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货车难启动 明火“烘烤”隐患多

2013-3-3 11: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枭冬
    每逢冬季,北方的严寒天气就成了大货车的“天敌”。尤其在东北这样的冰天雪地里,货车往往因为气温过低而油路不畅、无法启动。这时,一些司机和车主都会想方设法帮助货车“解冻”。传统方法——明火“烤车”,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而这个“土法子”,虽然时常被诟病存在安全隐患,但当下看来,它却仍拥有很大“市场”和不少“受众”。
    就拿去年年底这段时间来说,便有不少因明火“烤车”酿成的安全事故曝光。比如,去年12月19日早晨,一辆从烟台开往广东的货车,由于温度低和所加柴油不达标致使油管被冻,司机见此情景,点着打火机为油管“加热”,不小心引燃了货车;去年12月30日,一名司机更是胆大,竟然在停车场用明火烘烤货车油箱,最终导致车辆起火并“牵连”附近多辆货车,造成了700多万元的财产损失。
    而记者在春节长假返回东北老家过年期间,也在路边看到一些货车正在“加热取暖”。油箱下面燃烧的草席冒着滚滚浓烟,迫使路人避出好远、绕道而行。当记者上前表达自己的担忧时,司机的“解释”明显透出一丝无可奈何:“这么做,也是‘迫于情势’。温度这么低,机油难免冻上。不用明火把它烤化,车就动弹不得!启动不了,要我怎么出车?”
    “土法子”是因没法子
    事实上,提起“烤车”,一面是“老人们”的经验、方便、节约之谈,一面是专家们的安全隐患说法,以及不时被曝出的安全事故。而到底如何破解冬季货车启动难的问题,看起来真的成了一只“拦路虎”。很多从事物流运输工作的司机师傅,和一些了解汽车维修保养的“技术达人”,都对此深有体会。他们既了解风险所在,又不得不在工作中继续使用这种“土法子”,为难之情可以想见。
    曾经干过汽车维修的小张就告诉记者,“烤车”这事,真不能责怪司机缺少安全意识,实在是北方货车使用环境太过极端,逼着他们日复一日地“铤而走险”。特别是在东北,气温有时低至-30℃左右,车子又只能停在室外,油路被冻太过平常。为了赶时间拉活,司机必须找到办法给车加热,对好油管、油箱或者油泵进行烘烤,这样甚至还能节省一些其他费用。
    而记者为了更多地了解“烤车”,在百度上进行一番搜索后发现,很多网友也在追问“如何找到冬天油管被冻”的解决之道。一位司机给出了他的答复——惟有加热才能烤化冻油,所以,他的车上常备一个汽油喷灯。在他眼中,烘烤油路自然不够安全,但是出门在外跑长途运输,也只能对付了事。可是,这位司机忽略了,经常采用喷灯“烤车”的油费开销也要千元左右,并不比更换机油等方法来得简单、经济。
    当然,即便如此,对于这“烤车”的传统方法,还是有人为之“辩解”。他们认为,“烤车”是有点土,是有些安全隐患,但多年以来,成千上万的货车司机都在使用,足见“存在即合理”。况且,它是没办法中的办法。而小张同样坦言,一些货车或许一个冬天就用上那么一、两次,司机或车主如果主动选择“烤车”,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新玩意”难解老问题
    实际上,面对冬季里货车启动困难这一“顽疾”,还是有些“新玩意”可以起到一定效果的。对“热衷”“烤车”的广大司机和车主而言,他们有时仅仅嫌麻烦,或舍不得花钱,再或安全用车意识过于淡薄罢了。
    一位车主就告诉记者,他曾往返于吉林和山东两地拉些储运蔬菜,但自己起初没有什么经验,也就没有考虑车子在冬天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结果,忘记及时更换合适标号柴油和机油的后果,就是货车刚开进辽宁就“趴窝”了。
    然而,也有一些司机和车主“明知故犯”,面对严冬来袭,就是不愿多掏一笔更换低标号机油的钱。在他们看来,如今运输成本高企,偶尔用车却要花上好几百元更换机油,那还有啥赚头?况且,在其眼中,“烤车”也算实用的方法,烤上一、两次应该没啥问题。
    另外,记者采访的来自齐齐哈尔的付先生,还介绍了他的一些经历。付先生对记者说,自己冬天做些倒运煤炭的小生意,因此家中买了一台福田金刚。以前,车子冬天启动难的问题着实令他费心,后来一咬牙给车子装了预热器,就不再为此心烦了。但是在当地,更多车主还是宁愿费时、费力地早起“烤车”,就是不想多花上千元的预热器安装成本。
    身在内蒙古做煤炭运输的个体车主董先生则对记者表示,他手里的这台自卸车去年刚刚进行了一次大修,现在只要不是出现特殊的极寒天气,加好了防冻液和机油,冬天启动不会出现困难,“烤车”自然也就不需要了。只是,和付先生的情况类似,董先生身边的朋友们并不愿意把钱用在车辆维修保养上,启动难的解决办法最后还是绕回到“烤车”上。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针对“烤车”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险公司并不会给予赔偿。一些在油箱里安装加热棒防止柴油遇冷蜡化等法子,如在路上发生故障,则有不小隐患,还不如在柴油中添加防凝剂更加可靠。遗憾的是,很多车主和司机师傅并不介意上述种种,风险也就此悄然埋下。
    防风险还需“重宣传”
    针对“老、大、难”的“烤车”现象所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的周炜研究员,在日前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他坦言,明火“烤车”的安全隐患毋庸置疑,引起的安全事故也常见诸报端。但眼下,很多中小型货车的个体车主以及一些挂靠在运输公司名下的货车司机,还有广大农用车和渣土车用户,总是会为节约成本而采取“烤车”这个老方法。
    周炜告诉记者,国内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后,货车都会出现启动困难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机油低温状态下流动性不够所致。采用明火烘烤油底壳,目的是为机油“解冻”,但潜在风险很大。像在哈尔滨,使用-35号的柴油和相应机油显然更为合适,但花费更高。所以,一些司机宁愿“烤车”。而这时出现油箱密封差、燃油泄漏、油底壳油污太厚等情况的话,很有可能引燃油箱乃至车体。
    而且,现在的货车油箱早已不同过往。油底壳的材料已由原来的紫铜垫改成了胶类材质,平时使用没有问题,但在油箱底部生火加热就会变硬变脆,对发动机的损害不言而喻。加之,司机若是操作时一不小心点着油管或塑胶件等,不仅会引燃油箱,还有可能引起爆炸。同时,“烤车”本身会耽误司机的行车时间,并致使机油氧化变质,引发拉缸、抱瓦等故障。
    故而,周炜建议,车主和司机一方面要对车辆及时维修保养,另一方面要适时更换合适标号的柴油和机油。一旦选择“烤车”,必须万分小心和谨慎,或采用另一个传统方法——开水浇淋。至于从政策措施上“发号施令”强制司机或车主禁止“烤车”并不现实,多宣传、多教育,依靠社会舆论的良好导向作用,用事实解读“烤车”的安全隐患,才是可行之策。汽车厂商则应在销售和服务环节上,倡导车主和司机规范用车,特别针对北方用户,更要强调冬季“烤车”风险所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