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近忧,但有远虑

2013-5-4 8: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黄健威
    日本国内经济在近些年来一直低迷,不论日本央行采取了多少轮的量化宽松政策,经济就是不见起色。为了使日本摆脱通缩,促进经济增长,日本在最近推出了令全球惊讶的量化宽松计划。此计划一经宣布就使得早已贬值严重的日元再度大幅贬值。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日元兑美元的最高贬值幅度超过28%,兑人民币的最高贬值幅度则超过了30%。那么日元贬值的意图是什么?最终的幅度有多大?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及航空货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日元贬值的意图
    日本政府设定的2%的国内通胀目标与大幅扩大的量化宽松规模对诱导日元贬值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对于日本政府推动日元贬值的意图,笔者认为主要是为了获取贸易上的价格优势,改善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非改变日本目前的产业结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日本国内经济虽然在近些年表现不佳,但日元却一直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升值。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2007年最低时的接近125:1上升至2011年最高时的76:1,最大升值幅度接近40%。“日本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日本国内出口企业的营收及国内经济增长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由于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不得不进口外国的资源和产品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日本来料生产的出口部门是维持此种交易的关键部门,对日本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日元贬值正是对之前大幅升值的修正,用以提升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拉动出口的方式提振国内经济。
    第二,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日本国内经济的不振,日本人生育下一代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也最终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年轻劳动力占人口比例的不断减少且需要负担越来越沉重的税务责任,使得日本不可能像其他人口富裕的亚洲国家那样大规模开展低端制造业。高精尖产业仍然是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日元很可能继续贬值,但日元出现持续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内资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资源。日元贬值将大大提高日本民众的生活成本,最终影响民众对日本政府的支持度。同时,日本央行也已经设定了2%的国内通胀目标,日本国内居民的通胀预期会推动国内物价的上涨,使得在日元未再出现大幅贬值时就能够更快的达到预定的2%目标。
    给空运造成的影响
    (一)短期影响
    短期来看,在国内各种生产要素、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发生大改变的情况下,日元贬值只影响日本出口商品的价格。由于“日本制造”的国际价格降低,“中国制造”将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但因为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不同,日本出口的商品在短期内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替代效用并不会很大。同时,就高科技产品生产的全球布局而言,日本主要生产精密核心部件,而中国则主要负责配件生产及各部件的组装。因此日本出口商品价格的降低将有助于最后成品的价格降低,有利于缓解国内劳动力上涨对高科技装配和加工业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刺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由于高科技产品一直都是中国至欧美的重要航空货源,因此日元贬值
    有利于增加中国至欧美
    的航空货运市场需求。
    同时,中国高科技
    产品出口的增加还将扩
    大对日本高科技核心部
    件的需求。日元贬值还
    降低了中国居民购买日
    本商品的成本。因此,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
    中国对日本产品的进口,
    使日本至中国的航空货
    运需求增加。
    (二)长期影响
    长期来看,虽然日元不太可能再次发生大的贬值,日本产业结构也不太可能发生重大改变,但日元贬值带来高精尖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核心部件的价格优势将使得国内企业在谋求产品升级时遇到更大的竞争压力,对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更有甚者,可能会形成部分国内企业对日本核心产品的过分依赖,形成对创新的惰性。这显然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科技创新,也不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
    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对比许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在低端制造方面的竞争力已经明显下滑。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有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搬迁的趋势。如果中国不能在这一进程中完成自己的产业升级,那么“中国制造”将可能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情况。届时,由于没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缺乏低成本优势,中国对外贸易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滑坡。中国国际航空货运市场也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总体而言,日元贬值在短期内对中日贸易乃至对中欧、中美贸易有促进作用,使中国航空货运市场规模有所增长。但长期来看,日元贬值会对国内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产生负面影响。为降低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需要加大对高科技与高端制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如果未能有效消除日元贬值的不利影响,那么中国对外贸易在未来可能会因此遭遇比较严重的滑坡,进而影响到中国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货运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