利亚大麦局(ABB)负责出口和国内粮食市场。近年来上述原政府经营性公司进行了私营化,粮营销机构已经从农场主或州政府共同出资的合作社性质的主体,发展为由农场主可以自主进行粮食贸易的公众性的公司。这种变化客观上对这些公司形成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起到一定的持续性作用。
    澳大利亚谷物在国际市场上因洁净、湿度低、无寄生虫和农残低而受到欢迎,这与他们先进的仓储管理密不可分。澳大利亚的谷物仓储管理主要由分设于昆州、新州、维州、南澳和西澳等5个由政府授权而独立经营的储运企业(Bulk Handling Authorities)负责,各公司都是按合作制原则组成的,股权属粮食生产者所有。各州的BHAs负责该州的谷物仓储管理,每个BHAs都拥有交通便利的仓储网点,遍布全国的900个地区仓储网点组成了中心储存控制系统,共可容纳2700多万吨谷物,AWB可将这些仓储的小麦从沿海17个现代化谷物出口码头,运送到世界各国的城市。
    澳谷物仓储一般有四种,即水平大棚仓库、圆柱形仓库、立式仓库和短期堆场。AWB需做好通风、防污染等各方面的工作,确保谷物品质在存储过程中不受到任何破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