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产业受“煎熬” 冷链物流有助“退烧”

2013-5-9 10: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曹亚慧
    今年3月底,H7N9禽流感来袭,多地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受禽流感影响,从禽类养殖业到禽类流通加工产业顿时风声鹤唳。上海、江苏、浙江等多个地方纷纷暂停活禽交易。上游告急伴随养殖业的重挫,禽肉滞销,整个禽类养殖业无论从鸡苗、肉鸡还是鸡蛋等全线遭受重创,多地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不得已就地销毁雏鸡,成批活埋刚孵化的小鸡……
    然而,不少业内人士担忧,以2004年、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为例,当时就出现禽流感过后,禽类产品价格暴涨的状况。
    因此,为挽救禽类产业遭受的现实危机,抑制禽肉类产品后市报复性的价格增长,各地从政府部门到相关合作社组织纷纷企业和养殖户开展自救,将大批待出栏的滞销鸡鸭屠宰后送入冷库储藏,以便禽流感过后,市场回暖再进行上市销售。
    据有关报道,目前有成千上万的活禽需要冰冻库存。很多合作社现在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在急着寻找大型速冻冷库。而由于一些养殖企业此前所有的鸡都是活杀,杀完马上送给饭店或批发市场,所以自有冷库很小,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储藏量,一些地方的冷库出现暴仓现象。冷库暴满在主要家禽养殖地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些养殖地冷库一般都很小,即便没有暴发禽流感,冷库本身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出现类似于禽流感等重大变动的时候,会使冷库显得更加紧张。
    若是能多建一些冷库,在遇到禽流感这样的灾害时,国家就能够通过保护性收购减少养殖者损失。也可以避免在养殖业遭受损失之后,短时间无法恢复,而造成的价格暴涨现象,起到保障市场、平稳价格的作用。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新疆地区的库尔勒香梨,以前每到收获季节,由于运不出去,价格只能卖到每斤四五毛钱,遇到丰产时还会大量烂在地里。近年当地建了20万吨冷库,香梨由此行销各地,价格也提升到每斤四五块钱,有10倍左右的增值。这就是冷库对于农产品经济和风险防范的价值所在。
    我国多次暴发禽流感疫情,而每一次对禽类养殖产业的伤害都很大。与其在每次疫情到来时在等待中煎熬,不如在整个禽类产业链中事先加入冷链干预,建立一套成熟的禽肉类产业加工、冷藏、储存的冷链体系,不仅可以预防禽类产业风险,关键时刻还可以帮助禽类产业摆脱“大劫”。
    当前,禽流感还没有完全控制,为帮助养殖户减少损失,在一些地方禽类养殖区政府部门可以指定几个定点的家禽收购厂或定点屠宰厂,让他们屠宰完了以后,放在冷库里面,等到市场回暖以后,再继续销售。而这更需要冷链物流来为焦灼的禽类产业链 “退烧”。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冷链的建设成本较高,冷链设施设备和冷库的投入比较大,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根据本地特点来建,并给予必要扶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