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返亚太” 经济介入日增

2013-2-19 10:22: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2年8月,菲律宾航空公司舍弃了美国波音公司,以70亿美元订购了欧洲空中客车54架客机。路透社“奚落”道,虽然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支持菲律宾,但菲律宾似乎并不买账。一些东南亚媒体的分析认为,这足以显示出美国“重返亚太”的紧迫性与严峻性。 
     人民视觉
     东盟演奏着世界上最跳跃的经济乐章之一,高调“重返亚太”的美国肯定也想踏上这个节奏——要经济复苏,就必须更多依靠与亚洲的互动。过去十年,美国在东南亚的经济存在下降,东盟各国对美国的依赖减少。近一两年来,美国积极谋求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本版今日推出驻美国和东南亚地区记者对美国—东盟经济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昔日领跑今已落后
     新的安全框架不应该是基于美国单方面的领导,而是基于一种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地区所有重要力量都在其中享有平等地位
     美国国务院去年发布的资料显示,东盟和美国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
     美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公共关系部主任安东尼·尼尔森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东盟是美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而且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投资目的地。2002年以来,美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60%。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上说,东盟对美国极其重要。他认为,东盟是美国企业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向全球市场的十字路口,东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涵盖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
     但是,近年来,美国在东盟的市场份额在下滑。美国政府和商界都感受到了加强与东盟经贸联系的紧迫感。数据显示,1993年,美国在东盟对外贸易额中占比接近20%,而今天已经降到10%以下。尼尔森说,这部分是由于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加大了开拓东盟市场的力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东盟区内贸易占比有了提升。“作为美国企业在东盟的代表机构,我们需要持续地增加对这一地区的关注”。
     尼尔森说,美国企业对东盟各行各业的投资都很感兴趣,从能源、消费商品,到信息与通信行业等。美国企业十分关注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东盟成员国推进经济一体化。
     尼尔森说,美国企业关注东盟成员国产品本地化的法律规定和其他保护主义措施。建立一套协同的地区综合监管体系也是美国企业的一个关切。“我们强烈支持东盟单一窗口等类似努力,东盟单一窗口将实质性地推动地区海关管理体系的现代化”。
     去年美国放宽了对缅甸的经济制裁。记者注意到,美国商界对缅甸市场投入极大关注,最近美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举办的一个内部会议就是讨论缅甸的能源和矿业投资环境。尼尔森说,缅甸是美国企业有着巨大兴趣的市场,许多会员企业非常关注那里的机会,但是,不应忘记,缅甸还处在重新融入全球市场的早期,相关监管框架正在发展中。美国公司目前在缅甸做的事情主要还是停留在收集信息阶段。
     尼尔森说,当前正在谈判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对美国经济的成功非常重要,但目前谈判只包括4个东盟国家。另外,根据TPP成员必须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规定,有3个东盟国家没有资格加入TPP。去年11月,美国和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起的“美国—东盟扩大经济合作”倡议是朝着加强双方经贸机制安排发展的第一步。该倡议旨在扩大美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并提供新型经济合作框架。
     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在推进与东盟的贸易开放方面落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后面。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欧内斯特·鲍尔撰文指出:“我们与东盟至今没有一个可行的、充满活力的贸易开放框架。”
     鲍尔说,东盟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中心。东盟已经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他说,事实上,东盟已经是美国的一个大市场,美国在东盟的投资额是在中国投资额的3倍、印度投资额的9倍。但是,近年来,美国在东盟的市场份额相对下降。
     他说,美国要做的,不光是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而是要投资于未来,将其与东盟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交往与合作机制化。
     一种说法是,东盟国家“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鲍尔认为,就安全方面,美国在亚洲的根基牢固得多。但是,他强调,美国的亚洲战略,应该是包容性的。未来美国与东盟的关系,必须基于一种更深入、广泛的经济合作,这种合作应包括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大型经济体,而且这种经济关系需要一套新的安全模式的支持。这种新的安全框架不应该是基于美国单方面的领导,而是基于一种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地区所有重要力量都在其中享有平等地位,并为地区安全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承担共同责任。
     对东盟投资,很着急
     美国对越南、老挝、印尼的投资增长幅度比较大,而直接投资受政府推动的影响比贸易更大
     美国政府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后,东南亚国家普遍希望,在世界经济低迷之时,美国能致力于提升本国经济,更有力地发挥其全球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并能更积极地参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拉动东南亚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美国既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出口市场,也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外资来源国。美国“重返亚太”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盟正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2015年,东盟将建成拥有6亿消费者的东盟经济共同体,消费潜力巨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美国“重返亚太”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美国认为,过去十年来,美国没有跟上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这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希望加强同这个地区的联系。
     东盟的数据显示,美国在2000年是东盟第二大直接投资国,总投资额达到72.93亿美元。但到了2009年,美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下降为40.87亿美元。这一数据在2010年迅速上升为85.78亿美元。
     陈刚表示,过去十年美国在东南亚经济存在在下降,2009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泰国曼谷首次提出“重返亚太”的构想,就是希望扭转这样的局面。近一两年来,美国在投资、贸易领域确实开始重返亚洲,增加了对东南亚的投资,加强了与这些国家的经贸联系,这是非常明显的。例如美国对越南、老挝、印尼的投资增长幅度比较大,而直接投资受政府推动的影响比贸易更大。据越通社近日报道,美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席亚历山大·费尔德曼在与东盟秘书长黎良明会谈时表示,美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有计划于今年6月率领美国多家公司执行经理代表团对东盟和东盟秘书处进行访问,同时承诺美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将继续促进美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
     奥巴马在第一个任期的后期,已经将增加出口、增加就业以应对金融危机作为“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内容。美国推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就是例证。TPP虽有平衡东盟—中日韩(10+3)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在亚太地区推行美国的贸易规则,在实现增加美国出口和就业的基础上,构建由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
     美国商会《2011年东盟商业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两年来,美国在东盟74%的企业都进行了扩张,未来两年85%的企业计划进行扩张,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对美国企业来说,东南亚的重要性继续增加。同时,大多数美国企业认为东盟自贸协定以及东盟一体化将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许多美国公司考虑投资东南亚。例如,泰国企业和美国谷歌、万事达、可口可乐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美国政府近期取消了对缅甸的部分限制,允许更多美国企业到缅甸投资。
     有分析认为,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亚太地区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美国经济要复苏就必须更多地依靠与亚洲的互动。另一方面,东盟国家也急欲吸引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并借助美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在2012年7月举办的美国—东盟商业论坛上表示,东盟国家希望美国可以在能源、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作出投资。
     陈刚认为,美国和东盟存在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美国是发达经济体,而东南亚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产业链上,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一个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而且,东南亚有资源,东南亚的热带农作物在美国有很大需求,而美国玉米、小麦在东南亚市场也有需求。东南亚国家也有增加与美国贸易的迫切需求,因为美国市场很大,出口订单来自发达经济体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需求。
     对美国标准,很不满 
     作为东盟大国,印尼除国家利益之外还需考虑地区利益,目前印尼并不愿意看到东盟内部因TPP而产生裂痕
     2013年1月10日,美国正式就印尼对园艺产品、动物及动物制品的进口限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称印尼进口许可制度不透明且复杂,对进口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违反世贸组织条例。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在一份声明中称,进口许可证的办理步骤存在冗杂的行政负担,印尼官方缺乏透明度并且拖延或拒绝签发必要的公文。
     为保护本国企业竞争力,印尼于2012年颁布一系列法令,对进口贸易予以收紧,许可证制度即是其中之一。这一政策引起一些国家的不满,美国就此向世贸组织投诉,引起印尼国内广泛关注。
     印尼经济统筹部部长哈达2月7日称,印尼政府维护本国农民利益的举动无可厚非,将对进口许可制度做出澄清和辩护。贸易部部长吉塔表示,此举是出于维护本国农作物安全标准的考虑,同时希望在本国企业和外国贸易伙伴的利益间保持平衡。
     此次争端在两国贸易关系中并非孤例:2013年1月,美国针对印尼等7个国家的虾产品开展反补贴调查;2012年1月,美国环境保护署称印尼棕榈油生产业不符合碳排放安全标准,禁止印尼棕榈油入境;2010年4月,印尼就美国丁香烟禁令诉诸世贸组织。
     吉塔日前对《雅加达邮报》表示,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指责其他国家贸易政策,自身却加强进口限制。
     印尼外交部美国和欧洲事务总干事瑞娜表示,双方在贸易中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应当通过协商解决。
     美国近几年将外交重心转向亚太地区,重视发展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连续3年增幅超过6%,更是具有2.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对于经济复苏乏力的美国而言,是不容忽视的经贸合作伙伴。
     近年来,美国与印尼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印尼贸易部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10月双边贸易额达244.6亿美元,美国已是印尼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桑切斯2012年11月访问印尼时表示,一个稳定发展的印尼能给美国带来更多机遇,目前两国贸易规模相对较小,希望未来5年两国贸易额升至600亿美元。
     据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统计,2012年美国对印尼投资97个项目,总额12.38亿美元,为印尼第四大投资来源国。目前美国对印尼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业领域,印尼总统苏西洛曾表示,欢迎更多美国企业对印尼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2012年9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访问印尼时表示,将通过国务院下属的援外机构世纪挑战集团在印尼投资6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母婴营养计划、现代化建设等项目。
     作为美国“重返亚太”的经济载体,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一直都是美国在该地区高调推进的议程,但印尼明确表示“暂不考虑加入”。印尼贸易部国际贸易合作司司长伊曼表示,在多边合作层面,印尼目前的重点是东盟经济一体化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印尼众多政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对此也并不看好。东盟东亚研究中心经济学家施训鹏对本报记者说,作为东盟大国,印尼除国家利益之外还需考虑地区利益,目前印尼并不愿意看到东盟内部因TPP而产生裂痕。
     印尼前驻美国大使阿里芬则认为,印尼目前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加入该协定,对本国影响弊大于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