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给物流带来多大流量?

2013-6-22 8:3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洪涛
    城镇化建设备受重视
    党的十七大提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并举”的目标,十八大又提出“新四化”目标,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物流量会增加。2011~2012年我国连续两年城镇化率超过50%,农村人口超过城镇,农村物流与日俱增。据研究,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要有1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至今我国有2.6亿农民工进城。按照中央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数量庞大的“新市民”必然要求相应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城镇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交通等方面建设的快速增加。也必将消耗大量水泥、钢铁、煤炭等高能耗产品,导致能源资源消费量的大幅度提升。
    有助商贸物流发展
    城镇化建设必将带来商品物流总量和总额的增加。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消费将进一步增加,这必然使得城镇消费更加活跃。特别是随着一线二线城市消费的增加,三线四线城市的消费会更加活跃。
    必将带来农村物流总量和总额的增加。农村物流包括农产品物流、农村日用工业品物流、农村生产资料物流、农村再生资源物流。城镇化必然带来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必然带来农产品自给率减少,这样会增加农产品物流总量和总额增长。
    必将带来城乡之间的交流。大量工业品进入农村,大量农产品进入城镇,城乡之间的商品对流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由此可见,农村物流的增加,城镇物流的增加,城乡物流之间的交流增加,这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物流“井喷”。
    必然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伴随着信息化,在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正经历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三次浪潮冲击”。随着智能交易、智能物流、智能配送、智能供应链、智能结算、智能交易环境、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的普遍应用,必然会吸引大量农民工回乡,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多举措积极推动
    迅速降低物流总费用。2012年我国物流总量达177.3万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达到162万亿元。而农产品物流额仅略超过2万亿元(24412亿元),占物流总额的比例为1.38%,增长率仅4.5%;物流总费用为9.4万亿元,占GDP比例为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有待降低。
    发展大型商贸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我国商贸物流业多元化、多主体发展,但是中小微型物流企业较多。也就是说商贸物流的多元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商贸物流共同发展的态势。但绝大多数是中小微型物流企业,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相对较少。所以亟须大力发展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规范物流竞争秩序。当前商贸物流企业竞争激烈,商贸物流结构优化,多业态竞相发展。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长途物流业、快递业、配送业、物流园区等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的入驻以及国内特大零售商的抢滩,各大中城市相继出现了大型超级市场、便民连锁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等新型商贸物流业态。自动售货、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无店铺销售形式和经纪、代理制等现代营销方式,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渐显现。
    促进多种商业模式发展。当前,我国商贸物流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金融、保税物流等服务新模式得到推广运用,物流业服务水平正快速提高。推动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不断释放物流资源。推动自营物流、外包物流、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大发展,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物流联盟配送模式、OSO模式、智能一体化模式、第四方物流模式不断发展,以及多种形式的冷链物流模式发展。
    尽快落实政策。自2012年7月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10条”、中央1号文件等一系列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文件。2013年3月20日,农业部出台《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38项政策包括农民直接补贴、农机补贴、农资补贴等,涉及国家支持农业的方方面面,2013年农业补贴金额或超2012年规模,达到2000亿元。上述政策对加快城镇化,促进商贸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呼吁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尽快落实,真正发挥现代流通(特别是商贸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先导和基础性作用。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