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智慧港航全面推进国际物流岛浮出水面

2013-4-14 9: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张艳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渔港码头,到国际知名大港,再到港口一体化,舟山港演绎着一个港口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发展奇迹。就在2012年,舟山港又有了新动作——6月,国务院发文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了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我国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这为舟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此背景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舟山将服务国家经济安全战略需求,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国际物流枢纽,提高对内对外辐射水平,增强国家战略资源综合保障能力。
    至此,“国际物流岛”的概念应运而生。打造国际物流岛成为舟山群岛新区的核心功能定位,更成为舟山港航业发展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舟山港航管理局通过部署IBM软件集团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正在全面打造以“一个体系、二个中心、三个系统”为核心的智慧舟山港,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港口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智慧港航建设的全面推进,舟山国际物流岛也逐渐浮出水面。
智慧转型初露端倪
    对于港航管理来说,指挥调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又因为涉及到与其他行政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因此也是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黄海运告诉记者,在实施智慧港航信息化系统之前,由于各部门间的系统没有整合,货代企业想要办理进港手续,必须要逐个部门地跑,所有审批手续办下来,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通过集成信息平台,十几分钟就能处理完成。”黄海运介绍说,企业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直接就可以报进来,而且可以一单多报。报进来以后,系统会自动分发给各个部门。相关部门受理以后,经过审批流程,再将审批结果返回到系统中,系统再将结果推送给船舶(货运)代理企业。
    在黄海运看来,平台减少了审批时间,提高了效率,为企业提供了便利,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平台实现了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让企业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掌握进度,为企业计划安排、作业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很大帮助。”
    此外,舟山本身有上千个岛屿,以前仅仅靠人工现场巡查,无法实现全覆盖,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而现在,舟山港有视频监控,还有移动执法、单兵系统等信息化监控手段,利用这些信息化监控手段,不但提高了监管的覆盖面,提高了监管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事实上,舟山港智慧港航建设的成果远不止这些。黄海运告诉记者,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但舟山港的智慧港航建设推进顺利,初步实现了四大重要智慧转型。
    首先,以自我服务为主向公共服务转型,打造服务型政府;其次,以各自业务系统向信息整合转型,目前已通过一期努力基本实现目标;第三,以信息发布为主向网上办事转型,如今已完成局部实现,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此项转型业务;第四,以硬环境建设为主,向系统性应用转型。
    黄海运认为,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应用,只有更好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慧建设任重道远
    舟山港的高标准、高水准信息化建设,除了源自自身的发展需求,还与其突出的战略地位息息相关。自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舟山成为了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对此,黄海运意味深长地说:“国家级新区战略的实施,为舟山港航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舟山港航业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更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这也给我们的港航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舟山港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与长江“黄金水道”T字交汇处的舟山群岛,与东北亚及西太平洋的主要港口形成了等距离扇形辐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又是我国罕见的深水良港,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近年来舟山港航业务及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步伐加快。
    据介绍,2012年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已从2006年的1亿吨递增到2.9亿吨。港口物流步伐加快。舟山港已由地方小港口发展为区域性水水中转大港,跻身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列。为舟山在港口航运、物流、行政、服务、信息化等各方面的能力拓展带来了诸多新挑战。
    此外,港口物流业本身也在经历着变革。目前,舟山港物流仍处于简单的中转储运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向以“大进大出”为特征的综合商贸型港口物流转型。具体来说,要在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等传统港口功能的基础上,深化加工、配送、贸易等功能,拓展金融、信息、保税等功能,延伸物流产业链,构建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同时,要发展成为面向东南亚、辐射太平洋的国际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基地。“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原有的管理手段和业务的模式已经不能够确保我们港航的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益。”黄海运告诉记者,信息化是现代港航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但舟山港的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滞后于港航业务发展。例如和业务的管理服务融合得不足,影响了信息化整体效益的发挥;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低;信息化建设对港航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等。
    为此,舟山市港航管理局从2011年就开始了调研分析和方案编制等工作,系统分析了航运管理、公众服务、生产运营等一些实际需求,并结合当前国际港口的发展趋势,客观地提出了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和近远期目标。
“123”重塑竞争力
    黄海运认为,港航信息化的
    “魂”就是“智慧港航”。舟山市港
    航局从国际化的视野和在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化这样高的起点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智慧港航的宏大构想。他介绍说,智慧港航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智慧港航工程为主线,提升管理水平和以优质服务为目的,全面构建面向企业的服务平台、面向行业的监管平台、面向产业链的支撑平台,建立一个全面感知、互通互联、业务融合、协同应用、安全可靠、机制完善的港航信息化体系,打造以“智慧港航”为核心的智慧舟山港。
    结合舟山港自身发展需求,当前舟山港智慧港航建设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个体系、两个中心、三大系统”。
    “一个体系”是监管一体化体系。通过基于港口视频监控的电子巡查系统、覆盖全舟山港的AIS船舶动态监管系统、港航执法艇、执法车3G网络指挥系统、便携式3G执法系统、3G移动执法终端系统,以及异地执法网络会审系统,实现可视化、高效、统一的跨区域协同与移动式办公监管一体化体系。
    “两个中心”是国际港航指挥调度中心和港航数据中心。国际港航指挥调度中心将呈现航道、锚地、码头、企业、船只和工作人员状态信息的全景视图,构建一个依托港航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现场联合办公平台。这将更加关注对港域内人员、船只、关键地点的动态监管和调度协调,从整个港域的角度协同各方资源,保障港域日常业务高效地进行。目前两个中心已建立,指挥调度中心将会向可视化、透明化方向进一步迈进。“三大系统”是港航综合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和电子口岸以及电子商务系统。港航综合管理系统是港航局各职能部门的核心业务系统,它整合了各种业务信息系统,使得各职能部门的数据可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现象。为适应国际港航业务的需求,该系统还增加了更多智能化办公手段和数据挖掘分析预测工具,以提高港域的综合管理效率和企业客户的服务水平。目前该系统已成功上线运行。
    公共服务系统是为了促进港域经济的发展,针对企业需求,通过组织整合、集成优化各类资源,提供信息共享的各类渠道、拥有统一定制化能力的企业专属服务,达到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资源效率、加强资源共享的目的。2013年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将大力开展对公共服务系统的研究,力争在2015年将系统上线运作。
    电子口岸和电子商务系统是舟山港航信息化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智慧港航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的核心。通过建立综合、开放的企业与政府(B2G)、企业与企业(B2B)进行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传输、交换和转换的公共平台,提供公用信息的及时交换与共享,在线交易支付平台的一站式便利服务。该系统将作为智慧港航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不久的将来系统性地推进。
资源整合利用是关键
    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为国际物流岛描绘的蓝图是:到2016年,实现大宗商品年交易额2500亿元,港航物流业占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8%,“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国际化的深水综合枢纽港。与之相应的,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对于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也有了初步设想——到2020年基本实现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这“四化”为基本要素的舟山智慧港航。
    黄海运认为,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未来智慧港航建设的核心将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这也是大势所趋。“例如利用政府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形势,为企业的业务趋势预测提供支持。”他举例说,物流行业前些年发展得很快,但是这几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以后,行业发展陷入困境,主要的问题是运力过剩。企业如果一拥而起盲目投入,导致供求失衡,很多船只在没有货源运输的情况下,只有闲置,造成很大损失。但如果政府通过信息平台定期公布行业发展阶段性现状、趋势预测等报告,企业就能很好地把握这个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合理发展计划,有选择地去投入,从而避免损失。“这只是资源整合利用的一个很小的方面。”黄海运告诉记者,“信息资源就如同石油、煤炭等有形资源一样,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今后谁能把握好信息资源,谁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信息资源,将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在行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走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记者了解到,未来,舟山港将立足于当前已有的港航EDI系统,建设电子口岸和电子商务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物流信息互通互联与港口物流的综合管理和物流统计分析。对此,黄海运强调,该系统不仅是未来世界港口的发展潮流,更将推动舟山港口进入第三代并逐步迈向第四代港口。
    黄海运所说的电子口岸和电子商务系统是智慧港航建设的第三期任务,而目前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舟山港
    航已经通过第一期(港航综合管理系
    统)建设,对内部系统进行了整合,
    实现了主要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在今
    年的第二期(公共服务系统)运作过
    程中,舟山港航将整合更多的政府资
    源为港航企业提供服务,从而为资源
    的深度整合利用做准备。
    黄海运最后指出,智慧港航已经
    在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现代港航转换
    发展方式中发挥了重要的的服务保障
    和支撑作用,未来还将发挥更大的作
    用——实现从支撑到引领行业发展,
    为全面建成国际物流岛提供不竭动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