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球航运市场挑战依旧

2013-2-28 9:3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陈弋
    1月份的国内外航运市场,除集装箱运输市场重返升势外,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颓势不改,继续低位震荡,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同比下降3%。
    集运市场运价实现“开门红”
    2月1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219点,较上月上涨7.3%。其中,欧洲线1316USD/TEU,上涨8%;美西线2475USD/FEU,上涨11.3%;美东线3630USD/FEU,上涨7.9%。
    受益于我国外贸出口良好增长势头,1月份欧美等主流航线的集装箱舱位率有所上升,基本能保持在90%~95%,在紧张时段有些航次甚至出现暴舱、甩货情况。经过去年11、12两个月的淡季调整,1月份中国集装箱出口运输市场重拾升势,月底出货接近尾声时,主流航线运价涨幅也能达到10%左右,运价创出了近两个月来新高,基本达到了班轮公司涨价预期。而这一运价水平已较去年同期高出2~3成,中国至欧洲线甚至高出近8成,这无疑对整个集装箱海运业的业绩大幅提升带来重大利好。班轮公司抓住春节前难得的“吸金”机遇,开始逐步释放运力,追逐最大利润。
    随着春节长假展开,远东绝大部分地区将面临需求大幅下滑的压力,市场将重新进入调整期,为此,一些班轮公司纷纷收缩运力及航线。据Alphaliner收集的信息统计,亚欧航线上的班轮公司至少停开15航次,影响最大的两周内,每周运力预计将减少20%和47%,以应对运价大幅下滑的压力。但对于3月份的市场恢复,班轮公司普遍比较乐观。近期一些主要班轮公司纷纷推出3月中旬涨价计划,涨价的幅度还比较可观。但能否推涨到去年同期的高度,市场仍存在较大分歧。其中Alphaliner对此表示相对谨慎,其理由是,3月份贸易的供需平衡预计将进一步走弱。2013年全年集装箱船舶交付量将达到175万TEU,超过2008年157万TEU的前期历史记录。其中51艘容量10000TEU以上的VLCS/ULCS船型将计划完工。如果这些船舶全部交付,令市场大部分时间处于运力过剩的状态,将对亚欧海运市场产生重大冲击。
    干散货海运市场颓势不改
    进入新的一年,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颓势不改,继续低位震荡,与集装箱运输“开门红”形成较大反差。尽管飓风过后澳洲矿商重回市场,铁矿石和煤炭成交有所恢复,对市场有一定推动作用,前期遭重创的海岬型运价触底反弹,拉动综合运价指数(BDI)底部回升,但受制于中国农历春节长假的来临,需求减弱预期令反弹幅度极其有限。截至1月底,综合运价指数(BDI)继续维持在800点下方徘徊,自去年11月底国际干散货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综合运价指数(BDI)已连续两个月运行在千点下方。当月惟一回升的海岬型船市场走势也比较牵强,其4条航线平均日租金月底报收7468美元,离去年11月的17万租金水平相差甚远,而月初还不到5000美元。而其他中小型船运价更是创下了近3个月来的新低。
    国内电厂与煤企年终的煤价博弈,引发煤炭进口潮。据海关统计,1月份我国煤炭进口达到3055万吨,比去年增加了1100万吨,增幅为56.3%。由于遇上农历春节长假,部分工厂停工减产,天量的进口煤炭自然难以消化,电厂再进口煤炭热情骤降;去年我国进口镍矿6446万吨,增幅高达33.59%,超出大豆成为我国进口量第四大大宗货物。受雨季影响,主要镍供应地的菲律宾、印尼等地出口量几乎停顿下来,原先运输镍矿的大量船舶被迫转向煤炭海运市场,打压原本就低迷的煤炭运输市场。镍矿运输由于其风险性高,其运价普遍高出煤炭20%~30%,而大量船舶退出镍矿市场,对运价的杀伤力不言而喻。上述两大利空汇集到一个时间节点,使原本低迷的巴拿马、灵便型船海运市场雪上加霜,在海岬型船没有出现任何转机的情况下,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持续低迷也就在所难免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